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独立书店如何突围

 房东二号 2010-11-30
在网络书店和超级连锁书店的挤压下,传统独立书店早已感到了巨大的经营压力。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独立书店继相倒闭,其中不乏一些极富特点和地标性的书店。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书店如何突围成为关注的焦点。

  日前,在一场名为“钟芳玲解析书店魅力与未来”的讲座上,传统独立书店前景堪忧的话题再次被提出,书店经营者围绕独立书店的变迁与未来展开讨论.
 
处在挣扎与徘徊边缘的不仅有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纽约客的最爱——高谈书集,北京的大部分独立书店都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布衣书局已经搬了5次家,从二环内胡同里一处100多年的老房子一直搬到了郊区。书评人杨小洲陆续写过很多北京的独立书店,并即将集结成书,但其中的好几家甚至最大的一家都不存在了,该书编辑担心:读者会去寻找这些书店,不存在了怎么办?

  独立书店也不乏神奇复活的案例。美国加州一家著名的独立书店因负担不了亏损宣布停业,电视新闻一播出,很多志愿者出面要挽救这家书店,大家重新集合了23家股东,集资50多万美元,成立董事会,并且建立了义工制度。40天后,这家书店神奇复活。

  台湾女书人钟芳玲认为这只是个特例,无法效仿。传统独立书店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做的就是维系自己的经营,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供更多有特色的服务。

  在钟芳玲看来,降低成本是书店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最便于控制的就是人力成本。美国鲍德温书仓雇用了一批退休人员,他们都是爱书的人,有专业知识,却不在乎薪酬的多少。比如一位退休教师,他对文学很有见解,在书店里面找一些文学性的书籍可以问他;一位曾担任一家大纸厂的物流国际部经理的退休人员,他的专长就是想办法用最快最安全的方法寄送书籍,帮书店节省开销。

  提供独特服务是独立书店经营的另一个关键,北京的很多书店也在尝试着各种创新模式。比如,晓风书屋不但卖书,还专门从潮州请师傅来做美食,提供餐饮服务。读易洞书店创办人邱小石希望书店能成为和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在书店融入社区方面做了尝试:考虑到业主晚上闲暇时间较多,书店晚上也营业;承办邻居们自发的摄影展、画展等展览;汶川大地震时为大家的捐助义卖活动提供场地,有意识地拓展社区文化。

  作为独立书店存活下去,恐怕还需要更多地和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多元化经营。如今,晓风书屋不定期地举办画展和其他文化活动。读易洞书店则进行了业务拓展,比如为香港马会会所的图书馆做创意和图书的整体引进。

  钟芳玲说,在美国,独立书店在经历了一阵数量锐减的境遇之后,开始触底反弹,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又找到了开书店、逛书店的乐趣。未来也许会形成三分天下的书店形势,独立书店如果能保持自己的特点并找到合适的运营方式,就一定能够活下去。

  文言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