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厂长

 liuhhua 2010-12-03
拥有4000多位员工的第三棉纺厂,厂长王木楠办事果断,敢罚敢管。1997年,王厂长刚上任时,工厂劳动纪律涣散、生产秩序混乱、连续3年亏损。他狠抓纪律、重奖重罚,初见成效,上半年超额完成15%经营计划。他进一步加大奖罚力度,对工作满意的当场开奖,工作稍有失误,即扣除当月奖金甚至全额工资。员工们开始逐渐产生抵触,有一次王厂长一次处罚了31名员工,布告刚贴出,即被员工撕光。又一次,一天撤职了5位科长。没有被处罚的员工也开始产生不满,结果对王厂长有怨言的越来越多,开始出现消极怠工和小规模的罢工。已经扭转的业绩又开始下滑。年终亏损比1996年更多。总公司对此作了适当的调查。并于1997年底,年去了王木楠的厂长职务。
1998年,总公司任命李金龙出任厂长,李金龙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到工厂后又进行了为期1周多的调查。李厂长实行“严格管理+微笑管理”。每天早晨在大门口迎接工人,与工人一起在食堂排队买饭。并规定,干部自己带板凳乘班车,把座位让给一线员工。逐渐缓和了员工情绪。业绩开始慢慢回升。李厂长自己经常加班,而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慢慢地,工人觉得李厂长很亲切,也愿意与厂长讲话了,并常常提出一些建议,无论建议是否有意义,李厂长都会认真听。1998年底,开始扭亏。1999年开始盈利。生产、工艺、质量都走向正常发展状态。李厂长把他的管理方法总结为:“以爱为核心的第一要素工作法”。
问题:讨论两个厂长的管理理念、方法、激励、领导作风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