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铁规划建设考验城市综合实力

 rong1860 2010-11-09


  3月27日一早,深圳坂雪大道上就有热闹的鞭炮燃响,这份喜庆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不用打听路人,工地围挡的宣传标牌似乎就在告诉市民,又一条新地铁将要在这里开通。

  类似的热闹,只是中国地铁建设在一座城市中的普通缩影。作为深圳16条地铁中的5号线,在明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期间,这条为大运会服务的线路,就可以搭乘观众到各个场馆观看比赛了。

    全国地铁热将持续20年

  不断见诸报章的地铁施工场面,让我们看到明年启动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开建地铁,而实际情况也如此,目前,有多家城市建设地铁的申请报告正在密集式地递往北京,并送往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的案头。据国家发改委正局级巡视员李国勇透露,截至今年3月,已有33座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地铁,其中的28座城市获得了批复。

  除了昨天举办奥运会的北京、今天举办世博会的上海,明天举办亚运会的广州之外,相对偏远的西部城市——兰州,也借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的契机提出了建设规划。从整个规划看,国务院已正式批准25个城市建设地铁。第一批为15座城市,第二批为10座城市,近期还要批复3座。毫无疑问,“十二五”规划期间,除了鼓励一些大城市优先发展公交外,国家将加大力度继续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

  那么,中国大城市争相建设地铁的动力何在?从城市交通的实际需求看,地面机动车的激增,导致了城市交通不断拥堵,为了缓解越来越拥挤的交通压力,一些大城市不得不向“地下要运力”,来缓解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

  更关键的是,地铁是目前投资的最好方式之一。自国家去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来,地铁被称为“最佳的公共产品投资”。一方面,将地铁项目投入扩大内需的总盘子符合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大部分地铁工程由于其鲜明的“民生性”,而不容易被市民反对。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拥军说:“地铁工程一般都是所在城市的民心工程,所以从立项到审批,于政府、于民意都是双向拉动的大好事。”

  当然,另一个大背景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还不会轻易退出,在金融危机还没完全度过时,国家还需要像地铁那样的公共产品来拉动投资,实现扩大内需和消费的双重目标。毕竟地铁开通后,商业、住房两大引擎会比翼双飞。

  预计今年我国将建成地铁480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6100公里。2010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1568亿元,有可能是今年的5.93倍。可以说,今后20年内,地铁将保持长久不衰的旺盛投资。

    一个城市的地铁梦

  让我们看看一座城市的地铁梦。作为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人口较多的传统城市。在这次地铁建设热中,这座城市同样有着强烈的地铁梦。有消息说,为了缓解未来的交通压力,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6条线路组成。到2015年前,将建成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45公里,形成十字型构架的骨架网。

  目前,许多市民都认为,如果郑州要想进入国内特大城市的行列,必须把建好轨道交通体系当作发展基础,否则就难以提高这座城市的品位,也会在与其他城市比拼生活质量上输掉先机。有人甚至把“地铁文化”作为这种城市文化的内涵添加。比如说,在地铁站内,可以将这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反映和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外地游客一到这座城市就能够看到古都的风貌。

  当然,地铁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半径和节奏。比如,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人们可能会走得更远。“地铁有多远,我们就敢住多远”,正成为郑州年轻的地铁一族的买房宣言。显然,地铁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还有居住观念的改变。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是关键

  但地铁的迅猛发展,也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未来30年,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黄金周期。但风险无处不在。据测算,地铁每公里造价高达5亿元人民币,而且建成通车后,每年还要承担数额相当大的运营成本。这种投入大、收效慢的运行模式以及巨大的资金压力,对一座城市的财政来说显然是巨大的负担。

  南京地铁运营后就面临着亏损压力。此前,南京对地铁一号线期望的日收益值是200万元,但实际运行后只能收回60多万元。这中间每天的140万元亏损,显然与预估数字相差甚远。有消息称,这座城市的地铁年亏损额可能高达上亿元,有可能成为政府补贴的无底洞。

  可见,铁轨的冰冷与建设的热度还是有一定反差的。当那些城市在用巨大热情点燃这股投资热时,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财力建和养一条地铁?有没有足够的商业经验和后续的增值赢利模式让它能够保本,以便本地的公共和民生产业发挥更大贡献。这一点,从投融资之初,就应该提前设置答案,特别是应该加快民营投资的力度,让更多民间资金能够张开双臂,迎接呼啸而来的“地铁黄金发展期”。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显然,这是民营企业进入地铁等公共产业最有力的“投资指引”。

  据介绍,目前28个已获批复的城市申请建设的地铁都在7条以上。到明年,我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2020年到来之时,中国28个城市建成运营的线路将达177条。这样的建设和开工速度,完全可以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不过,在巨大投资机会面前,也应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正局级巡视员李国勇说:健康、有序发展地铁产业是我们的核心思想。现在报国务院的地铁规划,都设置了很多条件门槛。从数字说,这座城市的年GDP总量要在1000亿元、人口要在300万、财政收入要达到100亿。在这样三个最根本的前提达到后,方能参加申请。 本报记者  武春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