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启蒙 诚正为本

 武林至尊 2010-11-15

人文启蒙 诚正为本 

--何其亨<易经>蒙卦解读稿

 

一、绪论

  

中国历代统治者,非常注重对人民的教化,绝不只用严刑酷法来进行统治,可谓政刑不偏、宽严皆备。

  

《论语》有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用政令来管束民众,用刑罚来统御民众,民众得免于刑罚就心存侥幸而毫无羞耻。用道德来劝导民众,用礼节来教化民众,民众就会有荣辱之心并且能够反省自律。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礼乐教化之用,对于中国历代高明的统治者来讲始终是一种从未敢忽视的手段。

  

但是,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也是历来就有的。教民的同时,也在愚民,无论教民或愚民,无非手段而已,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长治久安,永保江山。那么,怎么愚民呢?《论语》中有一句话历来颇有争议。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圣人孔子说的。后人多以此指责孔子有愚民思想,也有不少学者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而采取重新断句的办法为之辩解。虽然我对重新断句的解释不以为然,但我也以为愚民这顶帽子不能随便扣给孔子。孔子不过是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

  

我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民众,你可以教他们怎么去做,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言外之意,就是说在施政过程中,大多数平民百姓是只能听命的,而不会知情的。即使是知情的,他们也是无法理解的。你不能要求每个老百姓都理解并接受了政令以后才去推行。因此,制订的法律条规,官府只能以命令的形式颁布实行,而不是采取挨家挨户动员劝说的办法。国家政权是一种暴力,统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中国历代统治者,习惯于把管理民众比作一种放牧行为,一个地方的主要官员,就叫所谓州牧。民众就像牛羊一样,有司官吏就是看管和放牧牛羊的人。一向把民众视为牛羊,或者视民如子,官吏居高临下,尊如君父,草民匍匐在下,也只有驯服听命的分了。历代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正是如此。

  

而在《周易》的蒙卦里,传易者寄托的政治理念却是以注重启发蒙昧、教化民众为本义的。

  

蒙之名称,取于童蒙之义。屯乃混沌之初,天造草昧,相对于人事,则当启蒙之时。屯蒙之际,人之心智未开,如儿童之蒙昧不明。

  

  

二、释卦

  

蒙,是周文王演绎《周易》第二卦义。下面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1.卦名

  

蒙,音同萌。暗昧不明。象征幼稚不明,如事物生长初期,幼稚未成。因此,蒙卦的本义含有蒙昧不明的意思。

  

万物初生,屈曲萌芽,吸取滋养全无选择,因地域和气候不同,适应而生,由此生成不同形态,物种繁多,但初生之际,稚嫩蒙昧,莫可名状。所以,这一卦的基本象征就是蒙昧、幼稚,还有启蒙之义。

  

从卦象看,坎卦在下,艮卦在上。坎,水也。象征泉水叮咚。艮,山也。象征高崖深谷。仿佛群山莽莽,山下出泉,滋润四方,物无不受,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按卦变理论,这一卦自兼山艮而来,也就是由重卦艮变来的。重卦艮的内卦艮,九三爻和六二爻,一刚一柔交接换位,一变而为坎卦。内卦由艮卦变成了坎卦,由此和原来的外卦艮,一起合成了坎在下,艮在上的重卦,于是被称为蒙卦。

  

艮山化为坎水,仿佛地壳运动,山凹地裂,地下水从山脚石缝中流出,如叮咚泉水,涓涓细流。

  

蒙卦,就是象征天地造化之初,万物滋生于水,如微生细菌萌于潮湿地表,因此体现了物稚蒙昧的征候。

  

2.卦占辞

  

原文: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首先是。这是顺畅亨通的征兆。当万物刚柔初接,生机勃起之时,自然亨通。

  

其次又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求于童蒙,而是童蒙来求我。这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童蒙为主动,我为被动,相对启蒙之事而言。蒙昧无知,如童蒙求师,应主动求教,只有来学之义,没有往教之理。

  

再次,又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一卦的原义,含有占筮之道。蒙昧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先天感应能力一定超乎今天的现代人,他们对于自然的认识,感性认识往往多于理性认识。在先民的意识里,一定存在神明的影子。神明通过巫师(感应能力超强之人),借助龟壳筮草给予蒙昧的先民以种种征兆启示。神而明之,如日在天。王乃天子,兆民如孙。占卜之事,正是一种人与自然这种不对等关系的体现。

  

