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消暑纳凉有绝招

 杂货店伙计 2010-10-25
 




古人消暑纳凉有绝招
 


 

 炎炎夏日,火辣的太阳、滚烫的地面、逼人的热浪,其威力强盛,让人备受煎熬。所以,每当到了暑期,消暑和纳凉就成了人们的当务之急。今天的人们可以用制冷空调或电动风扇,营造出一方清凉的世界。那么,我们的祖先是用什么法子消暑纳凉呢? 

 从古代到近代,普通百姓主要靠各式的扇子来纳凉。扇子,古人称之为“摇风”或“凉友”。曾有一幅咏扇的楹联,曰:“举处随时消酷暑,动来常伴有清风”,虽寥寥几字,却把扇子的功能与时令的情状说得很是透彻。看来,一把小小团扇曾是人们渡夏消暑的最佳用具,虽然简单了些,却也方便、实用,更绿色、环保。 

 宋朝还曾流行一种瓷枕,其中以定窑产的瓷枕最为有名。瓷枕的枕面上了釉,头枕着睡觉自然凉快。瓷枕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瓷枕两侧还刻有诗句,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等。这些诗句明白地告诉我们,在当时瓷枕也是人们夏季纳凉的主要寝具。

 据说,古人还曾发明了一种叫做“竹夫人”的竹篾编制品,夏夜里搂抱着同睡共眠,身心自然凉爽,也畅快。 

 除此之外,古代的文人骚客们自有他们独特的纳凉方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日那淡雅、幽邃、天然谐趣的风韵,最能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情与画意。手持一把团扇,选择一个自然的空间,或是一个人文的景致,觅得一份清幽,寻来一份凉意。待心儿慢慢静下之时,便生发兴致,或临景而赋诗,或临摹而入画,或临风而抚琴。此时此刻,暑气自然退去,人也就神清气爽了。

 今天,我们品读古人的纳凉诗句,其实就是在乘古代诗人的凉意,消自身周边的暑气。这等上好的乘凉方式,既有情、有感,又有趣、有味,别有神韵,别具一格,就像品一杯菊花茶,能解热化湿,益神明目;也像是在饮一杯冰爽啤酒,能驱炎祛暑,沁人心脾。

 高温酷热常使人感到心烦意乱,这便是所谓的“情绪中暑”。古人深明“烦夏莫如赏夏”之意,常常想方设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应付苦夏烦暑。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消暑》一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琼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岸上是青青翠竹,池中是朵朵红莲;喧闹的市声远去了,烦恼的心事散去了;举目环望,清风徐来,水波微兴,顿觉心旷神怡,似乎就要羽化成仙了。水中亭榭在玉宇琼楼的映衬下,轻轻盈盈地飘在水面,四周缭绕着的是阵阵清凉的爽气。有如此的胜景,诗人刘禹锡哪能不诗兴大发呢?

 六月清凉绿树荫,水亭高卧涤烦襟”。这是诗人陆希声的诗句。他喜欢在水亭乘凉,却也很是特别。令人窒息的热浪让他顾不得许多,干脆高卧于水亭上,来个“睡凉”,做个“亭梦”,把尘世俗气抛于九霄云外。真的是一派洒脱的气势,一番尽情的享受! 

 除了水亭,楼台也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曰:“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做南来一味凉。”他登楼望远,山光淡淡,波光滟滟,莲叶团团,有此景象,焉能无诗?至于身心愈发滋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清风明月本无主,正是这无人管理的东西,在燠热的夏日里更显得弥足珍贵,它驱走的不仅仅是暑热之气,还有落寞的情怀。 

 陆游乘凉喜欢到水边:“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自在香。”这位大诗人一生忧国忧民,难得有空闲。人已老,拄着拐杖也要寻幽访胜。月色朗朗,笛声渐起,莲香沁人,让诗人暂时忘却了戎马、胡尘和羌笛,心情也放了长假。诗中的一“追”一“倚”,足见陆放翁兴致的盎然,心境的散淡。 

 杨万里对荷花池塘情有独钟:“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人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他似乎比陆游更显得乐观开朗,诗也写得很有朝气。陆游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沉静,杨万里则是青春勃发时的一种喜悦,阅历不同,个性不同,面对炎炎夏日那一份难得的清凉,也就诗风有别,境界各异了。细细品味,这诗里闪烁着思想的火花,蕴涵着人生的真谛。 

 消暑纳凉,山中一定是不可不去的。元代诗人释英一首《山中景》,颇能打动人心:“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城池赤日高悬,光焰似火;而山中树木葱郁,气清风爽,两者相比,青山自然是更妩媚,更可爱了。 

 南宋诗人曾几在《三衢道中》吟到:“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旅行归来,水路改山路,没想到别是一番景致;山路上绿荫如盖,碧绿的树叶像是要滴下汁来。四周杳无人踪,万籁俱寂,令人顿生幽静、惬意之感;曲径通幽处传来的几声黄鹂鸣叫,使山道弯弯更见清丽,更显幽静。有了这种“景遇”,谁都会把这凉爽的快意紧紧揽入怀中。

 宋朝诗人梅尧臣夏日大都住在山中,只是他居于寺庙,懒得走动,因而创造了“以静制凉”的消暑妙方。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中写到:“高树秋声早,长消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志归。”选择山寺避暑,听悠悠钟声,聆默默诵经,在静中自然感受到了阵阵的凉意。

 诗人白居易的消暑方法更为独特、奇妙:独坐院中,修心养性,迎着徐徐清风而自得其乐。“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虚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这位香山居士并没有故作高深,他的消暑方法也并不复杂,但是真正做到实属不易,这该是最高境界的避暑纳凉了吧。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如果自身的功夫一旦修行到“心静自然凉”这个层次,也就不只是消暑和纳凉了,在其他许多的事体中,自会心静如水,远离浮躁,免去烦忧,得到快乐,在人生的旅途上,自会披荆斩棘,游刃有余,畅通无阻,越走越宽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