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春点(行话) - 张立波 MySpace聚友博客

 郝医好药(郝铭成) 2010-11-12

春点,又作春典,清末民初江湖中人称诸行秘语或称隐语。江湖各行各道,纷纷不一。切口,即隐语也,名曰春点。又作" 春典" 。 “春典”一词的来历,这个起源说法也各异。一说是最早的江湖行话分南北两派,南方江湖行话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两派之间没法沟通。后来融合南北的行话,将“南春”和“北典”统称为“春典”。还有一说,这个词本是“唇典”,就是嘴上的典故,谐音叫成了“春典”。
简单地说,春典就是行话,而这个行话早期是为了避人耳目而发明的,是内部专用的,所以又可以说是黑话。
过去很多行业都有春典,使用的原因各有些差异。有的是为了保密,干的是见不得人的买卖,不能满世界嚷嚷去,就得用春典,譬如盗墓叫“倒斗”,小偷叫“佛爷”。还有的行业其实不背人,但是多少有些内幕,所谓不足为外人道的,其实就是偶尔要串和起来多蒙点钱,不算缺德,就是混饭,最典型的,就是戏曲曲艺行了。
相声又称“春口”,逗乐的叫“春”,什么耍把势卖武唱小调的门类,叫“象”,就是“样儿”的意思,有多少门就叫多少“样儿”,江湖人常说“万象归春”,意思是,这些门类都是逗乐子的行当。相声艺人什么行当都学,都拿来逗,所以叫“春口”。
相声里的“春典”大部分是曲艺行通用的。以前是撂地演出,也就是当街买艺,也没个后台,你说句什么观众都能听见,可是总有两句背人的话想说,怎么办呢,就说春典。说了一段,该收钱了,要嘱咐小徒弟一声,你喊“收钱”?观众许就溜了,就得说“托杵”,等笸箩过来了,观众面儿上过不去,就得给个三分五分的。再譬如要下雨了,有道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小徒弟那一嚷“哎哟,要下雨!”,给观众提醒了,得,人都走光了。就得说“要摆金了!”要是撂地,就赶快把活往短了使,立刻收钱,要是上面有棚子的场地,就得问伙计一句:“觉摆?嗨摆?”就是问小雨大雨,要是先来小雨,就把活拉长了使,等下大了,谁也走不了啦,慢慢收钱。这也是生存的智慧。
《江湖丛谈》。内有“风”、“马”、“燕”、“雀”四大门;
“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
门。内有包括的是:卖“梳蓖”的,卖“刀剪”的,卖“香面”的,卖“膏
药”的,卖“刀伤药”的,卖“眼药”的,卖“虫子药”的,卖“牙疼药”
的,卖“戏法”的,挑“汗册子”的,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
跑“马戏”“修脚”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门”卦的,算“鸟儿”卦
的,“相面”的,“哑相”的,“灯下术”的,说“相声”的,唱“大鼓书”
的,唱“竹板书”的,说“评书”的,卖“胰子”的,卖“避瘟散”的,拉
“洋片”的,等等,行当不下百数十种。此外,尚有两门:一为“骗术门”,
一为“穷家门”。
江湖艺人称江湖艺人为“老合”, “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由 这两句话来作证,江湖的老合们,把他们各行生意的艺术,看得有泰山之重。 江湖人常说,艺业不可轻传,交给人学的容易,他一文不值半文,丢的更易。 江湖艺术,是不能轻传于人的,更不能滥授别的江湖人,宁惜一锭金,都舍 不得一句‘春’。据他们江湖人说,这春点只许江湖人知道,若叫外行人知 道了,能把他们的各行买卖毁喽,治不了“杵儿”(江湖艺人管挣不了钱, 调侃儿说,治不了“杵儿”啦)。果子行、菜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 行,以及拉房的,骡马市里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说叫“调侃
儿”。到了江湖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春点”。
