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运影响力下降淡化金牌正当时

 指间飞歌 2014-10-04

亚运影响力下降淡化金牌正当时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标志,不是多少枚金牌决定的,否则那1337枚金牌早已让我们屹立在体育强国之巅。

2014年仁川亚运会即将落幕,中国夺金依然如探囊取物,高居金牌榜榜首。但是,金牌早已不是国人看比赛的惟一兴趣点。赛场上大片的空座,也表明亚运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关注度都在下降。不妨借此机会淡化金牌情结,让亚运回归本原,让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转移到大众健身领域,真正让运动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自1974年以来,截至昨晚8点,中国代表团已经在亚运赛场获得了1337枚金牌。客观讲,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前,中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向世界宣告自己的不断崛起,鼓舞人们以高昂的斗志与热情投身到各自的事业中。亚运和奥运赛场,成为中国人展示自己的舞台,一枚枚金牌分量沉重。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金牌情结”成为亚运会和奥运会的主线。重视金牌以及冠军荣誉没错,错的是冠军和金牌呈现给外界的不再是那种勇于拼搏和挑战的精神力量,而是一种被物质利益裹挟了的“长期饭票”。于是,庞大的资金始终围绕着金牌项目运转,其后果就是让原本更需要大力发展的全民健身缺乏资金,群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凸显了“金牌情结”和全民健身之间的矛盾。

中国女排曾经用一个个冠军,在那个属于她们的时代创造了不朽的传奇。但是,当中国真正崛起之后,女排似乎完成使命,那些曾经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冠军,没有继续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与提高。同样,当亚运夺金后,冠军也不会对所在领域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像举重、赛艇、皮划艇、击剑、跳水等项目上的串串金牌,并没有给这些运动带来更多的参与者。那些能够陪伴百姓一生的健身运动,则备受青睐。这也是中国体育的内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方面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此前的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金牌的功效,让金牌成为一种荣誉,而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长期饭票。同时,重新设计国家在体育领域的投资分配方案,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全民健身上。如此,百姓才能真正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不是单纯靠金牌去刺激短暂的情绪释放。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标志,不是多少枚金牌决定的,否则那1337枚金牌早已让我们屹立在体育强国之巅。体育强国的标志,是全民体育蓬勃而又高质量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反哺竞技体育,让中国军团在亚运和奥运赛场全面开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