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统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

 天上星星期二 2010-11-11

宣统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

(2009-02-04 06:4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银币资料

宣统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此后,各省群起设厂自铸。1899年已有十多个省区设厂鼓铸银元。

 光绪元宝洋元出现不久,清朝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的争论,币制未能统一。多数造币厂铸造七钱二分银元,少数造币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了部分 库平壹两” “光绪元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人认为,银两是祖宗成法,过去仿铸洋元,乃一时权宜之计,不可作为定制,并攻击元单位上损国体,下失民信,内便中饱,外长漏卮。竭力主张以两为单位。以度支部尚书载泽和新官僚盛宣怀为首的元单位派则竭力主张:不用两钱分厘名目,只须以枚计算,期与他国货币相通。为金本位之准备,不宜执行旧日成规。而银钱流转,以商家贸易、民间日用为大宗。国家税收特其一端,若概用一两币制,揆之国计民生程度未能尽合。且货币通弊,重则私熔,亦须预防。并从分量、成色、币制搭配和市面流通四个方面分析两单位不及元单位。他们一方面顶住上谕,一方面采用迂回战术,继续大造舆论,主张继续铸行龙洋,并于1907年拟订铸造新银币分量,成色章程五条,开始在天津厂试铸重七钱二分的银元。

  不久慈禧、光绪病故,政局变动, 单位趁乱出了头。盛宣怀为载泽出谋:币制尚待调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无交易之物,可暂时先照早已通用的银元(即龙洋),成色分量不变。

他们还拟订统一币制办法,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在办法中设计的纸币、金币、银币和镍铜币,完全采用西法。其中银元分五等,一元银币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接着发动上海总商会上书清廷,强烈反对铸一两重银币。在内外夹攻下,摄政王企图行新政收买人心,令度支部再议币制,载泽就全盘否定了两单位。

因此,在宣统年代,只有七钱二分的“宣统元宝”银元,而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