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 先生,正当摇铃儿,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 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教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 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黏啃’。”卖药的先生不用 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是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疼之病。原来,这“果食 点”,按着“春点”中的侃语,便是妇人的;“攒儿吊的黏啃”,便是心口 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的很对。病人 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念着春点,给那卖药的先生啊?花多少钱亦得买他的药 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
不费事儿,挣的下钱来。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
江湖之春点 管男子,调侃叫“孙氏”,媳妇叫“果氏”,老太太叫“苍果”,大姑 娘叫“将抖”,小姑娘叫“抖花子”,小男孩叫“怎科子”,管父亲叫“老 戗儿”,管母亲叫“磨头”,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俄儿的俄”,管祖母叫“戗的磨头”,管妓女叫“库果”,管良 家妇女叫“子孙窑儿”,管男仆叫“展点”,管女仆叫“展果”,管当兵的 叫“海冷”,管侦缉探访叫“鹰爪”,管小绺叫“老荣”,管和尚叫“治把”, 管者道叫“化把”,管尼姑叫“念把”,管作官的叫“冷子点”,管大官儿 叫“海翅子”,管外国人叫“色(念骰)糖点”,管乡下人叫“科郎码”,管傻人叫“念攒子”,管疯人叫“丢子点”,管嘎人叫“朗不正”,管好人 叫“忠样点”,管好色的人叫“臭子点”,管有钱的财主叫“火点”,管穷 人叫“水码子”,管好赌钱的人叫“銮把点”,管天叫“顶”,管地叫“躺”, 管东叫“侧”,西叫“切”,南叫“阳”,北叫“蜜”,刮风叫“摆丢子”, 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管房叫“塌笼”,管店叫“窑儿”,管 阴天叫“插棚儿”,管打雷叫“鞭轰儿”,管吃饭叫“安根”,管饿叫“念 啃”,管拉屎叫“抛山”,管走吧叫“窍”,管打架叫“鞭托”,管骇怕叫 “攒稀”,管肉叫“错齿子”,管马叫“风子”,管牛叫“岔子”,管驴叫 “金扶柳”,管买酒的叫“时山”,管喝酒的叫“敏山”,管喝醉了叫“串 山”,管烧酒叫“火山”,管黄酒叫“幌幌山”,管茶馆叫“牙淋窑”,管 娼窑叫“库果窑儿”,管水叫“龙宫”,管兔儿叫“月宫嘴子”,管老虎叫 “海嘴子”,管龙叫“海条子”,管蛇叫“土条子”,管桥叫“悬亮子”, 管梦叫“团黄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呢”,管笔叫“戳子”, 管刀叫“青子”,管枪叫“啧子”,管放枪叫“啧子升点儿”,管药叫“汉 葫”,管跑喽叫“扯话啦”,管人死了叫“土了点啦”,管妇人怀孕叫“怀 儿怎啦”,管寡妇叫“空心果”,管麻子脸叫“梅花盘”,管俊品人物叫“盘 儿曝”,管人长的丑陋叫“盘儿念曝”,管野妓叫“嘴子”,管车叫“轮子”, 管衣裳叫“挂洒”,管穿的阔绰叫“挂洒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挂洒水”, 管卖当票子叫“挑拱页子”,管当铺叫“拱页酿子”,管表叫“转枝子”, 管帽子叫“顶笼”,管大褂儿叫“通天洒”,管裤子叫“登空子”,管鞋叫
