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语”读记

 邹超亚 2010-11-20

“画语”读记

(2009-09-08 22:12:26)
标签:

杂谈

中国素来被称为美术理论的大国,从东晋至明清,历代以来,有关于绘画的论著,或整篇巨帙、或片言只语,其数量之大可谓浩如烟海。而体裁、形式也灵活多样、不主故常;内容往往立足于画家的实践和直觉,形象地传达着某种审美理想,既有令人心驰神往境界,又亲切、慰贴,道得出创作中的甘苦,使读者受用。这大概是古代画者而能文、或文人多善画的传统使然。前人治学又多以笔记为载体,因此古代画家多将他们的经验之谈、偶然之悟、笔墨之心得乃至亲历之见闻录于札牍、题跋中,与那些带有总结性的大部头论著相比,这样的诗词、随笔就别饶一种潇散自然、鲜活风趣的味道,画家那种自适其适的状态也很让人羡慕,一些精深、微奥的道理因此被表达得准确而充分。

我的画论书籍少而且乱,除开几本零散册子,最煊赫的要数一九九六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影印,黄宾虹、邓实所编二十余册的《中华美术丛书》了。选家眼界之宽阔、所辑内容之丰富着实让人吃惊:除绘画、书法之外旁及金石、玉器、陶瓷、古琴、诗词、音律、织锦、奇石、钟鼎彝器、文房四宝、香料花卉等诸多方面,且有不少“后世罕见之本”——此民国时期的“大美术”观念,气象和格局非今天可比。我平时翻看但凭兴之所至,阅读很不成系统。许多重要而严肃的书画专论被后来的学者们解得走了形,令我未读之前先就视如畏途,反倒对书画家个人的尺牍、题跋、笔记或信函之类更有兴趣,盖因其庞杂、琐屑、不易提炼出“中心思想”的缘故而相对不太被看中,所以被人“咀嚼”得少些,对我来说脑子里没那么多先入为主的判词,读起来也就放松很多,况且其中确有见道之言、警策之语,因此习惯性地对这方面的文字留心得多一些,最喜欢读者应该是苏轼的短简、笔札,人赞东坡先生的书画题跋:“非雷非霆,而千载震惊”,现在看来真不妄语!此外明、清诸家中如陈继儒、徐文长、袁宏道、周亮工乃至金冬心、大涤子等人的篇什也都是辞章与义理具佳、学养与性情两胜的美文。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的交融碰撞,造就了近代诸家得天独厚文化环境,他们中间的最优秀者往往能将中国传统文人的士风学养,与西方近代知识分子开创、启蒙的精神集于一身,思想、眼界与古人相比又胜一筹,要说特色应该是一个“通”字。其中见识最高、才气最大者首推陈师曾,他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文论及著述对近代文人画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说对传统研究之精深、内涵之丰富、规模之最巨的集大成者则非黄宾虹莫属了,人们谈论当代大师通常喜欢“齐、黄”并举,但其中的差异不可不辩:齐白石为中国画坛贡献了一位不世出的巨匠,而黄宾虹则贡献了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他的“内美”之说我认为点出了中国传统艺术最深刻的价值所在,以这个尺度检视的画家作品则高下判然矣。白石老人的题跋,最有晚明文士的流风余韵:清新自然、纯真质朴,机趣出于平淡、妙谛藏于闲笔,读来使人忘倦。此外傅抱石、陈子庄的画论也大有可看,二人文章俱以气胜,傅抱石精研画史多年,涉猎广泛、胸次丰富,其文才华横溢,风格铺张扬厉,读之令人神旺;石壶画语口无遮拦,直出肝肺、率真激烈,其见解亦深刻独到,非时人能及,不足处易流于使气、刻薄,然而不失为当代画论中之别开生面者。

古笑话云:书生入府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囊中耳”。书生只在纸囊中见过钱,其酸腐之态可掬,可这情形和画论也有些相似,体裁和形式上的自由或许是最大的优点,可是散珠断玉往往难于收拾,对于专门的理论研究来说又不能不说是个限制。一番披沙拣金的的工作大概在所难免,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系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同时又是个有着广泛阅读兴趣的“杂家”才行。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