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讲财富的人生,是可悲的

 悦读馆 2010-11-15

——对话卢新华

2010年9月17日   17:解放周末     作者:吕林荫/蒋佳妮

  采写/本报记者  吕林荫  实习生  蒋佳妮

    32年前,复旦学子卢新华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因“反映人们思想内伤”和“呼吁疗治创伤”,震动文学界。由此,“伤痕文学”成为当时一种热烈的文学现象。

    32年来,他从学生到记者,从文人到商人,身份几经变化,但他对于时代的观察与思考,不曾停歇。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难以洞悉的伤口,始终是他的目光所在,思虑所在。而文学创作,则是他试图警醒世人的方式。

    最近,他带着“让浮躁的世人如梦初醒”的《财富如水》,重回大众视野。

    一句“贪婪是这个时代的另一道伤痕”,道出不同的伤痕,显示同样的犀利。

《伤痕》之外的卢新华

    1978年,还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的卢新华,花了7个小时写成一篇反思“文革”的小说《伤痕》。令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墙报栏前人潮涌动。

    是年8月11日,在反复酝酿和修改以后,《文汇报》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夜之间,卢新华这个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

    这位务过农、当过侦察兵、干过柴油机厂油漆工的年轻人,从此被写入当代文学史。他很快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文代会代表……

    讲到卢新华,这是无法绕开的“故事开头”,却也是他不愿再多提及的“辉煌”。

    毕业分配时,卢新华先后婉拒了因《伤痕》而送上门来的《人民日报》团委书记和部队中校作家这两份美差,最后到《文汇报》当了文艺部记者。没过多久,他又从报社辞职,去深圳下海经商。1986年9月,他揣着仅有的500美元,惜别家中的妻女,远赴美国留学。从此,国内鲜有他的音讯。

    卢新华的这一次次转战,部分地,是为了放下《伤痕》带给他的光环。

    他更愿意讲自己初到美国时的经历。

    那时候,他一度靠蹬三轮过活。他就读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附近正是当地最繁华的商区——有“小巴黎”之称的西木村,这里剧院、商店、饭馆云集,到了周末,商区内不能行驶机动车,装饰得精致典雅的人力三轮车便成了这儿的一道风景。车夫是清一色的加州大学男学生,个个打扮得极绅士,总惹得路人多看两眼。

    三轮车越过坡顶,车子开始加速。穿着白色背心、打着黑色领结的车夫突然双手撒开车把,摆出百米冲刺的架势。风在耳旁呼啸,身后满车的孩子发出兴奋的惊呼。

    这就是卢新华的32岁,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摆脱《伤痕》的光环,把自己“归零”,重新开始。

    “如果再让我见到这个三轮车,我真想亲吻它! ”而今已56岁的他再回忆起那段岁月,一脸骄傲。

    这些年,关于卢新华的传言断断续续,蹬三轮、赌场发牌、商场落败……他的“后来”总显得有些荒诞和落魄。而经过一个下午的神聊,记者慢慢体会出那些传言的“基本属实,又基本失真”。

    他是蹬过三轮,但优雅而自信;他是在赌场发牌,一干就是7年,但从未去过拉斯维加斯,一直在洛杉矶的赌场里工作。这份薪酬高过美国大学教授的工作让他完成了财富的快速积累,得以把妻女接到美国团聚,而两轮牌局之间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几年内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他也确实几番在美国尝试创业投资,屡屡失败,甚至被人骗去大笔存款,但如今回想起来,他不觉失望,反倒有些庆幸,“毕竟,经商失败证明我可能更适合当作家,而不是商人。 ”

    这些年,卢新华也陆续有新作出版,《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但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终究有限。

    好在,无论是起是伏,都不妨碍他始终把作家当成自己的第一职业。蛰伏的多年中,他时不时回到祖国,又时不时远远地望着家乡,虽然少有著作,但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他总在思考,总在判断,也总在设想着它的未来,《财富如水》正是这种种积累的一次迸发。

    好在,无论是起是伏,都不妨碍他始终把家的幸福看得比名利更重要,一幅全家福相片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他和妻子在一儿两女的围绕下笑得明朗。

    对财富的贪婪,是这个时代的另一道伤痕

    解放周末:卢新华这个名字总是和《伤痕》联系在一起,但是这次使您重回公众视野的是新作《财富如水》。从“伤痕”到“财富”,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转变吗?

    卢新华:乍一看,好像变化是挺大的。有人会问,反思“文革”的作家怎么开始关注钱财问题了?其实,《财富如水》关注的不是钱财,依然是当下社会的人性。

    解放周末: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卢新华:是的。其实在《财富如水》之前,我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紫禁女》,通过对一个阴道闭锁症女孩的爱情描述,隐喻一个长期只重精神、不重物质的社会的某种生理性萎缩。

    解放周末:通过个体,投射了民族的一段生命史。

    卢新华:在对社会的不断观察中,我曾经看到过一部关于“伤痕”的电影,政治和思想的严控在人们心中留下刻骨的伤;近些年,我看到了一部更大的 “电影”,是另一道人们在财富中随波逐流、失去精神依托的伤痕。

    解放周末:您把财富喻为这个时代的另一道伤痕?

