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 美聯儲昨日宣布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到明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折合46800億港元)的美國長期國債。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這一「孤注一擲」的做法,能否起到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的作用尚待觀察,但其勢必進一步壓低美元匯率,促使資金大量涌入其他市場尋找更好的回報,從而導致更大的資產泡沫。因此,國際上特別是新興市場普遍擔憂:美國的QE2出籠,將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負效應。(尚有相關報道刊A2至A5版)
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兩天的議息會后,於當地時間3日發表聲明稱,美聯儲將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逐步實施規模為6000億美元的買債計劃,預計每月將購買75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此外,美聯儲將延續把資產負債表中到期的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購買國債的現行政策。
美聯儲當天同時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零至0.25%的水準不變。
量寬首次成為常規工具
美聯儲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被市場解讀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即美聯儲通過買入債券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提速。
作為美聯儲多年來做出的最重大決定之一,推出QE2被認為是美聯儲首次把量寬作為貨幣政策的常規工具。美聯儲視此舉可能是推動經濟增長、削減美國9.6%失業率的最后機會,因為剛剛產生的分裂的新國會幾乎不會同意實施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措施。這也讓美聯儲及其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此舉實屬孤注一擲。
為應對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任之初推出了787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在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自從2008年12月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歷史低位之后,它在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已經空間狹小。從2009年3月起,美聯儲轉而倚重數量型貨幣政策手段,通過購買1.7萬億美元的中長期國債、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將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大,力圖用這種注入流動性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增長。
伯南克孤注一擲
在采取極度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一年半過后,伯南克看到的是經濟體仍處於高失業困擾之下,日本式通貨緊縮(物價惡性下跌)的威脅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昨天的聲明將現狀表述為:美國當前生產和就業狀况改善的步伐依舊緩慢;受制於高企的失業率和微弱的收入增幅,美國民眾的消費意願雖然有所提升,但也受到抑制;企業增加設備和軟件投入的增幅比今年初放緩;新房開工量依舊低迷。
此前,伯南克就釋放了實施新一輪量寬政策的信號。美聯儲希望通過此舉來進一步壓低美國的長期利率并提升通脹預期,從而鼓勵企業借貸擴大生產并刺激民眾消費。但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在美國目前經濟低迷、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嚴重不足的背景下,美聯儲的新政策對於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如果接下來幾個月增長和通脹都不見活躍,美聯儲不排除進一步采取措施。
熱錢氾濫催生資產泡沫
但是美聯儲的新政策對海外的影響將是確定而明顯的。由於預計美國投資的回報率將長期處於超低水準,投資者不斷涌向新興市場,令那里的貨幣升值。新興經濟體擔心自身出口競爭力受到削弱,也大聲抗議。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對媒體表示,當前美國更需要的是新財政刺激方案,而非讓流動性進一步氾濫,否則新增的流動性也不會迅速進入實體經濟變為資產,而是流入金融機構和海外,催生新的資產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