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四)西汉

 天上星星期二 2010-11-15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四)

(2009-03-02 06:40:09)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四)

 

西 

59

半两(荚钱)】

  西汉王朝初立(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令民鼓铸。因钱体轻小如榆荚,俗称“榆荚半两”或“荚钱”。法定钱重不得轻于三铢(约2.1克),但因系民间自由铸造,故大多制作粗劣,厚薄不均,常见砂眼。二般钱径1~1.3厘米,重1.8~2克;后出大批径不足1厘米、重仅0.4克者。荚钱穿孔甚大,无内外廓,“半两”二字较狭长突起,不失秦篆气韵。榆荚半两实自秦末赵高篡权即始出观,入汉后铸造多而且滥,并杂有铅锡劣钱,遂有“钱轻物贵”现象,时担米值万钱以上。

60

半两(八铢)】

  西汉吕后二年(前186年)始铸。高祖皇后吕雉亲政因忧荚钱轻贱有损币制,又虑秦钱太重不便行用,遂按秦半两(12铢)减重四铢造八铢钱,钱文仍铭“半两”,故俗称“八铢半两”。此钱体大肉薄,径2.8~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之最大者。形制较整齐,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稍见平阔而仍不失篆意。少数钱文传形,又有穿上、下现直纹或横纹者。

61

半两(五分)】

  西汉吕后六年(前182年)始铸。因八铢半两多被商贾改铸荚钱牟利,不得不停铸八铢半两而更行“五分半两”。“五分”一说径五分、重三铢,一说半两的五分之一、即重2.4铢;因钱文仍用“半两”,故称“五分半两”或“五分钱”。径约2.2厘米,重2.5克左右,然大小轻重变化不定,实际乃汉初英钱之再现,后世亦多将其归入荚钱之列。

62

半两(四铢)】

  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铸行.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文曰“半两”,故通称“四铢半两”。径2.4~2.6厘米,重2.2~2.8克,钱孔明显变小,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官府铸有“法钱”,允许民间依法鼓铸。吴王刘濞、大夫邓通等均由大量铸钱而成巨富。四铢半两因较顺应当时国势民情,在汉初币制多变时铸行达40年之久。传世品较多;其间有面文传形、穿上下有直线及星月纹者。另见极少翻刻或拼改之“半半”钱、“两两”钱,均系赝品。

63

铁半两】

  旧说东汉初公孙述据蜀时(公元25—36年)铸于成都,不确。1955—1959年间,湖南衡阳、长沙两地十余座西汉墓葬分别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径2.3~2.5厘米,重1.9~2.5克。形制与文帝“四铢半两”铜钱相似,边缘微起,无明显周廓,背平夷。“半”字下部作“?”、“?”、“干”等诸形;“两”字双人有作“从”状或简化为一横者。据考约在武帝行“五铢”前为郡国或民间所铸,并与夹铅锡钱等流入市场行用。西汉铁半两成批出土,即将铁钱铸行年限从公孙述上溯至西汉文、景时期,提前约150年左右,对研究我国铁钱铸行史具有重要意义。

64

三铢】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至五年(前140—136年)铸行。时文、景二帝所行之四铢半两因滥造及磨廓多已减重至三铢以下,为整顿币制,武帝嗣位后即罢半两而行“三铢”钱。面文篆书,重如其文。径2.3厘米左右,重2.1克上下。分为稍具内外廓及无廓二种;无廓者“铢”字“金”旁多异书。三铢虽为官定“法钱”,然民间私铸难禁,故造四年而止,迄今世间所传三铢钱不多。

65

半两(有廓)】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日年)罢三铢更行“半两”。此钱因“三分十二铢”而文曰“半两”,俗称“三分钱”,实为文、景四铢半两之复现。不同于四铢半两者,在于为防止民间磨边取屑再熔,此钱均铸有边廓,故又称“有廓半两”以区别于前代半两,为西汉铸钱制艺上一大创新与进步。武帝“有廓半两”穿孔偏小,径2.5厘米、重2.5克左右。“半两”二字扁平方折,具汉隶韵味。“半”字敦方,“两”中双人多作一横。版式甚多,有传形、隐起及面有直纹者等,传世甚丰。

