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下一站

 華登 2010-11-06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下一站
 

 

   导语:从2004年开始,像被金手指点中一般,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几乎从无到有的野蛮生长让很多人看得咂舌,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催生出了这块不断诞生奇迹的舞台。当一个个天价被争先恐后地创造出来之时,炒作、泡沫、洗牌、甚至崩盘的言论不绝于耳,当代艺术市场在人们的印象中,金钱游戏的意味早已大过于艺术品收藏这个最初的本质。

 

   恰逢其时,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刷、清洗着每个角落,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经历了第一次真正严峻的考验。让很多猛烈向这个市场拍砖的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海啸中,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打了几个踉跄后,依旧站立住了。今年,既拍卖“小阳春”之后,秋拍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又开出了头彩,中国当代艺术板块触底反弹,逐渐走稳的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令人乐见的是,这一遭的“挤泡沫”终于冲散了市场中障眼的迷雾,当代艺术收藏的基本面渐次清晰起来。天王集团虽然集体腰斩,但重挫之后的屹然鼎立已然宣告了王者归来;最受争议的第二梯队几乎尽数缩略,二级市场显现了它的冷酷与决绝;而年轻梯队的迅速接棒,也证明了“收藏未来”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一直处于二级市场(拍卖)的眼球效应与一级市场(画廊)的潜流的双重生态之下。犹如股票市场一样的拍卖,无意中给人造成了艺术市场“无中生有”的假象与误解;而画廊的声音过于弱小隐性,使更多不得其门而入的潜在收藏家只能看到拍卖这个盘子里的艺术家,却与中国当下最为鲜活的艺术能量源隔着一段相当的距离。实际上,被人“大揭黑幕”的当代艺术拍卖每年的总量不过十几亿,完全就是一个“小本生意”,远承载不了那么多的内幕与做局,同时,还有一批在画廊系统中生长的艺术家,尚未在拍场上过度曝光,他们的明星光芒依旧很难辐射到大众的视野当中。

 

   经济危机为所有的市场分子上了生动的一课,最后留下的都是因喜爱而来的收藏家。苏富比上萨奇的“砸盘”行为与国内藏家的接手更加明确地预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不论是艺术市场的内在支撑,还是慢慢走出西方语境的价值判断体系的建立,我们“自己的声音”都将开始占据主导。期待已久的本土藏家强势登场,他们以自己的判断标准、趣味取向重新制定着规则与趋势,当代艺术作为中国富有阶层身份与生活的标准配置,艺术影响生活的故事注定会被更多的人讲述。

 

   中国的收藏家在迅速成长,新媒体与实验艺术已经不再与收藏绝缘,装置、摄影、Video、甚至方案,都与绘画被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被平等地欣赏,更加尊重学术判断,脱离市场因素,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做真诚、感性的收藏使真正的收藏家有资格、有自信,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带入更加理性、成熟的下一站。

   张锐 要意识到当代艺术的消费性

 

   对于眼下国内艺术圈和收藏圈的人来说,张锐的名字再熟谂不过。这个一度被媒体称之为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之一的人,尽管始终不认同自己是收藏家的说法,可他的艺术品收藏典故和藏品以及数量等依旧被媒体和众人津津乐道,频频曝光。

 

   张晓刚,曾梵志,周春芽,方力钧这些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他在五六年前就低价购入收藏了。张锐乐得这样的情形出现。作为当代艺术的收藏热爱者和欣赏者,他深知这个市场的前景和问题,所以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影响一批人去带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如今有七年收藏史的他,拥有的艺术品价值五六亿了,但与其他收藏家不同的是,他至今没有卖过任何一件藏品,并表示将来也不会出售它们。收来的作品都被他安放在家中和自己的餐厅中。

 

   “目前我的收藏有800多件。近四年来的收藏主要是以装置为主,所以我把郊外的家改造成高达14米的大空间,去放置它们。”据说去过他那堪称一座艺术博物馆的家的人,无不惊叹那些壮观的艺术场景。

 

   “去过我家的人都是深受震撼,我已经影响震撼许多人了,包括海外的1000多位美术馆长和收藏家。”张锐说得很是淡然。今天,他的那幢房子几乎成为北京研究当代艺术的必经之所,承载着各种艺术交流和传播。

 

   《COMFORT》:对于那些想了解当代艺术收藏和投资的新人,你有什么建议?

 

    张锐:当代艺术这件事情上,需要极高的文化鉴赏力,而不是单纯的审美。因为当代艺术多角度的呈现出了生活中的种种丰富多彩,美的,丑的。比如我买一件作品多半是因为这件作品打动我了。当你面对一件喜欢的作品和一件不喜欢的作品时,旁边有人告诉你那件你不喜欢的作品可以由1000万变成2000万,你说你该买还是不应该买?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有人就会花1000万买下它。但是很可能它会降成100万,你说将来他还敢投资吗?但是如果出于消费的观念,你觉得这个作品放在生活中,可以满足人的愉悦,管他市场起伏多大,你喜欢你就消费。就像法拉利,那么多人知道买了它就会贬值,还不一样去买?所以说购买当代艺术就像法拉利一样,只不过它的精神层面大过它的物质层面。

 

   《COMFORT》: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的收藏?