“踢土儿”,管袜子叫“熏筒儿”,管瞎子叫“念招点”,管社会里的人, 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子”。
隐 语
数目:流(一),月(二),汪(三),则(四),中(五),神(六),星(七)张(八),崖(九),足(十),尺(百),丈(千),方(万),皮锦(元),星(毫),黄(金)人物:天(父),地(母),比(兄弟或姐妹),七(夫),八(妻),追(儿子),七路(男人),星枝(女人),老念(和尚、道士),琴头(房东),生孙(商贾),拖尾(官吏),蜂仔(暗探),一哥(顾客)。
行事:班目(看相),叩经(占卦),问内(算命),扎飞(拜神),火(有钱),水(穷困),古(倒霉),古烁(患病),帝(愚蠢),寿(捞到霉),拜万寿(不发市)。 柳子----匪帮,崽子----小匪,瓢把子----匪首,挂注----入伙,掏窑----抄家人标----人质,通事----翻译,反水----叛变,开抬----集合,书馆----妓院,粉头----妓女,唱手----歌妓,眼线----侦察员,喂食----鱼饵,拉杆子----拉帮,吃横把----靠枪抢劫,采盘子----摸地形,肥猪拱门----财主上门乾宫----天,摆干----下雨,生死----人,水生----穷人,火生----富人,元良----先生,日宫----父,月宫----母,宫生----丈夫,苍才----老妇,谷念----无,青子----刀,归帐----被,底子----船,轮子----车,琴头----客店,阴地----庙宇,阳地----民房,窑包--房钱,闵汉--吃饭,念三--和尚,念四---道士,闭青--饮茶,开边--打他,念课--病,搬汉--买饭,瓜子--拳,春汉--点心,空子--无知人,柳子--蛇,海柳子--龙,青壳子--茶壶,才大兴--好人,多化子--少女,表头--鞋,板头子--布,千筒子--袜,念息子--米,皮条子--狗,袖头子--猫,满天子--雾,千包子--风,笔管生--读书人,流已生--讨饭人,朝阳生--生意人,拔阳地--租房子,方子头--妻
上--兄,下--弟,欠--子,汉--饭,青--茶,海--大,尖--小,边--打,搬--看,描--写,统--借,匹--分
出穴--出外做生意,小穴--生意差,火穴--生意好,左派--很好捻右--很坏,兰头--钱,叩瓢--拜师,顶盘--进红包
印子--龙(2),巴山子--虎,财梁子--牙,柳子--蛇
倭罗子--鬼,黄梁子--梦,过梁--桥,锥子--塔
注:此为“八大讳”,在早晨若是同行犯了某一字音的忌讳(包括春点与实意的字音),
那一天其他同行的吃住都由他(她)承担。
门子--机关秘密,失托--没成功,抛托--暴露了秘密,转不转--懂不懂
得不得--会不会,辛苦辛苦--行里人吗,马前--快,马后--慢
老河--内行人,空子--外行人,扁吐--死了

男子--“孙食”。
媳妇--“果食”。
父亲--“老戗”。
母亲--“磨头”。
祖父--“戗儿的戗”。
祖母--“戗的磨头”。
哥哥--“上排琴”。
弟弟--江湖术语叫“下排琴”。
兄弟--江湖术语叫“排琴”。
老太太--江湖术语叫“苍果”。
大姑娘--江湖术语叫“尖斗”。
小男孩--江湖术语叫“怎科子”。
外国人--江湖术语叫“色唐点”。
乡下人--江湖术语叫“科郎码”。
大官儿--江湖术语叫“海翅子”。
当兵的--江湖术语叫“海冷”。
做官的--江湖术语叫“冷子点”。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吃搁念的”。
外行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内行入--江湖术语叫“相家”。
有钱人--江湖术语叫“火点”。
穷人--江湖术语叫“水码子”。
妓女--江湖术语叫“库果”。
野妓--江湖术语叫“嘴子”。
妓院--江湖术语叫“库果窑儿”。
良家女子--江湖术语叫“子孙窑儿”。
男仆--江湖术语叫“展点”。
女仆--江湖术语叫“展果”。
和尚--江湖术语叫“治把”。
道人--江湖术语叫“化把”。
尼姑--江湖术语叫“念把’。
真和尚--江湖术语叫“尖局治把”。
假和尚--江湖术语叫“里腥治把”。
真道人--江湖术语叫“尖局化把”。
假道人--江湖术语叫“里腥化把”。
真尼姑--江湖术语叫“尖局念把”。
