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把知识用起来:激发学习动机系列之一

 陈真人 2010-11-11

让孩子把知识用起来:激发学习动机系列之一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不少人会把孔子的这句话解读为,学习后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我看到这样的解释就感到纳闷,应该说学习之后再复习,往往是枯燥的重复,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何来高兴之说?后来读了更多的解释,才发现这个“习”字,解释成“实习”“演习”意义上的那个习更为准确,简单说就是“用”和“演”。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学到了一样东西,然后能不断地用和演,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这么一解释,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学会了开车,在路上实战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学会了下棋,跟别人对弈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学会了弹琴,在别人面前表演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

 

看来,孔子并没有糊弄我们,糊弄我们的是那些故意歪曲这句话意思的老师。

 

孔子那个时代没什么应试之说,所以孔子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快乐”,

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求知的快乐,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跟孔子学习。

 

对今天这个时代的儿童来说,激励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无疑也是快乐。

让孩子们多多体验那种学习后实战表演的快乐,是值得家长注意的。

 

有的孩子看过一本故事书后就喜欢给大人讲。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学而时习的快乐,

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别让孩子扫兴,要给孩子尽兴表演的机会。

 

由于我们班级里人数太多,很多孩子的一个苦恼就是没有机会发言。

小手举得高高的,可老师每次只能满足少数孩子的需要。

这点国外就做得比较好,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充分表演,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室里得不到满足,如果家里也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热情可能就会降低。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学而时习的机会。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要从这些点滴做起。

 

但是,也不要高估家庭的作用。家里的满足与学校里的满足差别还是很大的。

学校里都是一般大的同学,表演起来更有成就感。尤其是学校里是有异性的。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异性面前,人的表现欲是极为强烈的。

用异性的力量推动学习,可能比任何教导都管用得多。

所以一定多多留意班级里搞得各种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

 

如果家里足够大,可以时常邀请同学来做客。搞家庭为基础的学习小组。

让大家在小组里朗诵自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作业。

当然,如果小组里有孩子喜欢的异性,可能学习效果更佳。

 

有的孩子很调皮,实际上有很大原因是想引起异性注意。

许多在学生时代看起来很酷很坏的孩子,到了社会上特别老实安分,

这些孩子可能是正面的自我表现渠道被堵住了,只好走了歪门邪道。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把学到的东西实战、表演出来,

这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