因此,蒙卦占辞,特别提出初筮告,意思是先民就象蒙昧无知的儿童一样,借助筮草祈求神明给予人事吉凶预告的活动,第一次占筮的结果就是神明所告的唯一结果,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占筮。假如一个人进行占筮活动,第一次起占不吉,便反复几次,直到占到吉利之辞为止,在掌管着占筮工具的巫史们看来,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敬的,属于亵渎神明的举动。蒙卦的这几句占辞,记录了巫史们的特别告诫。你要相信占筮,占问一次就够了,不用问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否则,筮草所告也不会灵验。这里强调占筮活动时所必备的一种虔诚恭敬态度。

  

最后,又说利贞,就是利于持守的意思。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此:所占蒙卦,告以四义。一则来问之事,顺畅亨通。二则遇见此卦,静待来者,不宜自往。三则求筮须诚,一占即得。占以首告为准,再三渎神,渎则不灵。四则谨听受教,宜自持守。

  

3.彖辞

  

原文: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这里是说,山下有险阻,见险阻而止步,就是蒙时之教。不是说山下有水,直接说有险,与后面的大象辞山下出泉不同。坎,这里视为险阻的象征。看见险阻却能停止不前,这是很明智的表现。假如一个人看见危险在前,依然鲁莽而往,那就是一种非常愚蠢的举动了。突出强调一个,不靠近危险的境地,就是智慧启蒙的开始。

  

蒙卦之时,征兆获得顺畅亨通,由于能以舒畅通达的态度去行动,就会获得蒙时的要义。不是我去求童蒙,而是童蒙来求于我。就像一个蒙昧无知的儿童,不懂事理,不明所以,应该主动来先生请教一样。先民来占问筮,求于神明,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卦中六五爻来求九二爻,显示心志相应的状态。来占问筮,以第一筮所告为准,这是因为九二爻以刚居中得位,柔求刚应,真实不虚。占问两三次,就是亵渎神明,亵渎了就不灵了。亵渎,就是蒙昧的表现。当此之时,必须启蒙。教化人民,当以诚敬端正为本。如能教民以诚正无邪,这是圣人才有的功业呵。

  

万民从之,王者乃兴。王者之业,首先从教化和引导人民开始。圣人致主于王道,倡导仁政,教化人民,自正守法,能见险而止,则启蒙功成。养,涵养培育的意思。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朝夕可至。启蒙以正,教民以正,守一以止,所以叫正蒙。

  

蒙昧之时,上下未分,礼仪未明。圣人功业,乃为王者而作。蒙卦之义与屯卦之义相呼应,《周易》有王者之道,从这两卦就开始显现了。

  

蒙昧,就一个时代而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始阶段。人文社会的发展,必须经过启蒙时代,这是无法跨越的阶段。反映到人文历史,一个国家发展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也要经历一个人文思想启蒙过程。当今中国社会正属这样的情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王天下,任重而道远。

  

古人所谓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大学》里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以至能自正其心,便是修身之始。

  

修身为本,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蒙昧的反义就是明智。智,与知同。想要,先要。这个正,乃是端正的正,中正的正,正直的正。凡事心态要正,不能有情绪和成见在先。如果有了成见,那么,对事情的认识和判断就容易产生误解,形成偏见。也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的人们,必须首先做到端正态度,心平气和,才具备对事物获得一个正确认识的可能。因此,蒙卦之义,也反映中国先人一种朴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此:山下出现险阻,见险而止,正是蒙时象征。蒙时,显示亨通之兆。知者因时而作,中正以应,必得其利。不是我去求童蒙,而是童蒙来求于我,如此长幼有序,方能心志相应。初次占问便已明告,由于刚正居中,故而感应不虚。再三占问,则属亵渎之举。亵渎不敬则不告,亵渎乃蒙昧之征。蒙昧其时,人文启蒙,教化百姓,以涵养诚正品德为本,此圣人为王者而作之功业。

  

4.卦大象辞

  

原文: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流出泉水,这是蒙卦的象征。学习这一卦,就要注意涵养道德,注重行为后果。众人之行,一旦表现出来,就如出山之泉,趋下而行,流衍甚广。没有说出水出河,而说出泉,就是因为泉水叮咚,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泉水明澈,受之清爽,若污浊不堪,唯恐趋避不及。因此,行为如山泉之水,清浊始于源头。中国有句俗语,所谓三岁看老。意思就是一个人年幼时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长大之后,以至到老,都会深受影响。明智的人,通过学习蒙卦,就明白了教于先,行于后的道理。言行之于品德,恰如影随形。而相对于人文社会,启蒙时代首要注重的就是品德教育,而品德之教,又以诚正为本。教育人民,一定要遵纪守法、正直为人,这是对国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此:山下出泉,涓涓细流,养蒙之征。有德的智者效仿这一卦,就会明白一个人行为后果的善恶是非,取决于对其道德品质的启蒙教育作用。

