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粥条议(明)陈继儒

 我是地球 2010-11-26
煮粥条议
    万历三十七年岁饥,巡抚都御史周孔教檄知府张九德、华
亭知县聂绍昌、青浦知县韩原善,分往乡村作粥,以济饥民,
皆取给署丞顾正心济荒米,使乡士夫好义者监视之。乡市煮粥
凡十八处。余山一路,俞廷谔独捐米三百石,于宣妙寺煮粥,
就食者颇众。余因作此条议云。佘山道人陈继懦识。
    一、设粥于城郭,则游手之人多;设粥于乡村,则力耕之
农众。聚则疫痢易染,分则道里适中。宜设于城郭十一、乡村
十九.较得其平矣。
    一、委官监视,不无供应之烦,及左右需索。不如敦请缙
绅贤士为地方信服者主之,事既办集,小民呼应亦便。
    一、搭厂既费竹木工食,又防火烛风雨,不如寺院之中水
浆造锅,寓房贮积种种便益。
    一、执事即选饥民中健旺好洁者,给米二升,令司炊爨。
    一、粞粥不如米粥。往时粞粥多不全熟,或有搀和石膏,
往往食后致病而死。故以白米为主。米粥或以石灰入锅,易于
胀熟,害甚。石膏尤宜检察。
    一、草柴不如术柴,火力既盛,搬载堆积亦易,余炭又可
煮茶。饥民待粥者,即令劈柴,劈完加粥一碗。
    一、吃粥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俱自带碗著就食。倘遇风
雨,遭途艰难,许自带瓦器,并给二次,以便携归。
    一、给粥老人先于童壮,妇人先于男子。老人尫赢不能久
待,妇人领粥出自万不得已,俱宜体恤,来即发之。
    一、童子最难驯伏,须择人官摄,击锣为号。五童一队,
挨次散之。壮男俟末后散之。
    一、丐流另设粥场,仍令丐头管领,毋使混扰饥民。
    一、凡远近有体面人如学究、医生之类,以绝粒为苦而又
,当给竹筹,烙铁印记,即托人代领,不必亲至。
道路桥梁有缺坏毁腐者,皆补筑修理,勿使饥病之人
倾跌致毙,宜周密预为之。
    一、粥之生熟厚薄有无插和,监视者当亲看、亲尝,则诸
弊悉除,饥民得沾实惠。
    一、煮粥须用砖灶,一则耐久,一少灰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