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国掀起排华暗潮:蒙古技监局工地蒙华冲突始末2

 海-内 2010-11-28
蒙古国掀起排华暗潮:蒙古技监局工地蒙华冲突始末

此时,工地的蒙古雇员已经不敢再来上班。他们得知,此次冲突事件早有预谋,蒙古媒体也正在炒作,事态必定进一步恶化,极端组织或有进一步的报复行动。

一份报告中写道:“我方后续留守工人,由于亲历亲见穿着警服开着警车的人与反华组织等袭击工地的蒙古人的接应和配合,尽管技术组一再极力安抚,仍不肯相信自身安全能得到保证,甚至对技术组产生信任危机,危险情绪蓄势待发,极难平复。”

8月25日中午,湖南建工的两位老总抵达蒙古。下午,蒙古刑侦局来工地侦查、拍照和护照核验。当晚,中方决定事件处理后全部撤退回国。

事件发生后,中方又进行了土方回填、已施工楼层清理、加固、混凝土浇注等扫尾工作。如果不进行这些工作,来年整个工程将报废。

8月26日的《防止蒙古歹徒袭击项目部紧急预案》对防范进行了细致安排。所有人员严禁踏出工地,安保人员要求穿好胶鞋、系紧安全帽,并将钢筋、钢管等工具放在顺手的位置。其他人员作为“预备役”,一旦发生意外,积极参加抵抗。全体人员被要求注意饮食和休息的调节,“睡不着,强迫自己睡,吃不进,强迫自己吃,不能被蒙古人拖垮,保持旺盛的精力应付可能的突发事件。”

预案根据对方可能来袭的人数及携带的武器,制定了不同方案:如果对方人数太多或持有手枪,工人们将直接退守建筑物二楼,守住楼梯口,用砖头封住,等待大使馆和蒙古警方的救援。预案的结尾用黑体字写道:“大家挺起胸膛,同舟共济,共同抵御蒙古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此间,商务部和外交部工作组赶到蒙古,协调处理此事。不过,未能阻止蒙古警方抓人—8月27日,周五,6名工人被蒙古警方带走。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因为之后两天是周末,工人会被白白关押两天,案件得不到处理。9月3日,又是个“黑色星期五”,另外3名中国工人也被关押。一些工人反映在监狱中受到了虐待。狱中传出的一个求救纸条写道:我们在里面受不了了,蒙古人天天折磨我们,死的心都有了。每天晚上听到刘XX在大喊大叫。

9月15日,被抓的9人中8人被保释回工地,不准离开,两名蒙古警察在现场看守。9月底,最后一名工人被保释出来。

至今,上述工人仍在空荡荡的工地上等待事件的进一步处理。对受伤的蒙古极端组织成员和警察的赔偿工作也在进行中。

两名受伤的蒙古警察目前在韩国疗养,一些重伤的极端组织成员仍在治疗之中。

 不安全的国家

对于各方来说,此次工地冲突事件是个意外。

按规定,工人不能住在工地,该工地的中国工人原本也是住在步行5分钟之外的一栋小楼里。但就这5分钟的路程,常常会遇到蒙古人不断找麻烦、辱骂或是肢体碰撞。这令工人们始终处于恐惧和愤怒之中。为安全起见,工人们才搬进狭窄的工地,尽可能不出门。如果不是这样,来闹事的蒙古极端组织其实很难遇见如此规模的集体抵抗。

此次有蒙方工作人员听见极端组织成员称“深感意外”:以往去中国工地闹事,工人特别老实。这一次万万没想到工人们会全都冲出来抵抗,“就像是当过兵一样。”

此前,中国工人在蒙古的工地被极端组织、警察或普通蒙古人殴打、敲诈、侮辱早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有中方建筑公司负责人回忆,2001年一群江苏工人的建筑工地上,一个蒙古醉汉砸窗进来,将所有工人挨个殴打,却没有人敢还手。第二天报警后,警察问被打的工人为何不还手。工人回答,“我们来你们国家干活,打了人我能好过吗?”最后项目工程的蒙古合作方叫人将醉汉打了一顿。结果当晚醉汉再次冲进工人宿舍,又将工人们打了一顿。

