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君子与小人之儒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08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告诉子夏:“你要成为一个君子之儒者,不要成为一个小人式的儒者。”

【说明】每个人只要通过学习,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儒者,但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所以要分君子与小人之儒。冉求跟从孔子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可以称为儒者了,但如果他安于贫穷,那就成了小人之儒。孔子为什么要分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呢?就象前面所述,冉求如果不前进,就是一个小人之儒;所谓小人之儒,就是这个人考虑得最多的是他自己,只想着自己而不想到国家,不想到别人。而君子之儒者,其所考虑的大多是国家之事,别人之事,较少想到自己。这两种人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思想意识不同,所以不能混为一谈。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成为一个儒者;儒者,需人也,人需也,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儒者。如果学了很多很多文化知识,而不为国家、不为人民服务,只考虑自己;这种人,国家不需要他,人们也不需要他,他就不是儒者,充其量也只是个小人之儒。

——————————————————

【注释】儒:《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礼记·儒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墨子·非儒下》:“儒浩居而自顺者也。”《荀子·儒效》:“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里用称为有文化知识的人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