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浙江高考作文阅卷记

 书生啦 2010-11-11

  2010年6月11日

  浙江的作文题目每年都会让大家很期待,因为浙江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一直是文学与思辨并重、感性与理性兼举,已经形成了一种“浙江特色”。如2007年的“行走在消逝中”,2008年的“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今年的题目“角色转换之间”尽管题型略有变化,但一如既往地体现了这个特色。当时网上找到关于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就是:难。

  带着这种想法,今天上午9:15我们在浙大紫金小剧场聚集,聆听了作文大组组长陈建新的讲解。尽管已经放宽了审题要求,而更注重语言、内容等,但是,这个题目本身已经限定了太多。

  “角色转换之间”,短短6个字,却包括了3个关键词:“角色”,“转换”,“之间”。先说说“角色”,从材料里我们可以找到几组角色,雏鸟和母鸟、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父辈和子辈,总之,都是“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其次是“转换”,到底是谁转换为谁。如“父辈和子辈”,本来是父辈影响子辈,但随着时代变化,现代是子辈影响父辈。如果写成对父辈的继承和吸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父辈告诫年轻一代不能忘本,肯定是不切题的。另外材料里是“影响”,题目上却是“转换”,这又增加了审题的难度!第三,“之间”是一个有思考空间的词语,更侧重一种时间和过程的变化。也就是说,必须有思辨,为什么要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给人们什么启发,必须要有这过程的描述。换句话说,本题最好写成议论文。

  最后是关于“文化反哺”。“反哺”一说,出自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与承诺》。考题中指的是她所说的第三种形式—后喻文化,即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考生不仅要写到角色转换,还要与文化反哺水乳交融,这样才是好文章。

  那么我们的学生作文到底怎样呢?

  带着这许多思考,我进入了揣摩样卷、努力钻研评分标准的过程中。期间,不时有讨论和争论,但更多的还是思想上静静的磨合。

  漂亮的早晨,整洁的机房,几百个人静悄悄。揣摩还在进行中。

  “漫长”的洗礼过后,先是我们小组集体搬到走廊上的讨论,打破了沉静,而后又像往年一样在上午10:30,全体改作文的老师集中到一楼会议室,接受陈建新教授的最后“圣旨”,统一了批改标准和审题档次。陈教授昨天就给这次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定为“材料式命题作文”或称之为“新标题作文”。命题为“角色转换之间”,却不是写作审题的关键点,材料中提供的“文化反哺”才是立意的着眼点,如果写“自然反哺”也可以,但评分就不能高过51分了,如果单纯写“角色转换”,那就属基本切题,得分最高不超过43分了。陈教授说基准分定在44分,比去年的基准分高1分。尽管做了这样的变通,但我知道最后的全省平均分不会太高,因为审题太难了。

  开完会回卷场的路上有一个批改其他题目的老师问我们关键词是“转换”还是“之间”,我们都大笑,齐声喊出:“都不是哦。”“那是什么?”只见那个老师瞪大双眼,傻了。看见没,这就是今年我们浙江的作文题。连老师们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多么可怜的考生呀,如此紧张的时间里,审题居然那么复杂,出卷老师们给了他们三副镣铐,既要考虑材料中的文化反哺,又要写到命题中的角色转换,还要把这两者自然交融在一篇文章里。重重枷锁之下,也许确实能避免一些套话和宿构作文,但也抹杀了大部分考生的灵性,想在这样的话题之下写出神采飞扬情感充沛的满分文章,是很难的。

  经过试评,下午开始正式阅卷了。我改得很慢。下午我所批改的100份作文,只改到一个最高分49分,大多数都在38-46之间。很想打高分,但找不出让我打高分的理由。组长给我们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每个人每天必须完成427份作文。想想都可怕。希望明天能改到让我满意的好文章。

  2010年6月13日

  今天一来就有个小插曲。早上八点刚开工,我们小组(被戏称为重案六组)就发现电脑很爱死机,才改一两篇作文,我们那一片就会一台一台电脑地死过去,然后等待那边服务器重启,那段时间,就听到大家拼命地敲键盘的声音,然后不断有人在问:“你死了没?”“你没死呀!”“我死了。”我们的肚子都笑痛了。死机问题总算在每天上午浙大的肉包子到来的时候解决了。

