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学习自我管理

 之之之 2010-11-12
                         糖尿病患者学习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的“重灾区”。为此,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启动了大型糖尿病防治行动——“蓝光行动”,将对1亿人开展健康教育,对1万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将建立100个社区糖尿病管理单元,进一步提高中国糖尿病防治水平。此次行动由赛诺菲公司赞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指出,“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可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患者教育,提高疾病认知,从而控制疾病进展。”
 
 
  ●“五驾马车”缺一不可,教育最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控制和治疗。作为一种慢性终身病,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医疗水平的高低以及使用药物的多少,而更多依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和自我管理。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的进行,也是必不可少的。
 
  2009年最新公布的发展中国家糖尿病调研结果显示: 30%至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过任何糖尿病教育,所以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迫在眉睫。除了药物治疗和患者教育之外,自我监测、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控制要加强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许多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动脉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糖尿病的发病在不断增加,应视为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从心血管医学的角度,更恰当的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杨文英教授说,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实际上,只要患者提高健康意识,配合医生控制好病情,就能将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明显降低。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降低伴发心血管病事件的风险。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该了解一些药物的知识,选择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在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的药物(如亚莫利)降糖是最强的,并且与二甲双胍联合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优于罗格列酮。
 
  ●糖尿病患者需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需要预防的感染很多,而“肺炎”就是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高度“警惕”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肺循环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循环不良,糖控制不好,机体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发炎。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了肺炎,如果不能及时合理治疗,血糖更加难以控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