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燥咳的症状,燥咳怎么办?本文来源于 响石潭

 smallxiao 2010-11-08
今天门诊,响石潭遇到好几个咳嗽的病人,均表现为咳嗽而且是干咳,痰少而粘,舌质红,少苔或者苔薄黄。一幅秋燥的表现。虽然现在已经立冬,但是秋燥依然很明显。
  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那么秋燥引起的燥咳怎么办?主要还是滋阴润燥。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
  下面响石潭说几个常用于治疗秋燥的方子,希望对大家有用。
润燥清火
  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生津益胃
  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润肠通便
  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增液润燥
  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滋燥养荣
  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
  适应症:血虚生燥,皮肤皱摺,筋急抓枯。
清燥润肺(清燥救肺)
  人参6克(另煎)、麦冬12克、桑叶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胶10克(烊服)、杷叶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适应症: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苔白,舌红少津。
滋燥清肠
  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
  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火化。

 
说燥咳的症状之前,响石潭先要说一下秋燥。顾名思义,燥咳和秋燥有着密切的关系。燥咳还根据感受秋燥邪气的不同,而又有温燥和凉燥的区分。
  一般来说凉燥咳嗽患者多怕冷,发热则比较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温燥咳嗽则常常表现为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由于燥咳所感受邪气不同,故而出现了上面不同的症状,因此其治疗也是有所差异,具体若下:
  温燥: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温燥的症状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
  常见的方剂有桑杏汤(主要成分有桑叶、杏仁、豆豉、山栀子、贝母、沙参、梨皮)。
  凉燥: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此时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其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其治疗思路为疏散风寒,润肺止咳。
  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主要成分有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百部、款冬、甘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