  今天批改作文,大概有10余篇文章被我认可到了50分以上,而且上午快结束时改到的连续几篇确实不错,不但内容翔实,条理清楚,而且语言表达流畅。因为比较集中,所以我估计是哪个学校的实验班。其实我始终觉得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就是思维品质优秀的人。语文有语文的思维,写作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特点。面对今年比较复杂的审题,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在紧张的时间里理出一个比较好的写作思路,才写了一些不知所云得分很低的文章。写“角色转换”已经不太切题了,有些同学居然眼睛里只看见“角色”,其他的都不管了,全文就写“如何给自己一个角色”;还有同学整篇文章写“父母亲怎么哺育我”,真不知“反哺”“角色转换”被他吃到哪里去了。

  最最可惜的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看得出这是一位有一定思想深度而且平时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同学,但他的审题立意为“拒绝文化反哺坚守传统文化”,文章全篇都在写当下社会中流行文化、年轻文化给社会带来的信仰缺失和价值观的混乱,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很多学生能默写出周杰伦的所有歌词却唱不全国歌,学校的老师们忙于迎合学生对于分数和多元文化的需求忽略了应有的引导,电视网络等媒体组织各种真人秀,超男超女大赛所宣扬的拜金观、伪娘风,带给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混乱,最后他呼吁拒绝文化反哺,年长的一代人应该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引领年轻的一代。因为是碰到的第一篇从反面立意的文章,所以我把组长叫来,请教如何打分,但组长说这位同学是犯了严重的立意错误,完全把材料理解偏了,没有读懂材料中比兴的用法,传说中的小鸟反哺衰老的老鸟,对应比喻的是下一段中年轻的一代影响年长的一代,这个影响即文化反哺一定是正面的积极的。我抓住题干中“针对上述现象及反映的问题”是一句比较中性的话为这位同学据理力争,但组长在把这篇文章作为问题卷提交上去后,仍然坚持这是一篇立意严重失误的文章,最终得到的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高考作文,审题没有绝对把握,还是应该求稳才是。比如我们这次作文样卷中的一篇就是因为体现了非常可贵的思辨性,观点辩证而全面,得到了比较高的分数。陈建新教授说在高考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中,写出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的文章,本身就很不易,还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就更不易了。我刚才讲到的那位同学,假如能够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作文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而且这不是一时半会能练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多说话善表达爱思考的人,自然而然,思维训练就多,好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这一点。

  2010年6月14日

  经过了眼睛不累而耳朵累、双手不累而脑子累的前三天之后,今天终于开始全面发展了。

  机房中不时传出“嗒嗒”的鼠标点击声和“咚咚”的键盘敲击声,声音的轻快仿佛是因为放开了手脚,整个“改场”仿佛是轻音乐演奏会。如果你就此认为我们心情舒畅,那你就错了。

  “考生怎么总写自己如何教母亲使用电脑,怎样搭配衣服呢?”撇开材料的烂俗不说,考生编造的内容也很离谱。例如写子女教父母上QQ聊天的作文,不少同学提笔就写父母反对玩电脑,热情的“我”反复给父母讲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道理,“我” 和父母起冲突关系紧张,亲戚家的长辈因孩子的变化而观点改变,反过来劝“我”父母接触网络等。这样凡而泛的考场作文,让人腻烦:哪有这么多父母都不懂网络的?甚至有不少考生写自己的父母双鬓斑白(难道是未老先衰吗?),学习电脑知识丢三落四,愚不可及,屡教不会,显然带有丑化父母之嫌。为自己成了父母的老师而洋洋自得,认为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感慨父母也有不懂而求“我”的一刻。这样的作文虽然也体现了作者角色的转换,可是思想不正,情感倾向也有问题,给人一种“小人得志”或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感觉,是得不到高分的。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而考场作文多失去了健壮坚实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究其结构松散和混乱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方面:或作者思路没有理清;或没有围绕主题的需要,对文章作通盘考虑;或行文着力不准;更有侥幸者,完全照抄所给的两段材料,分开材料再填充事先宿构的内容或者前面的现代文语段,以图蒙骗过关。不细看还以为结构匀称主题突出,认真推敲则原形毕露。

  这类考生简直是藐视高考,挑战阅卷老师的底线,最终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是呜呼哀哉!作文,本应是放飞思绪、抒写性灵、展示才情的平台,却这样被轻易地涂抹过了。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劳动,又能指望谁来尊重你的“成果”呢!