假尼姑--江湖术语叫“里腥念把”。
好人--江湖术语叫“忠祥点”。
乞丐--江湖水语叫“靠扇的”。
门卫--江湖术语叫“坎子”。
荡妇--江湖术语叫“玩嫖客串子的”。
赌徒--江湖术语叫“銮把点”。
寡妇--江湖术语叫“空心果”。
商人--江湖术语叫“贸易点”。
侦探--江湖术语叫“鹰爪”。
小偷--江湖术语叫“老荣”。
汽车夫--江湖术语叫“开色唐轮子的”。
受冤之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首创之人--江湖术语叫“开荒人”。
扎手之人--江湖术语叫“不是个正点”。
侦缉人员--江湖术语叫“把点”。
受尊重的人--江湖术语叫“是份腿儿”。
没心眼的人--江湖术语叫“念攒子”。
有能力的人--江湖术语叫“大将”。
疯子--江湖水语叫“丢了点”。
傻子--江湖术语叫“念攒子”。
瞎子--江湖术语叫“念招点”。
麻子--江湖术语叫“麻花盘”。
好色者--江湖术语叫“臭子点”。
明白江湖事理--江湖术语叫“攒儿亮”。
不懂江湖事理--江湖术语叫“空子’。
对事理一知半解--江湖术语叫“半开眼”。
跑的地方多--江湖术语叫“腿长”。
识时务--江湖术语叫“簧点清”。
长相俊--江湖术语叫“盘儿摄”。
长相丑--江湖术语叫“盘儿念摄”。
长得美--江湖术语叫“真是撮啃”。
长得丑--江湖术语叫“真是念啃”。
穿得阔--江湖术语叫“挂洒火”。
穿得破--江湖术语叫“挂洒水”。
年岁高--江湖术语叫“太岁海了”。
岁数小--江沏术语叫“太岁减着”。
牙--江湖水语叫“柴”。
嘴--江湖术语叫“瓢儿”。
脚--江湖术语叫“曲勒”。
眼睛--江湖术语叫“招路”。
肛门--江湖术语叫“山招“。
头发--江湖术语叫“苗西”。
胡须--江湖水语叫“栅栏”。
脸--江湖术语叫“盘儿”。
帽子--江湖术语叫“顶笼”。
大褂--江湖术语叫“通天洒”。
裤子--江湖术语叫“登空子”。
鞋子--江湖术语叫“踢土儿”。
袜子--扛湖水活叫“熏筒儿”。
衣裳--江湖术语叫“挂洒”。
酒--江湖术语叫“山”。
茶--江湖术语叫“牙淋”。
水--江湖术语叫“龙宫”。
肉--江湖术语叫“错齿子”。
房--江湖术语叫“塌笼”。
店--江湖水语叫“窑”。
话--江湖术语叫“钢口”。
桥--江湖术语叫“悬梁子”。
笔--江湖术语叫“戳子”。
刀--江湖术语叫“青子”。
塔--江湖术语叫“土堆子”。
药--江湖术语叫“汉壶”。
马--江湖术语叫“风子”。
牛--江湖术语叫“岔子”。
驴--江湖术语叫“金扶柳”。
虎--江湖术语叫“海嘴子”。
蛇--江湖术语叫“土条子”。
兔--江湖术语叫“月宫嘴子”。
龙--江湖术语叫“海条子”。
乌龟--江湖术语叫“悬点”。
火枪--江湖术语叫“喷子”。
长矛--江湖术语叫“花条子”。
大道--江湖术语叫“梁子”。
凳子--江湖术语叫“乍角子”。
广告--江湖术语叫“幌幌”。
钟表--江湖术语叫“转机子”。
门生帖--江湖术语叫“把字儿”。
外国话--江湖术语叫“色唐钢儿”。
刻板书--江湖术语叫“墨刻儿”。
茶馆--江湖术语叫“牙淋窑”。
饭馆--江湖术语叫“啃吃窑”。
动作行为类黑话|
走--江湖术语叫“扯”。
笑--江湖术语叫“咧瓢儿”。
哭--江湖术语叫“抛苏”。
打--江湖术语叫。鞭”。
骂--江湖术语叫“钻钢”。
杀--江湖术语叫‘青”。
买--江湖术语叫“肘”。
卖--江湖术语叫“挑”。
唱--江湖术语叫“柳”。
偷--江湖术语叫“荣”。
骑马--江湖术语叫“跨着风子”
驹驴--江湖术语叫“逼金扶柳”
套车--江湖术语叫‘扯轮子”。
叫嚷--江湖术语叫“升点”。
打听--江湖术语叫“耳目”。
答话--江湖术语叫“答钢”。
叩头--江湖术语叫“叩瓢儿”。
拔牙--江湖术语叫“搬柴”。
挨揍--江湖术语叫“折鞭”。
狠揍--江湖术语叫“秋鞭”。
训练--江湖术语叫“夹磨”。
敲诈--江湖术语叫“挖”。
写字--江湖术语叫“戳朵儿”。
理发--江湖术语叫“扫苗”。
借债--江湖术语叫“展杵头儿”。
赌钱--江湖术语叫“控銮”。
起誓--江湖术语叫“劈雷子”。
放枪--江湖术语叫“喷子升点儿”。
买酒--江湖术语叫“肘山”。
喝酒--江湖术语叫“抿山”。
喝醉--江湖术语叫“串山”。
烧酒--江湖术语叫“火山”。
喝茶--江湖术语叫“哨个牙淋’.
