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重要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创作背景
《饮酒》是一组诗,共二十首,本诗是第五首。据序文「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可见主要是这一时期醉后所作,因此总题为《饮酒》。其意不在酒,是寄酒为迹,借以抒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然而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心中的深奥!
①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见: jiàn
⑦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⑧日夕:傍晚
⑨相与:相互结伴
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通“辩”,辩解。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