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得辩证治疗: 风寒咳嗽 是最常见的外感咳嗽,多由风寒感冒引起,患者有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怕冷及发烧,苔薄白,脉浮。治疗可采用温肺散寒、止咳化痰,根据病情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治疗。 外感热病,即类流感也是常见的外感咳嗽,病人咳黄痰、发高烧、咽痛口干,苔黄脉数,往往伴有便秘。治疗上应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可通过泻大肠热来清肺中之邪,可用对症的小承气汤及麻杏石甘汤加减来治疗。如果咳嗽迁延不愈,痰黄不易咳出,高烧不退,提示可能转为肺炎,则应泄肺清热化痰。 此外,阴虚咳嗽也很常见,患者多因久咳不愈,肺津耗伤,或肾阴素虚,复感风寒,伤风虽愈,咳却持久不止,并伴有低热、盗汗、苔薄黄、脉细数等阴虚症状。治疗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味麦冬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咳嗽还较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原有慢阻肺的患者,可见久咳久喘、咳嗽有痰、且痰白而黏,胸闷,没食欲,神情困倦,此为痰湿咳嗽。因老年人多半气虚,所以治疗应为扶正祛邪、理气化痰,兼以健脾利湿、清肺止咳。由于老人消化功能减弱,还要注意兼顾脾胃。 小儿咳嗽以脾虚常见,表现为咳嗽、发烧、鼻流清涕、食欲不振等,应在宣肺清热的同时予以健脾和胃。 春天多风,气候干燥,冷热变化频繁,敏感源也较多,很容易引发咳嗽症状,从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气管炎,这是咳嗽增多的主要原因。 对于咳嗽,不同症状治疗方法也应辩证论治,诗与画推荐用中医妙方为你祛除不同症状的咳嗽。 一、风寒型咳嗽: ⒈症状: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伴有发烧症状。 ⒉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⒊中药方:可服用杏苏散治疗。 ⒋食疗方:杏仁 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1000毫升水=煎服。 二、风热型咳嗽: ⒈症状:多有发热、口干、吐痰不爽、喉痛。 ⒉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⒊中药方:可用桑菊治疗。 ⒋食疗方:藕100克+梨1只+500毫升水=炖服。 三、痰热型咳嗽: ⒈症状: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 ⒉治疗原则:可用清燥救肺汤来清燥润肺。 ⒊中药方:服用凉膈散。 ⒋食疗方:用新鲜熟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后加少量蜂蜜服用。 四、痰湿咳嗽: ⒈症状:痰多粘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⒉治疗原则:以补气、养阴、润肺为主,也需清热和化痰止咳,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⒊中药方:可服用二陈汤治疗。 ⒋食疗方:用薏米煮粥喝,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桔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至100克煮粥。 五、体虚咳嗽(肺气虚久咳或阴虚久咳): ⒈症状: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 ⒉治疗原则:补益肺气、润肺止咳。 ⒊中药方:服用麦冬汤。 ⒋食疗方: ⑴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对久咳患者有功效。 ⑵用百合30克蒸熟后加蜂蜜服用适合久咳和口干患者。 诗与画温馨提示: 为有效预防咳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天气冷热的变化,衣服不宜脱得太快;有晨炼习惯的老人,最好能在太阳出来后再开始锻炼,同时要注意多穿衣服;对于坐办公室人群来说,降低工作的劳累程度、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就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起到预防上呼吸道发炎而引发咳嗽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