    卢新华:财富本身是清净的,它没有什么错,人对财富失去理智的追逐,才是问题。所以准确地说,对财富的贪婪,是这个时代的伤痕。

    解放周末:窥见这道伤痕,与您上世纪80年代就下海经商,后来在国外经历过数次财富的起起落落有关吗?

    卢新华:我正是通过自己的经历,看透了财富的本性。我在美国当过股票经纪、赌场发牌员,眼看着钱财瞬间从这个人的口袋跑到那个人的口袋里,一个人可以突然由穷转富,又可以突然由富变穷,我自己也经历过多次辛苦的积蓄一下子便“打了水漂”的梦魇。

    解放周末:从中您悟出了财富的“水性”?

    卢新华:对,财富就像水一样,能流动,会蒸发,处理得当可以“载舟”,搞不好就要“覆船”。它本身是清洁的,使用得当,可以滋润人生,造福社会,但是如果你起了贪心,它就会“藏污纳垢”。所以,我总说,财富和人的结合,不仅改变了人的面目,同时也改变了财富的面目。财富观足可以透视出人性的本真。

    后来做发牌员时间长了,由于收入确实很高,觉得钱来得很快,也很容易,我就开始警惕自己是不是要被金钱异化了,并时常提醒自己“回头是岸”。

    解放周末:您在自我警醒之后,试图和大众一起分享这种感悟?

    卢新华:是的。我觉得是到了该一吐为快的时候了。我想在这个紧要关头给那些在财富的海上驾船的人们做个“天气预报”。

    如果,道德、知识、精神的高尚都不那么重要了,“成功”就变成一个外在的形式

    解放周末:准确预报谈何容易。《财富如水》中穿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财富故事,如同寓言一般发人深省,您是在用这些历史向读者发出预警吗?

    卢新华:我试图把财富的真相呈现给世人,让人们从过去对财富的误解中走出来。

    解放周末:什么样的误解?

    卢新华:比如,一些人坚信,人生的幸福与金钱的多寡成正比。但是已经有很多调查显示,幸福感和收入并非成正比。相反,当一个人手中的钱和贪心一起膨胀到一个临界点时,通常都会造成“水患”。这甚至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

    解放周末:确实,有不少报道说有些中了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并没有因为财富而幸福,甚至有人妻离子散,无朋无友,家破人亡。

    卢新华: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早就在他的著作里讲过:如果经济的繁荣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感的提升,那么把经济增长视为国家进步的尺度,进而赋予其重要意义,又有何道理?西方社会比我们更早进入富裕时代,也比我们更早开始反省这些问题。

    解放周末:那么,对财富的这种误解从何而来?

    卢新华:这30年来,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快到人们忘记该停下脚步,认一认路了。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发现,当今社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大流行,精神、伦理的价值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解放周末:消费主义不仅是在追求一种享乐的人生,其实已经触及价值观了。

    卢新华:现在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误以为人生的意义无非是满足欲望,有钱才能过上好日子,才有个人的体面、身份和尊严。

    解放周末:这又进而令人对“成功”形成了误解。

    卢新华:什么样的人生,算成功?如果,道德、知识、精神的高尚都不那么重要了,“成功”就变成一个外在的形式,只是和一个人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开什么牌子的车子、住什么档次的房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成功”既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

    解放周末:可惜,奔走在这样的“成功”路上的人,往往未有这种觉醒。

    卢新华:这是最让我深感忧虑的事。有一些人开口闭口是“赚钱”,是“发财”,却不明白只有努力创造财富、并以财富造福他人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一个沉溺于财富的享受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是可悲的,而只以财富论高下的社会,是可怕的。

    贪婪而急功近利,伤害的正是创造的原动力

    解放周末:“伤痕”俨然摆在面前,如何才能医治?

