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人物之焦大

 hua_shan 2010-11-20
为焦大诉诉冤
1 k9 T) |5 O& g+ r) v. G0 U! O+ |& r
" J* b- i) W# l9 ?8 z“焦大”谐音“骄大”,骄傲大胆,故初涉《红楼梦》的读者多会将焦大认作如尤氏口中所说“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吃酒,一吃醉了,无人不骂”的荒唐醉汉。其实不然,曹雪芹笔下的焦大,绝非是简单意义上的醉汉,而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功臣,老忠臣。焦大此人虽然仅在第七回出现过,而且文字也很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小说中的最要性。“焦大之醉,伏可卿之死”(七回末总评),这不假,但作者曹雪芹塑造焦大的目的绝非仅仅在于“伏可卿之死”,而更多的是借焦大之口表达自己的愤怒,批评圣上之薄情,感怀家事之不幸。下面来详细分析。
  # L1 P6 v  B# N6 I$ a% v% D0 K7 D

. {* Q0 D. B5 r8 D; I2 M9 Z/ ]# B$ t6 r+ Z0 M: B: e
焦大的功绩
% O" I3 @( h" G3 z% a. a! h* F4 M/ Q8 Y. P
尤氏曾对凤姐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你珍大哥也不理他。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了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尤氏这些话虽然说得很浅淡,似乎并未刻意的强调焦大的功劳,甚至还略带藐视。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焦大所立下的功劳确是不小,而且非常大。他救过太爷的命,还是冒着生命危险“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焦大就没有贾府的荣华富贵,甚至连贾府都不存在。将主子救出后又竭尽所能的服侍,毫不顾及自身。“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宁愿自己喝马溺都不让主子受委屈,这样的仆人绝无仅有。如此一个功劳甚大,忠实可信的老功臣,理应受到贾府上下“处之以道,厚其赡养,尊其等次”(蒙府本七回批)的待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4 J! \) n1 ?6 @4 C# z* \2 Z8 m3 ^1 x4 N
9 c+ Y$ t0 Z( f6 @
$ M! w+ O# H" @) M! w" `# A6 V! e
焦大的遭遇
# u4 ]5 A: v1 }8 w' m
+ W6 s0 q# H3 i3 G+ B) J七回焦大出场时他已经成为了“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吃酒,一吃醉了,无人不骂”的糊涂汉,虽然没有人刻意的难为他(皆是过去有功之故),但是在别人心中不过只是将他当作死人而已。他没有享受到应当有的荣誉,应当有的待遇,也没有应当有的尊重。当然,先前他也受到过另眼相待。但是,现在的他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死人”,还要让他,一个老功臣去做送小孩子回家这样低等下人才做的事,他如何不“骂”。骂,是焦大留给读者的唯一映像。而焦大此骂也绝非单纯的表达愤怒,而有着深刻的含意。首先,焦大希望通过自己的骂声表达自己对当前待遇的极度不满,其次,希望通过提及自己先前的功劳,以取得人们对自己应有的尊重。最后,希望通过自己的骂声骂醒众人,让他们知道祖宗打下江上的艰难,以使他们停止“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