吃饭--江湖术语叫“安根”。
挨饿--江湖术语叫“念啃”。
拉屎--江湖术语叫“抛山”。
死了--江湖术语叫“土了点啦”。
生病--江湖术语叫“戳啃”。
病愈--江湖术语叫“抹作”。
不愈--江湖术语叫“抹不作”。
害怕--江湖术语叫“攒稀”。
醒悟--江湖术语叫“醒攒儿”。
疼痛--江湖术语叫“吊梭”。
恼恨--江湖术语叫“吾攻”。
上当--江湖术语叫“受了腥了”。
见面--江湖术语叫“碰盘”。
逃跑--江湖术语叫“扯活”。
翻脸-一江湖术语叫“鼓了盘儿”。
丢脸--江湖术语叫“抹盘”。
放火--江湖术语叫“窜轰子”。
坐车--江湖术语叫“迫轮子”。
抽旱烟--江湖术语叫“抿草山沟”。
吸鸦片--江湖术语叫“控海”。
敲诈人--江汹术语叫“挖个点儿”。
赶庙会--江湖术语叫“顶神凑子”。
讨人嫌--江湖术语叫“郎不正”。
打官司--江湖水语叫“朝翅子”。
无钱花--江湖术语叫“念了杵”。
见人要钱--江湖术语叫“逼柳琴”。
沿门乞讨--江湖术语叫“化锅”。
官府取缔--江湖术语叫“卯喽”。
军警轰人--江湖术语叫“淤楼”。
不受敲诈--江湖水语叫“挖不下来”。
做亏心事--江湖术语叫“伤攒子”。
叫人害伯--汀湖术语叫“顶了瓜”。
叫人佩服--江湖术语叫“响儿”。
见事则迷--江湖术语叫“簧点不清”。
假装着急--江湖术语叫“发托卖相”
通用生意类江湖黑话
枸迷杵--银子。
杵门子--挣钱的法儿。
摽杵子--分别人的钱花。
头道杵--主顾第一次结钱。
二道杵--主顾第二次给钱。
绝后杵--主团最后一次给钱。
迎门杵--门票卖的钱。
退杵--没完没了地耍钱。
抛杵--观众往场内扔钱。
倒杵--主顾往回要钱。
均杵--生意人分钱。
杵头海--银钱多。
托杵--向主顾要饯。
疙疽杵儿--主顾多给钱。
色唐杵儿--挣洋人的钱。
抛空杵儿--花冤枉钱。
捂杵--收钱的人偷钱。
刨杵--当场拆同行的台。
色唐枸迷杵--洋钱。
挖绝后杵--被骗者分文不剩。
杵门子硬--挣钱的方法好,比别人挣得多。
杵门子软--不会挣钱,挣的钱少。
倒栏头子--被骗者往回要钱。
零毛碎琴--挣不了大票子,只是分分角角.
