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国真相:让亿万中国人瞠目结舌

 塞上翁 2016-02-05
    六、没有友谊只有利益——中国与蒙古国存在友谊吗?翻开历史一查,都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历史。坦克般的战马,所向披靡;来无影去无踪,杀了就抢,抢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这个把抢掠发挥到极致的民族让中原农耕民族无可奈何。秦朝修长城;汉代王昭君和亲;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大元朝统治中原100年;明朝重修万里长城……近代的蒙古独立;排华反华;意识形态分歧;苏联马前卒;今天继续的排华反华……这些都证明了中蒙之间没有友谊。同时也证明了,这个北方民族一直在欺负中国人,他们强大的时候是这样;今天的蒙古国,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的军事主动和经济上掠夺的能力,他们弱小了,但是他们依然欺负中国人。千万别说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戳得住吗?一个290万人口的小国,就可以随便欺负你。近代历史还证明:我们这位近邻,拍俄国马屁,排华反华;拍美国日本马屁,排华反华。排华反华是一件最不需要成本的乐事。他们很聪明,总是玩着春秋战国三国演义,搞个远交近攻,渔翁得利的伎俩。想用大国间的矛盾关系谋求自己的利益,真是机关算尽。他们认为有天下第一的丰富资源,全世界都会垂涎三尺,愿意奉献给美国人日本人。没想到,美国不要、日本不要,就连俄罗斯韩国也不要。就是在中蒙双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2014年上半年91%的出口都是销往中国(煤炭、铜精粉、铁矿石、石油、半加工黄金……)。如果中国不买他们的资源(完全可以不买),他们几乎没有可用来对外交换的本钱。限制向中国出口资源,无异于自杀。这就是现今蒙古民主党向中国示好的原因,一个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政府,还有什么尊严?同一时间,国家外汇储备余存13亿,同比减少57%。我们现在背着一个中蒙友好的包袱,让我们不知所措。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说明了这一点。蒙古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如果中国停止与其扩大贸易,蒙古国的生存就会有危险。五十年代起中国对蒙古国的经济援助就是费力不讨好,国内国外一片骂声。历史的教训,万万不可忘记。中蒙友好,蒙古人不信,我们自己也不信。为什么非要掩耳盗铃、假装欢颜呢?这种尴尬局面没有必要维持。仇恨可以不讲,但也没有必要编造一个睦邻友好的历史。现在就讲利益,这就是实事求是。我们中国只要把在蒙古国的循环利益把握好就足够了。在蒙古国开矿采油,成本甚至低于中国境内。中蒙边境的策克口岸,一车车的原煤运到中国,在边境装上中国火车,源源不断运往内陆。这是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方式获得蒙古国的矿产资源,蒙古国说是对他们资源的掠夺。在不讲友谊的情况下,掠夺不掠夺已经不重要了。蒙古国拿到卖资源的钱,除了维持政府的运转,就是铁路、公路、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住宅建设。这些建筑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大量的扩建、改建、新建项目在等待中国人。这些项目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蒙古人游牧习性,干不了建筑工程。从五十年代起,蒙古国的建筑工程大多由中国工人完成,目前就有2万到3万人在蒙古国从事建筑工作。60年代中期,中蒙关系紧张的时候,前苏联曾经派来一支部队,称为“建筑旅”,因为人数太少干不了多少事。成本最低的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只有中国人。凡是建筑工程,不管蒙古国愿意不愿意,还得请中国建筑公司,雇用中国劳动力,经济实惠方便,这样建筑工程款就回到中国。还有建筑材料,只有中国的物美价廉,还得买中国的。在蒙古国住旅馆,看到瓷砖、塑钢窗、卫生洁具、电器电料、装饰布料、家具厨具等等都是中国制造。把几十年前苏联的电器标准完全改变。比如插座,酒店房间里可以看到中国俄国两种制式的插座,俄式插座处于被淘汰的状态。不难看出,蒙古国的资金又都流回中国。这是他们的无奈,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让他们别无选择。中国政府应该坦率一点,就是这么回事,没必要编个“传统友谊”,自己骗自己。蒙古国政府当然明白,但是目前没有办法。外交讲含蓄,但是更要坦率。不提友谊,只说互利互惠。经济手段足以控制这个国家的时候,我们不用,他们还会笑话你是个傻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