    卢新华:我想,我们很难单纯地去指责某一个个体,因为这已经不是个人的创伤了,而是一个社会的伤。

    事实上,物质欲望是人类一种自然的禀赋和属性。物欲本身是构成人类生命史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成长唇齿相依的。

    对一个国家而言,富强是一种向上的追求。这种集体追求背后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股动力就是一种强烈的致富愿望,通过竞争和努力,改变命运,更好发展。

    解放周末:中国社会这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背后正有着这种向上的追求。

    卢新华:这本来是美好的。但问题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那么一部分人的财富欲望渐渐失去控制,甚至将之演化成为贪欲了。

    现在,我们在外面吃饭,筷子伸出去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牛有疯牛病,鸡鸭有禽流感,鱼虾里有激素,牛奶里有三聚氰胺,筷子是工业硫酸泡过的,甚至连食用油都可能是用“地沟油”炼成的。这些是什么造成的?就是人的贪念。

    贪恋财富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精神被物质牵着走。当年爱因斯坦拒绝了普林斯顿大学16000美元的全校最高年薪,只取3000美元,因为在他看来,“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

    解放周末:贪婪而急功近利,伤害的正是创造的原动力。

    卢新华:所以当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若要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清醒地认识财富,并从财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准确地说,是从对金钱的贪欲中解放出来。虽然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让人类在一百年间发生了比过去三千年更巨大的变化,物质大大丰富,人类却一步步变成了财富的奴隶。被财富牵着走,人就听不到内心的声音,也听不到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报。

    前不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说,人类因为“自私和贪婪”的基因,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和环境,以至于地球再有200年就要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了,人类唯一的生路是以接近光速的运载工具移民外太空。

    解放周末:近些年来,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然可见。

    卢新华:面对这样的警示,我想可以挽救人类的,并非外力,而是人类自己。就是把对财富的贪心从整体上降下来,平衡自己的物欲,也就是我在书中极力倡导的“合天道、衡人欲”。我们看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过节能、低碳的生活,这就是在降物欲了,这就是在回归一个正确的财富观。

    以财富观而言,各个文明对于财富都经历过从鄙视到疏离到迷恋,再到正视的过程。中国社会财富急速增长的时期并不长,而看到这道“伤痕”并试图疾呼的人已经不少,我们有理由表示乐观:对于财富我们已经到了从“迷恋”转向“正视”的折返点了。

一个不以黄金为贵的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解放周末:要实现“正视”,就需要经历一种转变,这种转变是否就是意味着要塑造一种财富文明?

    卢新华:可以这么说。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这些年里,整个社会很少有人去思考,伦理和精神的位置在哪里?富强之后,中国将展现什么样的文明?

    解放周末:富裕而不文明,正是人们对当下中国社会一些富豪最大的质疑。如果迟迟不建立起财富文明,这种被质疑的群体可能不断扩大。

    卢新华:古人云,温饱而后知廉耻,先富裕然后文明,这个顺序并没有出错,只是我们的这个财富文明,有点姗姗来迟。

    事实上,人类的成就感仅仅用财富是无法满足的。 20世纪初,美国的巨富们开始在各大城市修建或资助博物馆、音乐厅、大学、医院以及图书馆。富豪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当财富拥有者的慈善成为反哺社会的集体行为时,便在事实上地形成了对贪婪的社会平衡。

    解放周末: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说过,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卢新华:这已经带有人文情怀和道德感了。在西方社会由于宗教浸染伦理观念的财富意识中,人人要努力致富,但每个人都只是财富的托管人,财富赋予人们回馈社会的能力。有了这种想法,穷奢极侈的生活就不太多见。然而,这种责任感,中国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们目前还比较欠缺。

    解放周末:再过不多久,在全球倡导富豪捐出一半身家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就要到中国来游说了,对此一些中国富豪避之不及。

    卢新华:其实可以洒脱一些,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这些财富留给后人,如果他无力掌管,最终只会祸害了他,如果他有能力经营,他尽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去挣。

    解放周末:除了责任之外,我们的财富文明中,是否还少了些自我反省的能力,少了些敬畏之心?

    卢新华:就像我在书中提到的那个贪官,在牢里还振振有词地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其实,如此不知敬畏、不懂反省、一味追求财富的人,结果往往是“钱在银行,人在病床;钱在银行,人在班房;钱在银行,人在坟场”,得不偿失。不断地自我反省是人类得以生存至今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不懂得反省的人,会是疯狂的、充满破坏性的人,而一个不懂得反省的群体,则会是一个浮躁的、短视的、会加速走向灭亡的群体。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在西方,人们常去教堂是为忏悔和反省。而现在有些中国人去庙里拜佛或拜神,却是为求官、求财、求子,是向佛或神“行贿”。他们的宗教情结和信仰似乎并不能帮助他们净化自己的内心,相反还有急功近利的危害。

    解放周末:这俨然成为文化上的集体误区了。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其实并不缺乏自省的告诫,曾子就以“吾日三省吾身”要求自己。

    卢新华:是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汲取的“财富文明”。孟子就曾说过“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样足以警示全社会的箴言。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无法避免财富的诱惑,我不是号召大家放弃对财富的追求,那样社会无以进步。我是希望大家可以看清财富的真相,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塑造健康的财富文明。

    解放周末:听过这样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今天访谈的结尾:“一个不以黄金为贵的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

    卢新华:对时代而言是这样的。对人生而言,我想说,一个不贪恋财富的人生,才可能是真正富裕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