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完美,但这些才能和完美使他骄傲奢慢而且吝啬,那么他的其它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 【说明】除了“好勇疾贫”、“人而不仁”的人外,当然还有好人,还有一些君子。然而,即使有了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完美,是不是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君子了呢?孔子在这里认为,也不尽然。因为才能是才能,有才能并不代表有品德;相反,许多才能越高的人,越不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人、某一种人或某一个人的,它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意义,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才能越高的人越不愿意受到它的束缚。在《学而》第十五节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本节也是这个意思,有周公之才且完美,但如果不骄不奢亦不吝,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君子。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标准,但孔子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这个标准。虽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往这方面去做,做到尽善尽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