  

5.爻占辞

  

为了便于观察和理解,试将一卦六爻按卦位次序排列。解读从初六,依次到上九,自下而上。

  

原文: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六五,童蒙,吉。

  

六四,困蒙,吝。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人文之初,刑法是用。只有人类才有监狱之设,动物没有这样的行为,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当人类开始出现刑法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发端。

  

文明的象征,体现在国家刑法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文明的社会,其实施的法律越完备、越科学,也越讲人道、越深入人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知道,人文社会的维系和发展,仅靠刑法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劝说和教化的力量。因此,蒙卦的第一爻(初)说发蒙,利用刑人,用说。发,启发的发。打开黑暗的蒙昧之门,让智慧的阳光照射进来。利用惩罚兼以教化,才能真正启发蒙昧。这是启蒙的首要原则。

  

邦国朝庙建立在百姓家庭宗亲关系之上。启蒙的基础在于家道的建设,这是中国古人注重家庭教育的根本原因。家道正,家风则正。家道正,国家则兴。人生的第一启蒙者正是自己的父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蒙卦第二爻属于阳爻,专门讲到家道的重要性。包,就是保养、孕育成胎的意思。包蒙,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启蒙教育,从母亲怀孕结胎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所谓胎教也。也许读者会以为,古人哪里就会想到实施胎教呢?但是,我确信中国古人感应自然和观照自我的能力一定比今天的现代人强很多。胎儿在母体呼吸躁动的那一刻起,古人就已经洞察到这个智慧生命的开始了。

  

纳妇,吉,良好的幼年教育,直到生长成人,再到娶媳妇成家立业,这是很好的。子克家,养育儿子,培养成材,最终可以肩负家庭重任,所谓克家。蒙卦第二爻所描述的就是人生从启蒙养育、到成家立业的一个家道发生过程。

  

蒙卦第三爻,直接说勿用取女。取,就是娶的意思。如果这个女子温良恭俭让,那么不娶她是没有理由的。正因为这个女人行为不端,又不温顺,因此不要娶她而拒之门外。这也是为了端正家道门风而作的抉择。

  

蒙卦第四爻,说困蒙。困,就是困窘难堪的意思。唯独这一阴爻,被上下两个阴爻隔阂,与阳爻不接。因此爻小象说它独远实,独自远离阳刚之实。象征了启蒙过程中,存在冥顽不化的一部份。在文明之光尚未普照的时代,社会总会存在一些微昧闇弱的群体,也就是没有接受过良好启蒙教育的那些阶层,他们的处境自然是困窘难堪的。这就是困蒙。

  

蒙卦第五爻,说童蒙,吉。这一阴爻,柔弱安伏于阳爻之下,具有童蒙之象,显示儿童天真无邪,无知而渴知,正好可以教化启蒙,所以很吉利。

  

蒙卦第六爻(上九)说击蒙。击,有杀戮的意味。打击、消灭蒙昧的部落或人群,不应在侵犯别人的时候,而在抵御来犯之敌的时候。寇,就是手持器械、侵入房屋中打人的暴徒。为寇,去做暴徒,本身就是野蛮蒙昧的表现。不利为寇,利御寇。蒙昧时节,一定会有掠夺争斗之事发生。但这个时候,抵御防卫才是主要的。不可为寇,不要侵犯别人。闯入别人家中打人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同样,好战而侵犯别国的国家一定不是什么文明的国家。

  

翻译成白话:

  

初六,启发蒙昧,应当利用刑狱法律来管束人民,也要运用劝说教化的办法来启发蒙昧。以往只用枷锁而不教化,事情就不大好办。

  

九二,启蒙从胎教开始,吉祥。把良家女子娶回家中,自然是好事。她养育的儿子,足以肩负家庭重任。

  

六三,不要迎娶这个女子。这个女子嫌贫爱富,品行不端,娶了她没什么好结果。

  

六四,蒙昧的人群处于困窘难堪的境地,情况不妙。

  

六五,幼稚的儿童,天真无邪,孺子可教,没有什么不好的。

  

