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痕文学之父”的人生轨迹

 郝福和 2022-02-17

1978年8月11日, 《文汇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美联社”报道时首次用了“伤痕文学”的概念,经一些人推波助澜,“伤痕文学”一时大行其道,卢新华也被捧为“伤痕文学之父”

大学毕业后,卢新华到使他一夜成名的《文汇报》工作,但不久他便辞职去深圳开公司。

开公司没有赚到钱的卢新华又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念托福,一年后他去了美国,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踩三轮。

后来,卢新华开公司倒闭,玩金融又遇上经济危机,几起几落,一事无成,无奈只好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发牌。

2004年,卢新华回国推出了一本新书《紫禁女》,该书的宣传语:熔生命奥妙、男欢女爱、身体告白、异国情调、情色伦理为一体。庸俗露骨的宣扬也没能叩开销路,该书被弃如敝履,无人问津。

我们也许能从“伤痕文学之父”的人生轨迹中读出什么,对名噪一时的“伤痕文学”进行正确的评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