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牌如此给力,何不给全民体育一个机会?

 淡泊1971 2010-11-26
 
金牌如此给力,何不给全民体育一个机会

“所谓亚运会,就是把全亚洲的朋友叫到一起,听中国国歌的单曲循环”,这是网友对本届亚运会所下的定义,题中之意直指中国在亚运会上不断斩获金牌,一骑绝尘,估计这次中国金牌总数会超过20年前的北京亚运183枚纪录。
  相对于赛场上的火热,赛场外的国人却对金牌大丰收保持着矜持,部分媒体也唱出了“金牌第一是讽刺”的论调。这赛场内外的一热一冷,正显示出中国体育已经到了从竞技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在新中国初入世界体育赛场的时候,金牌是凝聚民族情感的工具,其代表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在被赋予了“东亚病夫”的历史屈辱前提下,如果能用体育竞赛金牌来向世界宣示我们的强大,那么倾举国之力,培养专业运动员来争取国家荣誉,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民族形象,无疑是最快捷,也是回报颇高的举措。

  应该说,中国体育金牌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背负的是国家、民族、人民从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进而突破、成长到扬眉吐气的过程。如今,我们已经拿了奥运会金牌头名,亚运会更是轻描淡写,历史赋予中国体育的特殊使命实际上业已成就,我们已经不需要从竞技体育的成功上来提示别人我们的存在、成长和强大——“金牌大国”已经世界公认。

  然而“金牌大国”却没有成为体育强国,多年来国民的身体体质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官方数据表明,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数只有人口的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在亚洲,我们的体育人口及体育设施的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

  如今的中国,对于体育的要求,已经出现了人民的需求与现行的体制不符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全民参与的需求,这包括对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健康机制的投入和保障,强调对全民的投入,强调体育中锻炼、道德、爱好、参与等诸多因素,而对于竞技层面而言,则从以前的单纯追求数量,进而延伸到从小众项目到大众项目的进步和成果,比如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

  而从体育管理的角度而言,现在体育总局,每年的工作考核,依旧唯金牌而论,所有的成绩与要求,都是围绕竞技体育而展开,每个项目的金银牌子既是脸面,更是其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还是博取乌纱和经济收入的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是以,民需和官为之间已经走在了不同的方向。

  如今,金牌带来的荣誉感,已经再也遮掩不住人们对体育回归平民,竞技体育让位与全民体育的呼声,是以媒体、民众对这次亚运会上金牌的大获全胜已经全无兴趣甚至心生许多不满。金牌和唯金牌论所代表的举国办竞技体育的时代背景已经过去了,民众已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需求,如今该是官方作出改变和立刻行动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