上九,打击和消除蒙昧,不应以入侵的方式,当固城自守,防御来犯的野蛮之敌。

  

  

6.爻小象辞

  

原文:

  

初六小象: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

  

九二小象: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小象: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小象: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小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小象: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爻小象是后来传易者增加的读易心得,因此称为小象传。彖、大象亦称传。既然是传,就会有见解上的差别,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爻小象传的阐释,多局限于传易者的爻位理念。所谓一卦之中,初、三、五位,刚爻居之为得位,二、四、六位,阴爻居之为得位。六十四卦中,如果按照这一理念,只有既济卦(离下,坎上)最为得当,因此称为既济。然而,既济卦六爻占辞却非句句皆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爻位理念的缺陷。因此,在解释卦爻的时候,应该以每一卦的时义为阐释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每一爻都处于其所在卦时之中,一卦六爻的占辞,都应服从于此卦的时势或事态的总体判断之下。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传,出自古人《周易》经、传合一的通行本,是第一传易者留下的文字,属于十翼内容之一,其阐扬的依据自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被视为不能受到质疑。拘泥于前人之见而不能突破,必然永远跟在前人的屁股后而不能进步。

  

自易道一出,世历三古,传承不一,春秋战国时尚有其他版本同时存在。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周易》更是另具一副面目,令学者大跌眼镜。《周易》不同流传版本,在将来的考古挖掘中不定还会出现,还会找到其他新发现。如果学者困惑受制于文字版本,而忽略了易卦内在的本义,那么就会偏离学易的正确方向。

  

翻译成白话,大意如此:

  

初六小象:制定刑法来管束民众,以端正法律的严明。

  

九二小象:养育其子,能够担当家庭重任,这是刚爻和柔爻交接和顺的表现。

  

六三小象:不迎娶这个女子,因为她的行为不够温顺安分。

  

六四小象:处境困窘,独自远离阳刚之实的缘故。

  

六五小象:孺子可教,因他顺从安静。

  

上九小象:适宜防御,由于上下有应,才得顺畅无碍。

  

  

三、杂卦

  

杂卦:蒙,杂而著。蒙时,万物萌生之初,自然是繁杂而茂盛的。这是从自然的蒙昧现象角度看的结果。杂,五彩相合,变化繁多,物种之类也。著,如万物生长,繁衍茂盛,显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序卦

  

坎下艮上,蒙。《周易》序卦第四。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正如万物开始生长的初期是很幼稚的,反映到人文社会,也必然经历一个蒙昧时期。蒙,就是蒙昧不明的意思,正是事物处于幼稚阶段的时期。

  

这一卦,显示了启蒙的重要性。一言以蔽之,启蒙当以正心诚意为本,这是修身之始,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周文王推演《周易》六十四卦,一改《归藏》易序卦首卦为坤的格局,使易道为之一变。《周易》时义一反《归藏》尚坤重阴的传统而尊乾贵刚,体现了时势中物极必反、阴消阳长、此起彼伏的变化机理。反映到时代,也必定会出现一个王朝由兴到衰而另一个王朝必然替代的发展过程。如此运化,循环往复,古今同理。《周易》崇尚刚健,也体现了中国人文社会走出了母系社会阶段,男性在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五、启示

  

蒙的基本特征就是蒙昧幼稚之时。它给了我们四点启示:一、启蒙之初,刑法与教化,二者不可偏废。二、启蒙始于胎教,成于家道之正。三、没有获得良好启蒙教化的人群,处境一定是困窘难堪的。四、消灭蒙昧,传播文明,不应以入侵征伐的方式。

  

蒙卦,在我看来,正是讲人文启蒙和教化的。蒙卦之时,简言之就是治国要惩教并重。启蒙要始于胎教。家道要妇顺成家、子能克家。困于愚昧者,常居弱势。天真幼稚,孺子可教。不可以侵伐方式消除蒙昧。明白了这几点,蒙卦的时义就算懂得了。

  

屯蒙二卦的产生,从卦象的角度,其实是一个卦象从一正一反的两个角度来观察所得,也就是把一个卦象正过来反过去,由此形成一象二卦的情形。屯蒙二卦是相对而出的,这反映了这二卦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们从两方面传递了中国先人对人文社会草创时期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从屯蒙二卦的时义,可以看到《周易》传以成经的人文政治哲学特征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这样的内容涵义非常丰富而完备,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在以后的诸卦中,我们将一一给以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