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湿热体质调理,兼说脾胃

 紫香 2010-12-03
是神经病,最近又发病了,所以看到某人的帖子又心血来潮发帖了。
~~~~~~~~~~~~~~~~~~~~~~~~~~~~~~~~~~~~
杂谈湿热体质调理,兼谈风月

两贴相为表里
http://www.m/group/topic/15085627/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于这个贴,本来是很费神的事情,而且也可能越谈到后来,就越谈不清楚,读者也看得云雾,
关于体质说,在这一两年内才鹤起的,其实我也只是大概知道一点儿。

小时候在小镇中医世家的老中医看病,有些会问我生辰年月日,然后推算下五行。也就大概知道体质为何,我没有探究过,五行与体质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他们的方法又是属于什么方法,是巫是医。但是我知道他们告诫父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很管用。

“其由来也渐”任何情况发生都不是一夕一朝就出现的,
也就是说身体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引发的,日积月累,从量变才能到质变,这是不断变化着的身体。
如何认定自己就是所说的体质呢?我想很多人都是用那个最流行的活法儿测试。这在追求简单方便的现代人来说,的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中医也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影响身体的状况很多,还需要具体的分析和辩证。一个诊断过程是需要复杂的过程,数据录取--分析-处理-反馈-再处理-再反馈--再处理。
就凭一个简单的测试工具,就认定某人是某体质,然后归入一类,再用一类药,其实是不太负责的。

但是,好歹也算是一个进步吧。。姑且这样说,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能更简单的就了解大概状况。

我也很想用更通俗一点的语言,把其中的一些道理说出来,我希望的也是能授人以渔。中国的读书人,应该是有中国文化作为底蕴的。

对于治病,我没有万金良方,更不会用药。
治病还是要去找医生。我能提供的,或许只能是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种思考问题的维度。
仅此而已,或许什么也不能给你。我只是胡说了一通,你也权当我是神经病吧。
~~~~~~~~~~~~~~~~~~~~~~~~~~~~~~~~~~~~~~~~~~·~

天地生养万物,并行而不悖,人之为人携天地之灵气而生长,必然逃不开宇宙间自然的法则。

人所谓的先天大概包括生物遗传,生活环境,生存地域,从小饮食起居习惯等,疾病影响等。
后天大概不离“饮食不节”四个字。
还有情绪,习惯等的影响。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后天不补,也就只有早点入土了。嘿嘿。

用五行来说,湿热体质的人,生辰八字中可能五行土多或是属土。但也可能多居湿地。或后天恣食膏粱厚味,生冷不忌等。或是因为脾胃不调,或者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暴饮暴食,食积不化,阻碍运化。。。。除了先天因素,后天不节而导致湿热体质形成是更多,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所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先天决定的那一部分已经过去,后天那部分才能决定现在和未来。

通过对女友一些简单的细节观察,我发现了可能造成她湿热体质的一些基本原因。她小时候属于很瘦那种但后来慢慢变成小胖丰满类型的了。说瘦也有赘肉,说胖也不算。
认识半年多,她从103瘦到90,中间浮动了5斤左右,还在继续瘦,我不知道这瘦是因为恋爱的力量还是因为我坚持不让她吃很多东西,让她煮这样那样她觉得奇怪的东西吃。或者是因为有了男朋友更注意形象而改变。不管怎么说瘦下来就好。

比如热了猛吃生冷,贪凉猛吹空调风扇,热了用冷水洗脸啊,头发未干就睡觉,洗澡后不搽干,怕晒黑而从不晒太阳啊,怕热不愿意适当运动啊等等,不忌口,什么都喜欢吃,遇到喜欢吃的要吃到撑为止。
在情志方面,她情绪偶尔会很不稳定,特别是生理周期前后,缺乏安全感,易怒上火,心浮气燥,每夜睡觉必做梦,晚上很晚才睡,但是很早就醒了。有点忧郁和焦虑,但是另外一面又非常活泼开朗。

说到这儿了,我觉得我应该把我的观察和分析分享出来,找一件需要集中精力去做的事就能忘记痛苦。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参考。也算功德一件。
~~~~~~~~~~~~~~~~~~~~~~~~~~~~~~~~~~~~~~~


造成湿热体质,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大部分都是因为后天脾胃失和造成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也。

我觉得,不管外在病症如何复杂多变,中医总不离辩证,而辩证,首当别阴阳五行。另应参详"五行八字”,“七情”,“五运六气"等(具体五脏六腑,阴阳五行基础理论在此不表)但是掌握了总体理论基础对于中医学习总是有益的。见《素问》“阴阳应象论””五行运大论”两篇。

回到本文中

只有零星的感悟,谈不上条理清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偷懒了就百度之。


第一,脾胃

脾胃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五行均属土,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配五季属性为湿,即“六淫”中易感“湿”,湿气可与其他邪气结合为“湿热”,"寒湿",“风湿”,暑湿(即中暑),

遇燥则两分法,脾喜燥,胃恶燥。所以辩证辩阴阳,用药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用燥湿法去湿时更应注意不伤胃。

七情中思主脾志(即情绪也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平时我们说的“脾气不好”一词,也是很深层次原因的)现代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太多,想的也复杂。各种情况,用脑也多,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使身体透支或超负荷运转。


脾胃失和病一般分两种:

一,脾胃虚寒,是因脾气虚,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脾胃虚寒,一般我们可以这样直接理解,即脾阳气虚,胃感寒邪,两方面相互影响而互相制约,孰先孰后自己才知。(本文因时谈湿热体质,所以略为不表)

二,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一般可以直接理解为脾湿胃热。



脾胃的功能特点于升与降。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
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
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辩证治法

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与肝胆湿热一样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对此症的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等等。看着豆瓣上很多女生都在求治便秘,我想有很大部分除了津枯血燥,就是因为湿热引起的吧。

燥胜湿,寒胜热。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

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

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兼用玫瑰,百合之类。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病的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只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缓则治本”如果湿热还不是没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话,则当辨证求本,从养肝肾,脾肾,入手,兼养心肺。


~~~~~~~~~~~~~~~~~~~~~~~~~~~~~~~~~~~~~~~
华丽丽的分隔,以下
温胆汤出自百度。感谢度娘。。。。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

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

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

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

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

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

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

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
~~~~~~~~~~~~~~~~~~~~~~~~~~~~~~~~~~~~~~~~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童鞋,很疑问,好像说了很多,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办法嘛。。

还是请各位去看医生的好,我也只是读中文系的时候看了一些,懂得一些基本医论而已,不会用药。
话说,用药如用兵,,用兵则就关乎生命,
性命之事,怎能儿戏??
嘿。。

但我还是会另外开一个贴,讲一些我为了对付这个让人伤神淘气女友,而采用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的。
这些方法很简单,人人都会用,不外乎平时一些吃的,喝的。须注意
就看能不能坚持和能够忍受住食物的诱惑。。
观看时候,请自动滤掉我有些情绪的垃圾信息,获取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就行了,能有收获最好。

等我的神经病好转些了,我会主动回来从写得更有逻辑和条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