火穴大转--挣了大钱。
海开减买--先说大价后落价。
买卖成快--生意能多挣钱。
笨头儿海--本钱太多。
砸砸浆--压压价。
火做--阔生意。
水做--穷生意。
不土--买卖有人照顾。
点儿--愿出钱的顾客。
把点--看出人的穷富身份。
叫点--硬拉拢顾客。
火点--有钱的顾客。
水点--穷顾客。
回头点--光顾过两次以上的顾客。
数字类黑话

一--江湖黑话叫“柳”。
二--江湖黑话叫“月”。
三--江湖黑话叫“汪”。
四-一江湖黑话叫“侧”。
五--江湖黑话叫“中”。
六--江湖黑话叫“申”。
七--江湖黑话叫“信”。
八--江湖黑话叫“掌”。
九--江湖黑话叫“爱”。
十--江湖黑话叫“句”。

方向天时类黑话

天--江湖术语叫“顶”。
地-一江湖术语叫“躺”。
东--江湖术语叫“倒”。
南--江湖术语叫“阳”。
西--江湖术语叫“切”。
北--江湖术语叫“密”。
东方--江湖术语叫“倒埝”。
西方--江湖术语叫“切埝”。
南方--江湖术语叫“阳埝”。
北方--江湖术语叫‘密埝”。
刮风--江湖术语叫“摆丢了”。
下雨--江湖术语叫“摆金”。
下雪--江湖术语叫“摆银”。
阴天--江湖术语叫“插棚儿”。
打雷--江湖术语叫“鞭轰儿”。
黑夜--江湖术语叫“浑天”。
白天--江湖术语叫“青天”。

江湖行业类黑话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老河”或“老海”。
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
唱大鼓的--江湖术语叫“柳海轰的”。
说相声的--江湖术语叫“团春的”。
卖戏法的--江湖术语叫“挑厨供的”。
变戏法的--江湖术语叫“彩立子”。
戏法带武功--江湖术语叫“签子”。
变洋戏法的--江湖术语叫“色唐立子”。
拉洋片的--江湖术语叫“光子”。
护院的--江湖术语叫“支挂子”。
保镖的--江湖术语叫“拉挂子”。
教徒的--江湖术语叫“戳挂子”。
卖武的--江湖术语叫“点挂子”。
卖武带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将汉”。
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儿的”。
卖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招汉的”。
卖咳嗽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顿子汉的”。
卖膏药的--江湖术语叫“观炉啃的”。
卖药糖的--江湖术语叫“挑罕子的”。
卖仁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粒粒的”。
卖闻药的--江湖术语叫“挑薰子汉的”。
卖药书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册子的”。
卖刀伤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汉的”。
卖牙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柴吊汉的”。
做广告的--江湖术语叫“撒幅子的”。
卖特产药的--江湖术语叫“挑上海宝的”。
卖化食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火粒的”。
唱戏为名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柳驼的”。
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相面的--江湖术语叫“戗盘的”。
算奇门的--江湖术语叫“八岔子”。
点痣的--江湖术语叫“戳黑的”。
行骗集团--江湖术语叫“雁尾子”。
理发的--江湖术语叫“扫苗的”。
卖假金的--江湖术语叫“挑黄啃的”。
卖肥皂的--江湖术语叫“挑水滚子的”。
卖刀子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的”。
卖胶的--江湖术语叫“挑粘汉的”。
修脚的--江湖术语叫“撇年子的”。
抽签赌博的--江湖术语叫“晃条的”。
使假耍赌的--江湖术语叫“老月”。
贩卖人口的--江湖术语叫“老渣”。
姓名类黑话
姓名--通称为“万儿”。
刘--江湖术语叫“顺水万”。
王-一江湖术语叫“虎头万”。
石--江湖术语叫“山根万”。
白--江湖术语叫“雪花万”。
冯--江湖术语叫“补丁万”。
李--江湖术语叫“一脚门万”。
