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溫州小學生"被遊街"圖引來一片口水

 LM0318 2010-11-29

溫州小學生"被遊街"圖引來一片口水

日期:2010-11-18 作者: 來源:今日早報

  “七里港某學校學生盜竊被遊街示眾”?網友“瀟幫主”在溫州當地論壇上發出這個帖子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圖片顯示,一個身穿綠色外衣、頭髮花白的大爺,用繩子連環綁住幾個孩子的手,“押著”他們,氣呼呼地走在街上。“天哪!怎麼可以這樣!”網友驚呼,當今社會怎麼還有“遊街”?何況還是針對一群孩子?怎麼會這樣?事發:“不可思議”的圖片驚動網友

  “瀟幫主”的帖子,對這件事的緣由,只提了兩句話: “我上去問那中年男子,為什麼捆著幾個小孩……他說:‘這幾個小孩經常到我管的工地裏偷銅,現在銅這麼貴,我被他們偷了好幾次,損失嚴重,今天好不容易逮到,怎能輕易放過?’” 看得出,“瀟幫主”也是頗感無奈,以“嗚呼哀哉”結尾,直接上圖。 圖片共5張,兩張是正在捆的,兩張拉著孩子走路的(當事人臉部都遮擋處理了),還有一張繩子連環綁住3隻小手的特寫。“看得我眼淚都出來了”,“對小孩的身心健康會留下不良陰影”……不少網友開始跟帖,很同情這幾個小孩。 “小孩子是有錯,但大人在教育方面做得太離譜了,有這樣教育的嗎?”網友“泰樂通”說。 圖片上能看出,這件事在當地的動靜應該不算小,週邊一直有不少孩子跟著跑。偶有路過的大人,也是駐足圍觀。 “這些圍觀的大人都在幹什麼?怎麼不阻止?”網友再次質疑,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

  還原:不是遊街是“帶”回工地?

  前天,一路“摸排”後,終於在溫州樂清七里港鎮某村,找到了圖片中的“主角”。大爺姓張,村裏一農民,給村裏一建築工地當“看守”,賺點錢。張大爺介紹,這件事說來話長。每到週末,村裏就有一幫小孩子來工地上“偷”東西,碎鐵、銅絲或鋁等,見什麼拿什麼。每次“犯案”,他要是撞見了,那些孩子拔腿就跑。奈何他年紀大了,跑不過小孩,沒抓到過。不過,這樣“交手”幾回合,經常“光顧”的小孩樣貌,張大爺算是記牢了。今年11月13日下午,張大爺路過一家廢品回收站,剛巧撞見了那幾個“熟悉”的小孩,好像還正在“銷贓”。張大爺就上前把他們給逮了。他想把這幾個孩子分別領到各自家裏,讓他們的父母好好管教一番。附近群眾證實,當時情況是,這4個小孩子非常“犟”,不肯說出家庭住址,還幾次試圖逃跑。張大爺“雙拳難敵四手”,又怕孩子們逃跑,就隨手在廢品回收站拿了根繩子,把孩子的手綁了起來(其中一個孩子沒再“犟”,張大爺後來讓他跟著,途中是綁了3個孩子)。不過,張大爺沒把孩子送去派出所,而是把他們“帶”到自己看守的工地,說是想等他們的父母來找。回收站離工地大概300米遠,張大爺“帶”著孩子走過去,便成了網帖中“遊街”的場面。“這應該算不上‘遊街’吧,而是圖片看上去‘被遊街’了。”網友“wumiao不行”認為。
 
進展:所幸孩子情緒波動不大

  途中,有村民認識其中一個小孩,打電話給孩子的父親田先生,讓他趕緊到工地“領人”。田先生跑到工地,當場責備了孩子幾句,便領著孩子回家了。張大爺一直聯繫不到其他幾個孩子的父母,讓田先生也把他們送回家。附近群眾說,這4個孩子都是外來務工者子女,在當地上小學,3個上六年級,一個五年級。昨晚,田先生介紹,他們家來自湖北,夫妻倆平日打工很忙,連週末都沒得休息。事發那天下午,孩子說要出去玩,出門前田先生還特意囑咐過,“不要去工地上‘拿’東西。”原來,在此之前,孩子曾好幾次去工地偷鐵,被當地村民抓去過派出所。“小孩就是不懂事,拿廢舊鋼筋賣了錢,跑去網吧、電子遊戲室玩遊戲。”田先生說。不過,這次不同以往,畢竟孩子被綁著過街了,“我們也不好說什麼,誰叫他不懂事呢?”孩子情緒怎麼樣?“他情況還好,沒什麼異常的。他說自己以後不敢了……”田先生說,其他幾個孩子聽說情緒波動也不大。

  反思:

  捆綁做法肯定不妥

  當地派出所金警官介紹,張大爺的心情或許可以理解,但捆綁孩子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妥的。在金警官看來,對小孩“拿”東西這樣的事,還是要慎重處理。他們一般也只是口頭警告、教育,並提醒家長嚴加管教。截至昨天下午,4個孩子的家長,尚未提出追究張大爺責任之類問題。“我們也是以調解為主。”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陳一來律師說,當天張大爺撞見孩子們“銷贓”,他有權利進行“財產自救”,但最多也只是把孩子送到派出所。未成年人作為受到特殊保護的群體,對他們實施捆綁等行為,就涉嫌侵害他們的人格和身心健康等權利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這種做法都是極為不妥的。”陳一來說,考慮到張大爺上述行為,實施時間不長,也沒造成嚴重後果,所以還算不上“非法拘禁”等情況。不過,也應引以為戒了。

  出路:

  教育孩子是全社會的事

  孩子所在小學的黃校長,在網上看到上述照片後,也感到很震驚。黃校長說,昨天上午,他安排老師找這4個孩子談話,做了一些心理輔導。另外,也跟家長進一步溝通了。在黃校長看來,這件事也提醒了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這個星期五,我們就安排了法制講座。”不過,在加強教育的同時,黃校長也希望,大家要多給孩子一些信心,不要讓他們心理壓力太大了。教育孩子是家長、學校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小孩犯錯難免,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黃校長的這句話,或許也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道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權去懵懂,也有理由去適應。他們的路還很長,可塑性也很強。他們代表著希望,全社會也該讓他們一直看到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