2007年,中国援建蒙古博格达汗宫博物馆大门。施工期间,国内来的古建筑专家夜间多次受到蒙古警察骚扰,反复检查证件。做彩绘的技术工人吓得不敢出门。

此前,大陆媒体也曾多次出现中国工人被蒙古警察在烈日下集体罚站,或是被极端组织敲诈的报道。而工地以外的世界,对中国工人们来说,则更加不可预测。

此次冲突事件中的援建工地,早已变成了囚笼。大门内侧贴着巨大的告示:“为了我们自己,请大家不要出门。”

对蒙古人的恐惧并非仅属于工人。一名援助蒙古的汉语教师称,他在来蒙古之前颇为兴奋,准备好好游览蒙古各地的美景。但来蒙古之后才发现像坐牢一样,即使是双休日他也只敢宅在宿舍,在没有陪同的情况下他不敢轻易出门。计划中的旅游全部取消。另一常驻蒙古的中资机构代表称,2006年之前,还敢坐公交车、出租车,时而逛街。到如今,不但公交车和出租车不再敢坐,自己开车出门也从来不敢离开车门太远。

蒙古人士对《凤凰周刊》记者介绍,中国工人衣着随便,很容易辨认。其他中国人也好认,尤其是戴眼镜的,因为蒙古人很少戴眼镜。

近年来,蒙古发生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排华事件。2006年11月26日蒙古独立日当晚,三家中资商家遭到数十名蒙古年轻人打砸抢烧,包括一家宾馆、一家超市和一家餐厅。

2010年4月份某日,24小时内2名华侨被杀害。其中一起在建筑工地的门卫室,另一起在华人的商店。两起惨案之后的半个月内,南亚某国使馆代办疑似被误以为是中国人,在蒙古农业部门前遭到痛殴,险些丧命。行凶者边打边喊“Hujaa(对中国人的蔑称),滚回中国!”

近年在蒙古遭到辱骂和殴打的,还包括大陆某社科类研究机构的领导,以及某大型能源企业的高级领导。

700年前,蒙古人统治中国的元代,汉人被列为最低等的第四等“南人”。如今的蒙古,这一情景似有重现。一些人在殴打了日本人或是韩国人之后被警察抓获,通常的借口就是“我还以为他是中国人,所以打了”。

一名华侨抱怨,为了令自己更像蒙古人,免除麻烦,不得不戴上棒球帽—蒙古人喜欢戴帽子,但中国人很少戴。路上见到身穿黑色夹克、光头或者长发的极端组织成员,赶紧绕道行走。

根据一位华侨回忆,1990年代之前,他们生活在蒙古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可以随便说中文。但在1990年代之后,开始听到中国人被辱骂为“Hujaa”,他父亲则在公交车上无端被殴打。

如今,“Hujaa”已经成为中国人和蒙古华侨的贬义统称,少数蒙古官员在电视上接受采访,也会脱口而出。互联网上出现了一首反华歌曲《Hujaa 你别嚣张》,指责中国人抢夺蒙古的资源和女人。这一称呼对刚到蒙古的中国人来说,或许不解其意,但对于华侨和常驻蒙古的中国人来说,刺耳无比。

尽管这首歌曲被解释为民间行为,但在蒙古的广播和电视里都曾反复播出。

1992年之后,来蒙古经商的中国人开始增多,乌兰巴托的大街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汉字招牌。上述华侨还记得他看到过广东饭店、北京饭店、友谊饭店、金海岸饭店等名字。但从2006年开始,中文陆续消失直至绝迹。许多中文招牌饭店被砸、抢或者砸碎玻璃。

但韩文等其他文字在乌兰巴托街头依然随处可见。成吉思汗机场唯一的登机口两侧就布满了韩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