杨--江湖术语叫“眯眯万”,也叫“犀角灵万”。
江相派里,有三大规矩:第一、绝对不能泄漏行中的秘密,失手时不得出卖同伙;第二、只许骗钱,不得骗色,所骗的也要是不义之财;第三、不许做瓜(死)一哥(顾客)。如果谁做瓜一哥,就由本埠大学士或他的师父,通告全行声明把他驱逐出派或师门,并追问骗得的财物,通过各种方法,把它归还死者家属,使死者家属不去告官揭发。凡违犯上述三大规矩的,都驱逐出派,本派人物就不再和他合作。
t“翰林”要升级,不很容易,第一、要当“相”十年以上;第二、要他做过几处“乡档”,经同们师兄弟承认;第三、要他心述正,没有违犯过规矩,并够义气,能周济同派中人。
一般来说,凡是出来当“相”的,都可以收徒弟,但要收授“真传”弟子,要“探花”以上才有这个资格。收“真传”弟子时,先要和本门师兄弟商量,经他们同意才可,收了之后,也要带这个徒弟去拜见“大学士”和各师叔伯。
至于怎样区分是否本派中人?是同派抑或同师门呢?这也很易辨,因为师父在传授时已把这些“口诀”都传授了,而且派内严格规定,绝对不能冒认“身份”。 致那“口诀”是这样的:问:谁点你出来当相(上声)的? 如果对方答是××××,那么,你就晓得他不是同派中人。如果对方答:“我的师爸”。那你就再 问:“你的师爸贵姓”?如果对方答:“姓方”并反问你道“请问你师爸是谁”?你就知道他是同派中人了。你这时候便答:“我的师爸也是姓方”。并反问他道:“你是什么出身?”如果对方答是举人或进士。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同派而不是同门,你就可以向他表明自己的身份,彼此可以谈谈“生路”(生意)等等,或者请他和自己合作,“点”(介绍,诱引)枝(一)来。
如果对方答道“在下是第×传探花”。那你就晓得他是“同门”;这时,你应该考虑他的辈数,如果他的辈数比自己老,就称呼他做师叔,同辈称师兄,辈数低称师侄。你就这样问他:“师×既然翰林院出身,请问有何凭证”?对方这时便答:“有诗为证”。并会反问:“师×既然知道有个翰林院,一定也知道翰林院的规矩吧”。你便答“知道”。并立及斟茶,用三个手指头拈着茶杯,递过去说:“师×请,在下是第×传××”。对方也用三个手指拈着杯底,接过去,并把它放在茶几或桌子上,如果他辈数老,就放在几子或桌子的左角,平辈或卑辈则放在右角。他放好杯子之后,便问:“师×有何指教”?你便问:“既然有诗为证,师×可以赐教一二吧”?他这时便要把自己的世系歌念出来,这首歌前四句是这样:“祖师遗下三件宝,众房弟子得真传,乾坤交泰离济坎,江湖四海显名声。以后便是叙述自己世系的歌词,彼此不尽相同了,但最后四句,既叙自己的辈数、身份的歌诀,却有一定的格式,它是这样:“……第十×传传到我,禀承师命闯江湖,出身原是翰林院,如今分属××郎”。 对方念了歌诀之后,你也说句:“领教了,我也有诗为证”。跟着自己也把世系歌念了出来。不过,用这样方式来认识“同门”是不多的,因为在广州语系地区里,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大师爸”和“师爸”,他们之间是互通声气的,只要有“大师爸”一封介绍信,对方就会知道你是不是同门 。
江相派虽然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但由于下述种种互相依存关系,他们却非依靠这个组织和在一定组织上遵守共同的纪律不可。第一、他们要做“乡档地”(开码头)做“生菩萨”(骗富翁),“做阿宝”(行骗术),就不是个人独立所能为,非有很多“媒”(助手)不可,有时还要依靠“大师爸”们的指点和办理善后工作。第二、他们派内有句成语说:“医要守,相要走”、不仅“做阿宝”的常常“撇档”(放弃码头),逃到外地,就是一般的相命先生,走江湖的,做神棍的……等等,也是经常要搬“档地”,在各大、中、小城市流动,如果没有当地大、小师爸的帮助,就不仅会受“地头蛇”的欺侮,甚至连食宿、歇脚的地方也没有。第三、如果谁不遵守师门的戒律,弄出事来,例如做死“一哥”(顾客)那就会暴露秘密,就会“赶绝同行”,弄得大家都无法再骗人了。第四、谁被逐出师门和派内,他就不准再当“相”,即再靠这一行来觅饭吃。从前对这种人惩罚是很严厉的,据我父亲说,在晚清时代,那些被逐出师门和派内的人,如果再出“行江”“当相”轻的就给你个“岔档”(捣毁档口)的处分,重则当他是个“蜂仔”(叛徒或暗探),实行杀害。
派内还有句成语:“江湖财,江湖散,不散有炎难”,所以同派中人是相当讲义气的。大师爸们的家,固然是经常“食客”满座,就是一般的江相,同派中人去求他帮助,也决不会拒绝的。所以只要入了“行”,就不愁饿死,这也是这个“派”能够长期存在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