  当然,今天也产生了第一篇满分作文,这让我们在不满的同时,又有了一丝安慰。

  2010年6月15日

  今天出现了多份抄袭卷和背诵卷,给阅卷老师敲了一记警钟。除了抄袭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静流》的语段外,“高明”的考生多抄袭前几年各省市的高考满分卷和公开发表的作文。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这次低分文抄袭套作的较多,《角色转换之间》有的除了开头和结尾,完全抄自上海满分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有的基本情节来自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女儿》;有的大致内容与网上发表的文章《母恩深似海》大同小异……上述文章最后得分全部在10分以下,这些都与考生心存侥幸有关。

  当然,与往年相比今年浙江考生的作文发生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使用老例子的现象少了。相反,出现了大量新鲜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材料,比如小沈阳、周立波、凤姐、山寨等。部分考生不流于表面,而是透过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有的考生阅读广泛,视野开阔,极富文采,让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但表达的意思过于含蓄,以至于晦涩。有的议论文论点模糊,尽管广征博引,雄辩滔滔,但容易被认为不切题;有的记叙文,尽管写得生动,但太含蓄了,导致主题不明,往往被判离题;有的审题不深,看不到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和隐性要求,流入肤浅;有的对自己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的生活琐屑津津乐道,思想僵化,夸夸其谈;有的夜郎自大,自以为是,陈词滥调,老调重弹,东扯西拉,不知所云。简直让阅卷老师啼笑皆非。

  2010年6月16日

  今天批到的作文很多都是思维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好像只要一拿起笔,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我不禁感慨为什么学了十几年语文,要把一个问题说得清楚还那么难呢?

  另外在选材上看,我们的学生能运用的写作材料少得可怜。记得有一年高考作文话题是“战胜挫折”,据说从考场作文的材料统计上看,那一年全国考生的三分之一都是孤儿。而从今年的作文上看,我们全省三十万考生的家长的三分之一应该都是潮人,妈妈从原来土里土气的保守妇女变成了穿性感衣服烫红色头发的靓妹,爸爸从原来深沉严厉的酷男变成了什么都要听儿子话的“乖儿子”,几万的爷爷、奶奶都学了上网冲浪学了英语ABC。这些就是我们的孩子对“文化反哺”最直接的理解。这些事情当然极有可能真实地发生过,但是我们的学生真的写不出别的有新意的材料了吗?我以前就和学生说过:写文章要构思,你前几分钟想到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别人能想到的,人云亦云,是写作大忌,你要多想一点时间想深入一点。比如下面选自一篇考场作文中的几段文字,这位同学就因为能巧妙地化用自己平时的阅读材料,使之成为全文的亮点,夺得高分。

  记得余秋雨曾在《白发苏州》一文中表示了他对苏州文化不断衰老的面貌的深深感慨:在半掩的充满古老韵味的木门后面,会是谁呢?是白发苍苍而能体味苏州文化精髓的老者,还是活力焕发却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呢?他半也期待,半也遗憾,半也担心,半也怅惘,却始终没有推开那扇半掩的撩乱他心弦的大门!

  我常想木门之内会不会是这样的状况呢:鹤发的老人端坐在檀木椅上,手提二胡,一边悠闲地拉捻着古城小调,一边听学成归来的孙子在板凳上畅谈科技的发达,思想的进步,也许老人并不能具体地了解什么,但脑子里却浮现了大都市里的繁华和发展;也许孙子在咿咿呀呀的苏州评弹里并不能清晰地听懂什么,但能在千里之外想起家乡那古老却仍有平静声息的文化,想起那代代相传的乡歌与方言。

  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老者与年轻人,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角色之间来回穿梭,其乐融融,享受文化传承的自豪感,享受文化反哺的使命感,享受文化的交融与再创造!

  这几段文字其实写的也不过是许多同学记叙的材料,但作者巧妙地借用余秋雨的文章来引入,通过自己的想象,以苏州等特有的诗意文化意象为烘托,勾勒出一副文化共融的和谐画面。使平常的生活材料有了文化气息,有了诗意的朦胧。这样的文字是具有文学味的,怎能不受到阅卷老师的喜爱呢?