66

五铢(郡国)】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钱始造五铢;因于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故通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实测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面、背均有外廓,边缘毛糙不整;“?”字交笔斜直或微曲;“铢”字“朱”头向上作方折,“金”头较小多呈箭镞状。穿孔背有廓而面无廓,少数穿上可见一横划。郡国五铢出现最早,又分属各郡国所铸,故工艺稍粗然称量较足。后期虽因盗铸而出现劣钱,然“五铢钱系”由此确立,自汉而下历经魏晋六朝直至唐武德四年更行“开元通宝”,五铢钱流通达739年,系我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67

五铢(赤仄)】

  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因郡国五铢日见轻劣,遂令京师钟官更铸赤仄五铢钱。“赤仄”即“赤侧”,古钱学者诠释有二:一释“光边”,系对郡国五铢之毛边而言,一释“赤铜为廓”,意即用红铜镀其边廓。观照铸币工艺及实物,第二说恐难确立。“赤仄五铢”形制略同郡国五铢,唯改毛边为光边,制作精进。法定赤仄五铢一当郡国五铢五;由此商贾百姓或抵制不用,或设炉私铸牟利,故行二年即罢,并令上林三官更铸新钱。

68

五铢(三官)】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罢赤仄五铢,专令上林苑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又说技巧)更铸五铢钱,严禁郡国再造,法定前铸各钱均作废铜输送上林三官重铸新钱,所出五铢即为上林“三官五铢”,并诏示“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三官五铢形制与赤仄五铢近似,径2.5厘米、重3.5克左右,然制作更为精好,钱文挺秀,边廓工整。五铢钱系沿此模式世代相传,广为铸行;至西汉末平帝元始年间,“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

69

五铢(宣帝)】

  西汉宣帝(前73—49年)所铸五铢钱。五铢经武帝、昭帝而届宣帝,因经济昌盛而在铜质、形制及书体等诸方面更趋完善精美。“宣帝五铢”特征为: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五铢”二字笔画纤细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偏长,与交笔相连处呈直角;“朱”头仍作方折,“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较“朱”头略低,亦有少数为箭镞状。外廓坚挺匀称,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面穿上常见一横划,或于穿上、下出现半颗星号,并有上下双半星者。铜质紫红细腻,通体精整光洁,由此“宣帝五铢”乃五铢钱系中可登榜首之佼佼者。

70

小五铢】

  旧谱隶定为“沈郎五铢”、六朝“鸡目五铢”或王莽所铸,均不确。今钱币学家据其出土、形制、书体及铜质等特点,将小五铢钱考释为西汉武帝或宣帝时造,较为恰当。小五铢径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铢”二字与西汉中期五铢相似:“五”字交笔弯曲,“朱”头方折,“金”头呈箭镞状或三角形,“金”与“朱”大体等高。制作工整,铜质精良,边廓光洁;穿孔上下有横划、半星等纹饰。小五铢及其钱范多出土于陕西西安附近,且多与西汉中期五铢及钱范同时出土,故钱币学者有析为武帝亦仄五铢一当五之辅币;亦有析为宣帝时期之明器(即冥钱),系皇室特铸随葬品而非流通货币。其确凿归属,有待进一步考订。

71

金五铢】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钱径2.6厘米,重9克,含金量95%,与出土西汉金饼等同。“五铢”二字形体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较长;“朱”头方折,“金”头呈较小正三角形而比“朱”头略低。边廓坚挺精整,钱面穿上有一横划。据此形制特征,当可系于宣帝五铢(前73—49年),亦有研究者订为汉武帝上林三官所出,似觉未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