分享

礼仪也是教师教育的方式

 百了山人 2010-10-21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吕艳芝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北京师范大学 任君  

  教师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如何轻松学习实用的基本礼仪规范?《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一书针对教师生活与工作的实际,介绍了正确的礼仪原则和方法,帮助教师成为讲究礼仪的优雅典范。

  优雅的教师用眼睛微笑

  面带笑容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营造出舒适、宽松的课堂气氛。这种氛围有助于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许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善于微笑。那么微笑是否仅仅局限在上翘的嘴角呢?

  优雅的教师用眼睛微笑。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表露出人的内心情感、对事物的反应、心理素质以及人生态度等重要信息。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眼神交流,用眼神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何用眼睛微笑?作者介绍道:站在镜子前,用一本书遮住眼睛下面的部位,回忆使自己高兴的事情,并通过眼睛将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这时,我们会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笑肌抬升收缩,双眼随之呈现出笑意,直至面部肌肉放松后,目光还是温和的。此时,便是在用眼睛微笑了。

  赞扬学生要适时适度并因人而异

  任何人都期待他人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任何人也都希望自己的短处会被他人忽略或者不被他人发现,尤其担心他人当众评论自己的短处。使一个人发挥最大潜力的最好方法是让其得到肯定和鼓励。而无数次被否定则会使人失去自信。作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将“你写错了”等否定句转变为“这样写……是正确的”等肯定句来与学生交流,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师生双方的愉悦心情,同时学生也能够比较快地找到正确的做法。

  例如,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发言有些含混,教师往往会给出指令:“再说一遍。”其实这时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说法:“对不起!老师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事实上,在指令性语言的前面增加道歉式语言,结尾转变为商量式的口气,可以降低指令性语言的对抗性。道歉语让对方感受到了友善的态度,商量的语气使对方消除了被命令的想法,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配合接受。

  在肯定学生时,最好一边用语言“对”、“没错”、“有道理”等肯定对方,一边轻轻地点头。这样做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这是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好方法。但是赞扬也不能滥用,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赞扬学生要及时,要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家长交流

  家长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积极互动,能很好地使这种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作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是充满期待的,他们也希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礼仪文化强调在人际交往中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及家长,给家长带来教育孩子的信心。

  比如,尽管是学生出了问题,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充满信心。谦虚地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家长共同探讨使孩子得到成长的教育方式,比起一味陈述孩子的缺点会更有利于双方交流并达成共识。

  作者认为,与家长面谈时,最好让学生一起参与,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进行无根据的负面猜测,避免家长向学生转达时出现误差,同时也能真正达到邀请家长的目的,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即使学生不参与,也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请家长并不是“告状”,而是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互相配合,使教师、家长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真诚的态度需要通过具体行为传达给学生。作者认为教师应当提前将“请家长”的想法、原因、目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忐忑不安的心情放松下来。

  我们都会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给予他是怎样的人的评价,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仪态正是其内心世界的表达。该书作者将礼仪看作情商的外在形式,从外在的仪表细节讲到内在的沟通技巧,从学校生活讲到公共交际,致力于让教师的仪表变得更得体、更善于沟通并懂得社交规则,成为优秀、优雅的教师。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礼仪是一种习惯养成。了解礼仪规则是什么,与自然地实践礼仪是两回事,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我想这本书更适合放在案头,时刻提醒教师,是否该穿上优雅的礼仪外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