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作为“2010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头戏,在“中关村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论坛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红向听众透露,未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的工作之一,将重点支持中关村建设成“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她表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不仅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更能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经验,“我相信,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能够成为创新的创新、引领的引领和示范的示范”。 中关村企业急需金融资本支持 “创新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一定要插上技术和金融的两个翅膀才能够腾飞。”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一语道出了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汇聚着中国最丰富的资源。依托人才和科技支撑,“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郭洪说。 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金融处处长何存告诉记者,连续5年,中关村地区发生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1/3左右。符合创业板财务指标条件的企业有近1000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320多家,正在改制及拟改制企业500多家。 据了解,目前中关村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总数共计154家,IP0总融资额近1300亿元。近几年,每年都有10家左右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自2006年1月23日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正式启动以来,参与试点的企业113家,已挂牌企业67家。中关村代办系统已逐步成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顺畅流转的平台、创投与股权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中关村具备着强大的上市资源优势。”何存说,中关村企业总数2万多家,高科技高成长的“瞪羚企业”3000多家,每年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每年新增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100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总数达到1251家。德勤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和清科发布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1/3左右的企业来自中关村。 “中关村的创业投资中,落地的项目数和金额,连续5年占全国的1/10。这和美国硅谷占到全美投资比例是相当的。”郭洪说,也就是意味着在持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面,中关村对中国经济的带动提升作用与美国的硅谷相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将对中关村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仅海淀区今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就有2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64家。 可以充分说明,对于金融资本的需求是中关村科技企业的内在需求,同时,中关村也有着众多的优秀企业满足上市条件,如何挖掘这些“潜力军”,并为之提供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将是决定中关村科技企业下一步能否不断做强做大的关键。 中关村企业上市拥有独特路径 在企业上市方面,中关村企业有着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何存告诉记者,中关村科技企业有六个方面的特点,即企业商业模式新、非线性高成长、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较低、倾向于进行股权激励安排、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知识产权共享化以及募集资金投向主要是增加研发力量、开拓市场及补充流动资金。 何存说,中关村企业主要占据利润“微笑曲线”的两端,以高科技研发和高技术服务为主,高端化、服务化的特征明显。有的公司成立两三年以后就成功登陆境外证券市场,如近两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德信无线、完美时空等公司,都是成立3年左右就上市了,有的从成立到上市最短的才两年零两个月。有的企业当年收入就超过亿元,利润超过几千万元。这些公司不适合用传统的财务指标和市盈率衡量公司价值。百度、完美时空等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市盈率都很高,有的上百倍。相对于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无形资产和现金资产所占比重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尤其是中关村众多的高科技服务型企业、文化创意型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不断细分和深化,一家企业很难独自创制和占有相关产业领域的所有知识产权,往往通过交叉许可形成“专利池”,但这样容易被认为知识产权不完整。 虽然中关村具备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拥有众多极具上市潜力的科技公司。但是,中关村企业在上市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制约中关村下一步的发展。 “在创业板推出之前,境内上市条件、方式和核准程序等制度安排,我们还严重不能适应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特点、规律和上市需求。因此中关村企业在境内上市时,往往不能被发审委理解和接受。”何存说,2007年中关村共有7家企业上了国内中小企业板上市发审会,只通过了3家,过会率仅为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2007年上市的20家公司中,境外竟有16家。 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对中关村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纳斯达克,为美国的创新发展、甚至是全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中关村有很多高新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我们更呼唤国家建立好自己的场外交易市场,为我们的创新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提供服务。”郭洪向记者特别强调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0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红告诉记者,未来,北京市金融局将集中精力加速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其中将涉及拓展科技企业资本市场投资体系,完善科技信贷体系、科技保险创新体系、科技要素市场体系、股权投资服务体系、科技企业信用增进体系等大体系的建设。王红说,“北京市金融局的目的是通过功能的整合,优势互补,达到科技、产业、金融的全覆盖。尤其要支持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海淀区重点科技金融主体集聚、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率先开展先行先试。 王红表示,结合中关村核心区的建设,金融局将探索建设更完善的工作平台,促使海淀核心区建设、金融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得到良好契合。目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正在探索更新的、广泛的创新活动。如考虑是否放开外资、民营资本,使得这些资本能够参加小额贷款融资的设立。同时,也逐步扩大科技创意产品的规模,在去年120种创新产品基础上,今年的规模更大。在债券融资方面,也希望更多地推出一些集合创新产品,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其他的金融工具。 “我们非常关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后续发展,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为证监会、银监会监管下的全国性敞开市场。同时,我们将支持中国技术交易所不断做大做强,推进全国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产品研发、投融资的配套服务,为科学技术产业化提供金融服务。”王红说。 何存表示,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金融处将进一步发掘、培育上市企业资源,掌握企业改制上市的动态信息,及时跟踪服务,并组织开展培训和辅导,大规模培训、定向辅导、一对一辅导,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改制上市疑难问题解答》,不断培育壮大中关村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进一步支持企业引入创投资金,帮助技术创业者成为创业企业家。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效果,2009年23家上市公司中14家是创投投资的企业。 王红认为,五中全会闭幕之后,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方面会有深度变革,而且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不仅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更能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经验,“我相信,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能够成为创新的创新、引领的引领和示范的示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