  关注生活,留心时事,徜徉书卷,多思考、多表达。我一直在这么要求着我的学生。新鲜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诗意的生动语言,这些一定是好文章所具备的。

  2010年6月17日

  阅卷到今天,人已经高度疲惫了。今天下午批到一半,站起来松松筋骨,放眼望整个机房场,乍一看大家都很集中注意力,但仔细看去,一个个都面有倦容,还有几个老师居然趴在屏幕前睡着了。唉,老师也是普通人哪,一天七小时就固定在一个座位上,眼睛紧盯在电脑屏幕上,手还要敲键盘摸鼠标,四百篇看下来,那个滋味呀真是煎熬。我的颈椎和肩膀已经非常僵硬酸痛,到现在还是。但想到自己是为了学生,付出总也是值得。

  为了更强化在作文分数上的区分度,今天又发下一篇满分样卷作为标杆,大家都觉得比昨天的一篇好,观点虽然偏激了点,文字上也有瑕疵,但读来还是富有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这种思想气质在你读了开头就能感知到,当然这样的气场不是临时发挥出来的,看得出这是个平时就爱思考关注生活的同学。满分作文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文章,但一定要有打动人心的文字个性。

  作文大组说了:作为议论文,只要论点鲜明准确,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流畅,就是一篇好作文。如果用文学性作文的语言风格来要求议论文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样,文学性散文在写作上多喜欢使用隐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并且比较重视形象性,就不能用议论文的语言和表达手段来衡量它。其实在阅卷过程中,像这篇满分作文的写法,碰到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中规中矩地写些议论文或记叙文,这种毫无特色的文章得分基本都在基准分左右。

  改到现在,我还想提醒的是电脑阅卷的方式也带来了老师们阅读注意点的改变,由于屏幕的限制,老师们一眼看过去的只能是一两个段落,对整个结构布局的把握不像看卷子那么明显,所以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尤其显得重要,几十秒内老师一般都通过看你的每一段的第一句来了解你写了什么。疲惫状态下的阅卷老师一般都只会对那些字迹清楚漂亮的文章才会细细阅读。

  2010年6月18日

  今天阅卷看到一篇文章,是讽刺?是肤浅?也许两者都有。说实在的,从整篇文章看,这位同学不是一点语文素质都没有的人,他喜欢用点文言词汇,描绘人神态的特点也比较生动,但我很难想象一个十八九岁的高中生是这样子来理解文化反哺:脑筋急转弯题可以使老师表现得大为激动;老师把MP4当做小玩具扔掉,最终能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似乎忘记了学生在课堂上听音乐的表现。我不懂这位同学选择这样的两个例子来写“文化反哺”,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要么他是真的在这个比较肤浅的层次理解“文化反哺”,要么他是调侃和讽刺应试教育和教师的无知。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篇文章,都使我觉得悲哀。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的学生又能写什么呢。“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这是出题人给学生提供的写作范围,但事实上这么多天的阅卷过程中所看到的文章,绝大多数题材比较生活化:电脑打字、QQ偷菜、烫发染发、选购时装、学习英语等。其实这些材料,就连小学生、初中生都想得到的,很多记叙文写得和小学、初中作文没什么太大区别,基本上都是记叙上述家庭生活中的材料。

  当全省几十万的考生面对这样的考题,大部分表现出的都是思维的僵化思路的狭窄叙述的浅显,我们不得不去深究个中原因。也许是出题形式的局限性,也许是教学的无效性,也许是学生思想的表面化。这里每一点都值得思考。

  这次阅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认识事物的思维不能像刮东风或西风那么简单,有的同学写作文中表现出的极端和片面,真是令人害怕!“十年前,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十年后,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写文化反哺,就觉得只要是新事物,就是属于新生一代的,而且都是好的;只要是老事物,就是属于老一代的,而且都是不好的。这种看问题片面化、浅显化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文章自然既无广度,也无深度了。

  2010年6月19日

  今天是高考阅卷的最后一天,其实没改多少,因为所剩不多,而由于调卷的速度奇慢,因而我们也很放松,仿佛电脑也和我们一样在调整心情。

  九天就这样过去了。这九天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平平的文章,叙得普通,议得懒散,情是粗头乱服,感是无棱无角;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好文章,它们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快乐;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奇文”,它们告诉我们学生不是一架机器,更让我们在被快乐的同时忍不住百千思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