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系带的变化中查痔瘘病

 GKY168 2010-11-10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经络把人体内外各脏腑、组织,器官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病理条件下,经络就成为症证的反应系统.而唇系带位于上唇内面的正中,上端与下唇、下端与齿龈相连,是督脉、任脉相会之处(倘若用手将上唇轻轻外翻,唇系带就可清楚地显露出来).而会阴也是督脉、任脉相交之地,所以会阴部有了病变,是可以通过经脉反映到唇系带上的。
    根据观察发现,92%的痔瘘患者其唇系带上出现点状和长条形结节。它的形态、大小、部位、颜色、软硬等,可作为判断痔的部位、大小、多少及瘘管的深浅等依据。
    为了使患者能及时自我了解病情,现将通过唇系带诊断痔瘘的方法推荐如下:
   
    观察痔核的方法:
    凡在唇系带上有点状结节者,表示有痔核。一个小点表示一个痔。若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小点就表示有大小不同的痔。小点在唇系带正中线上者,多是外痔;小点在正中旁,多是内痔;小点在唇系带左侧,则表示痔核在肛内左侧;小点如在唇系带右侧,那就表示痔核在肛内右侧;小点在唇系带上面,痔核多靠近肛门12点;若在唇系带下端,痔核多靠近肛门6点。小点色白而硬,表示痔核生长时间已久;色红而软,表示痔核初生或时间较短;小点红多白少,则表示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痔核已引起脱肛,往往脱肛与痔核并存。


   小点在上为外痔在下为内痔在中央为混合痔。
   

 

    观察瘘管的方法是:凡在唇系带上有长条形结节者,表示有瘘管存在。长条形的结节越靠近唇系带的中线,则越表示瘘管线靠近肛门外围;反之,长条形结节如果没有靠近唇系带的正中线上,而是偏离正中线之外,那就表示瘘道较深。若沿唇系带上下排列,那则是表示瘘管在肛门周围。
    需要说明的是,混合痔在唇系带上的表现不甚明显。有的因先天性唇系带过短、过长、过薄或后天损伤等情况,也不易鉴别。

1. 挑治:在第7胸椎至腰骶两侧寻找痔点,背部靠腰三角区,近督脉与带脉之间,为针帽大小淡黄或浅褐色略高于皮表之丘疹(如合并感染,可呈红色或淡红色)。其状为红色丘疹,约1个至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珠或粘液。每次选1个痔点,7天左右挑治1次。
  

痔点诊察法

    痔点:在腰骶部及上唇系带处的红斑及肥大颗粒,其特点是形似丘疹,稍突起于皮面,如针头或小米粒大,圆形,略带光泽,颜色可为灰白、棕褐或淡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越靠近脊柱,意义越大(应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痔点检查法临床意义有70%以上。

 

2. 穴位割治:暴露上唇系带,局部消毒,用止血钳夹住上唇系带中部有米粒突起处,用手术刀迅速作0.3~0.5厘米之半月形切除,随之用消毒棉球压于局部止血。

3.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肛门、交感、直肠下段、敏感点。
    配穴:神门、大肠、肺、皮质下。
    (二)治法
    主穴取3~4穴,配穴酌加1~2穴。以芸苔子(即油菜子)或王不留行子置于0.7×0.7平方厘米之胶布上,贴压所选之耳穴上,反复捏压至有疼痛烧灼感,耳廓发热潮红。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日4~5次。每次一侧耳,两耳轮替,每隔1~2天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①痔点挑治:一般在第7胸椎棘突平面,一直到第2骶椎平面,棘突两侧至腋后线的范围内寻找痔点。痔点有如下特征:形如丘疹,稍突起于皮面,如针头或小米粒大,圆形,略带光泽,颜色可为灰白,棕褐或淡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痔点与痣、毛囊炎、色斑等有明显的区别。背部有时可出现两三个痔点,应选用其明显的一个,且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②穴位挑治:可选用肾俞、大肠俞、长强等穴位。

    ③区域挑治:根据实践经验,挑治对肛门疾患,越靠近腰部选点,效果越好。在治疗的具体操作中,为了减少找痔点的困难,可在第3腰椎至第2骶椎之间左右旁开1~1.5寸的纵行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其疗效也很好。

    嘱患者取侧卧位,局部碘伏消毒,用2%利多卡因注射小皮丘,用三棱针挑断反应点皮下丝样纤维组织十余条,少量出血,再用创可帖帖上防感染即可,若疗效不明显,一周后可再行挑治。
    如反应点不明显者,则选用穴位注射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在双上肢曲泽与太渊穴的连线上,用拇指交替按压力量均匀,发现有变色(白色或暗红色)或者轻度凹陷,特别疼痛的点,即为所取穴位,痔疮穴,取5ml注射器,6.5#注射针头吸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常规消毒,针刺痔疮达肌层,略加捻转,待有酸麻胀感向上传导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射药物,每穴1ml,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伴有嵌顿、局部、周围水肿者可加用25%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2次/d,至水肿消失止。若疗效不明显,一周后可再行挑治。

    其注意事项与其他手术疗法无本质区别。
      

 

痔疮生于肛门之内外与任督二脉有密切的联系,督脉起于长强从脊里上经风府越而会终于上唇系龈交穴之处,任脉起于会阴上至元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唇之承浆。[2]故肛门的痔疮患者多在“龈交穴“处有白色小点或者不规则的小结节,又名“痔疮结节”,约有1/4-1/2米粒大小,色略白或者与黏膜相同;长期下血者,结节多为红或紫点,有的为长短不齐的小肉刺;患病时间越长则表现越明显,如结节在系带近上唇端则多为外痔,中央或略下多为混合痔,下端则为内痔。针刺龈交穴可通经络、行血气、调和阴阳、疏通督脉与带脉,调节机体的机能,改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压力,使静脉丛畅顺,促进病灶吸收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痔疮一罐除
1.患者暴露背部,俯卧床上,在第七胸椎以下,骶部以上,两侧腋后线之间的范围内寻找痔点,痔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稍突出于皮肤,针尖大小,略带色素多呈灰色,暗红色,综红色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痔点不明显时可用手掌在背摩擦,痔点多变红色,如找到数个,以靠近下部为准,如找不到,可取大肠腧穴或周围压痛点,为针挑点,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三棱针挑破痔点皮肤,针的方向与脊柱平行,使创口长约0.5厘米,深约0.2-0.5厘米,可挑出白色透明纤维样物(状如细麻线)将其挑尽为好,用拔火罐在挑过的痔点上拔出瘀血,时间大约10分钟,起罐后清除淤血,在挑口上覆盖消毒棉,并创口帖固定即可.
2.疗后一般不用药物,如遇肛周炎肿,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可用解毒消热,活血消肿中草药熏洗2-3天.
   外用方:皮硝50克,大蓟30克,石蒜30克.
   红花20克,苦参30克,大黄30克.
   煎药熏洗坐浴,每次30分钟,多数患者1周内炎症消退,痔核萎缩,出血停: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效果更为明显,一般治疗1次即可痊愈,若未愈者可隔10天再治疗1次.
   注意,治疗当日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洗浴,10日内勿食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
3.曾治265例,1次治愈218例,2次治愈,34例,3例无效(因在痔疮未发时治疗之故)5例治愈后因食过多辛辣之物而复发,乃以上治疗后治愈.治愈率98.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