 

    张锐:当代艺术不像古典艺术那样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它不需要经过现在人的筛选再被确认,收藏它基本就是依据一个辨别真假的问题,真的有价值,假的没有。而当代艺术它是正在发生的,我们很难用传统的概念去看待它。对于现代人来说,它只有消费,不具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价值,它还需要历史的考验和评价,因此它只具有消费价值。能不能从今天的消费价值为未来打好一切收藏基础,这才是我们今天消费的意义。所以我一直力图扭转大家这个概念,就是一定要让大家意识到当代艺术的消费性,它并不需要收藏,它只需要消费,就像那么多人买汽车是为了消费一样。至于将来100年后,如果他能妥善处理它,完整保留它的系列,那他的子孙后代就是收藏家了。

 

  《COMFORT》:你曾说过当代艺术更多带出的是反思,批判,揭露等,这一切均与美无关,那么在未来它会经受考验成为好的古典之作吗?

 

    张锐:前一段时间有个学者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是全世界研究达芬奇最深入的人。他告诉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画当时刚出来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公愤。因为那个时代的妇女是不能直视众人的,而达芬奇画出一个生活在那个时候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女性,她不但直视众人,而且你发现你走到哪里她都看着你。大家那时觉得画所有的女性都应该是羞怯的,而不应该眼神直视,这里面有一种反叛,因此她违背了当时的社会道德和当时人们所能接受的审美标准。谁能意识到我们今天这么尊崇的代表古典艺术的经典艺术作在当年是被贬为流氓画的?因此我们说古典艺术在诞生它们的那个年代都是当代艺术。那么我们今天的当代艺术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古典艺术。

 

   《COMFORT》:你几年前花10万收藏的张晓刚的一幅作品,如果当年你错失它了,而今天它已是6000万,你还会买它吗?

 

    张锐:我不参与价格游戏。我的艺术品消费有我的指标和上限,超出的我的上限我不会去想像它了。就像我是一个消费自行车的人,我没有能力消费汽车,如果汽车从我身边走过,我不会投去艳羡的眼光。事实上,我当年花这个钱去购买晓刚的作品,他在那时已经是当代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价格也是最高的。而且我那时也消费得起。今天的6000万是一个市场交易的体现,也是在消费。你的问题恰恰反映一些人的投资心态,这正说明他们看待艺术品已经偏离了价值体现,只是去关注它的价格。

 

   《COMFORT》: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当代艺术会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从收藏的角度你可以解释一下吗?

 

    张锐:我只是消费者,不是收藏家。如果单从收藏来说,今天的艺术市场没什么可买的,因为价格太高,还怎么去买?许多一百多年前的伟大艺术家作品才卖到这样的一个价格,而现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甚至还没走出校门的学生的作品都可能卖到天价,何乎常理吗?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市场需求在那里。

 

   《COMFORT》:当代艺术的收藏和投资,你是更希望人们关注前者吗?

 

    张锐:我刚开始买画时也是从投资角度出发的,慢慢才转成收藏,这是一个过程。许多人也像我一样,对艺术从不理解到理解。不管是收藏和投资,我鼓励大家去购买艺术品。我买艺术家的作品通常是一张或两张,三张以上的艺术家作品是很少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投资,因为投资的心态就是我一下买你200张作品,一张张卖,一点不心疼。我只有一张,卖了就没了,这也是规范商业上的考量。

 

   《COMFORT》:针对眼下艺术市场动向,未来投资和收藏的热点将会侧重于哪点?

 

    张锐:装置艺术一定会成为热点。(许多人在看了我家后,都开始去买上千平米的大宅了,想必是因装置所需。)

 

   《COMFORT》:那么多的藏品,有没有想过做一个艺术展馆或空间来向公众开放?

 

    张锐:我不喜欢像美术馆这样的方式,因为它把艺术和生活割裂了。比如马未都他收藏的古董艺术,它已经被瞻仰了,不可能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来,可以和生活割裂。而当代艺术是和我们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东西,完全进入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不可割裂。我不是要做一个艺术酒店吗?这是最积极主动的方式。有些人的收藏是以藏养藏,就是用吐故纳新的方法去卖作品再买新的。而我做酒店就不需要卖作品,还能让艺术在我提供的空间内发挥它自身的能量——入住的客人可以不看我摆放的艺术品,但是他得交住宿钱,这得种无形的艺术推广。这是比做美术展馆更好的办法,美术展馆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收藏,门票又卖不出多少。另外有许多人是因为钱多了去开美术馆,像我钱不多的人,我不会去想。

 

   《COMFORT》:当代艺术的收藏给你生活带来了什么大的改变?

 

    张锐:艺术在我生活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不是我的事业,是我的生命。经过这几年耳濡目染,我的商业和生活都带着艺术的特性,正如艺术家分装置艺术家、油画艺术家等,我现在正实践做商业艺术家。我的每个项目将变成我的作品,比如我郊外的家,还有我的艺术酒店都是我的作品。酒店中主要呈现的是新媒体艺术,它将对我们生活介入更强大的力量。


        

                                     张 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