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我的事业是父亲》——巴愚夫

 巴愚夫 2010-11-17

最近读了蔡笑晚先生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感慨颇多,觉得一定要写点什么。

一、     值得借鉴的地方

1、          父爱。蔡老先生真正把“父亲”作为事业来做,事业和职业的区别就在于有崇高的目标和加倍的用心,他对子女付出的百倍于常人的心血,很多是一般人无法做到或者不愿去付出的。蔡老先生对孩子培养在当时的一般家庭以及相对于他们的目标来说,无疑是很成功的。这也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2、          激情。蔡老先生从青年到老年,一以贯之地充满着对生活、对信念、对改造世界的激情。这种激情无形无意间给了其子女强烈的感染,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3、          早教。蔡老先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了早教的道路,对早教的认识是,宁可提前浪费精力,也不愿错过最佳时机,这种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4、          自学。蔡老先生很注重对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授之以渔,这一点非常重要。自学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基石,等于一个人在精神上学会走路。而且他用自身终身学习的行动,为孩子们的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5、          立志。蔡老先生很注意帮助孩子从小立志,这一点在我们很多人看来都明白的道理,自己却做得很欠缺。孩子的志向不能只是师长空洞地强调重要性,让孩子以浅薄的阅历自己去立志,而应该以大人更高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野去引导、帮助孩子立志,而且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强化。

6、          人生规划。从书中可以感觉到蔡老先生做事情是很有计划性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一个宏观的计划,并在成长中过以此为指南,不为细节所困,不为一时得失所扰,这是一种大局观。孩子的培养不能是碰巧成为最后的样子。

7、          环境熏陶。最重要的环境就是父亲的言行、家庭的氛围。这一点蔡老先生做是很不错,不论是热爱学习的习惯,还是积极进取的精神, 可以说他在绝大多数方面做到了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作为示范,为孩子提供了榜样。

 

二、     值得商榷

1、          成功论。成功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化的。一个人成功与否,不仅仅是看他的学历学位,更应该看他对国家对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成功观,因此书中的倾向性只能为欲走学术道路的做参考。

2、          偏心。虽然在学业方面去美国的三个孩子的确可能更为“成功”一些,对读者的冲击力也更大,但对其他三个没有走这条路的孩子,也应该提及,并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他们的成功。

3、          过于强势。从书中的表达来看,蔡老先生是一个很有毅力和坚韧的人,也是一个十分有上进心进取心的人,但这也延伸到了他的性格之中,就是可能在家庭中过于强势,似乎对孩子自身意愿不够尊重。这也提醒我们要思考如何处理好引导与尊重的关系。

4、          部分偏激。蔡老先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因此书中有些地方得出的论断和做法有些偏激,不过相对于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我更喜欢这种偏激。

5、          光宗耀祖思想。在书中不少地方体现了光宗耀祖的思想,作为苦难深重而又宗族观念强烈的中国人,这当然也无可厚非,同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一些仪式感来表达郑重,在没有信仰的中国也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但是如果立意在此,会不会影响孩子们走得更远?

 

 

有人说这本书没有具体教育方法,我认为这样的人是想在教育孩子上偷懒,给了你理念,其他的应该自己用心去观察、思考,世上只怕有心人。

有人说有点吹嘘,其中有些观点是事后诸葛亮,成功了把什么因素都堆进去了,但我认为这点上不能求全责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很难证明某一项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引发。

有人说只适合培养天才或博士,我认为作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种基本可行的选择,至于如何对待这些理念和做法,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己的思考。

总之,书无完书,与其过多对书和作者求全责备,倒不如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自己读书的方法,用自己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况且一本不贵的书,能有一两个理念或观点能给你触动,也算值得吧。

如果你有孩子,而且有把孩子教育好的强烈想法和思想准备,这本书会给你激情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