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60高性能混泥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性能研究

 小喇叭777 2010-12-04
ljill2Il;jliiI 。 。 工业
C 6 0高性能轻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
汪浩然 于文刚 郭晓字 汤卉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 1 50040)
技术

摘要:为制备C60级高性能掺粉煤灰轻质混凝土,利用粉煤灰.高效减水剂配制出C6 0高性能混凝土。经实验研究发现:当粉煤灰掺量
为16%,高效减水觏掺量为1.0%,高性能混凝土28d强度高速77.3MPa,CI一扩散系数低至1.5210-9cm /s,lm。混凝土节约水泥200kg。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 粉煤灰混凝土 配合比优化设计 cI一扩散系数 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U3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 2-3 791(2o10)08(c)一o11 o-o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混
凝土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1。高性能混
凝土以其高耐久性、较好的和易性和经济
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在配制高
性能混凝土时一般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并
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来改善
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矿物掺合料主要有硅
灰、粉煤灰、液态渣、沸石粉等,其中粉煤灰
应用最广。矿物掺和料和高性能外加剂的
应用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节约水
泥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及能
源消耗I3,4 J。本文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角
度出发,利用高性能外加剂和适量的粉煤
灰,根据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设计了C60级
高强轻质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抗渗性
能进行试验研究。
1配合比优化设计
1.1基准配合比设计
1.1.1设计强度
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60,按照国家
相关标准规定,验收最低强度应为:
fcuo=f k+1.645 o 60+1.645* 69.87
(MPa) (1)
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混凝土的基准
配合比为:W:C:S:G=230:605:501:1l14。
1.1.2粉煤灰掺量的确定
粉煤灰作为传统的矿物掺和料应用在
混凝土中已经30多年了[51,其品质及其均匀
性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粉煤灰在高
性能混凝土中的掺量,根据其品质、均匀性
和混凝土设计要求的不同而适当调整。本
课题首先根据要求确定C60混凝土的基准
配合比,然后按超量取代法用粉煤灰置换
部分水泥,超量系数选为1.2。经过抗压强
度试验确定基准配合比粉煤灰的最终掺
量,试验配合比及结果见表1所示。
1.1.3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目前,高效减水剂已成为配制高性能
混凝土的必须组分[6】,尤其聚羧酸超高效减
水剂的应用不但使混凝土水泥用量大大下
降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使
混凝土流动性提高,硬化后的混凝土致密
度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
渗性I 。本课题作了5组试验,从而确定混凝
土超高效减水剂的掺用量 试验配合比和
结果见表2所示。
2实验原料
P I 525水泥,江西洋房牌;
聚羧酸超高效减水剂(Point-S),厦门
科之杰产;
表1 粉煤灰掺量不同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基 佳配合比 FA掺量 J=}_}落度 抗压强度(MPa)
、、 :C:S:G (%) (】 In) 3(1 7d 28d
O 70 37.O 44.2 71.5
) 80 35.5 42.8 66.2
8 8.3 33.6 41_7 70.6
230:605:30l:1ll4
I2 【】0 32. 40.i 73.4
l6 J l0 28.3 38.6 63.3
20 l2() 25.8 37.4 5().6
表2 高效减水剂掺量不同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石子(粒径5~25mm),仙游沙溪
中砂(细度模数2.5),闽江白沙;
粉煤灰(I级)南埔电厂产。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粉煤灰的影响
由表l可知,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与测试龄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混凝土
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同
步增长。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反应在
水化后期才显示出来,故粉煤灰混凝土的
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由上表可知粉煤灰混
凝土的3d、7d抗压强度略低于不掺粉煤灰
的基准混凝土;在水化后期,粉煤灰与水泥
水化产物Ca(OH)发生二次反应生成低钙硅
比的c—s~H凝胶体等产物,增加了混凝
土密实度【11,提高了后期强度,所以混凝土
的28d抗压强度高于不掺粉煤灰的基准混
凝土,并且当粉煤灰掺量为l2%时,混凝土
的28d抗压强度最高,因此该配合比粉煤灰
的最佳掺量为12%。采用超量取代法在混凝
土中利用粉煤灰替代水泥,当粉煤灰掺量
为12%时,1m 混凝土大约节省水泥约70kg;
利用粉煤灰替代水泥不但节约资金、降低
建筑成本同时也弥补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
强度低的缺点。
3.2高效减水剂的影响
由表2可知,当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
掺量为1.O%,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
均达到设计要求,CI-扩散系数最小,值为
1.52 X 10-9cm /s,即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最
好,耐久性良好,单方混凝土节省水泥约
200kg。因此聚羧酸超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大
大减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3.3粉煤灰掺量的最终确定
由于粉煤灰的掺量对不同的配合比有
(下转11 2页)
基准配合比 减水剂(%) 坍落度(mm) 用水量(Kg) 抗压强度(MPa) CI扩散系数
C:F:S:(j 初始 60rain 3d 7d 28d (1() cnl、/s)
().8 l40 【00 185 43.7 5O.2 60.5 1.85
0.9 l50 lO5 】8() 45.3 53.8 ^ 1 】.76
396:65:687:l{)77 1. 0 l9O 16O l75 50.4 63.9 75.6 1.52
1.】 2(x】 l80 1 75 51.4 63.】 76.J 1.93
i.2 2】() l8) 】7 32.1 64.3 77.3 】.88
①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O81021401。
作者简介:汪浩然,大三学生,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与理论研究。
指导教师:汤卉,教授。
0 科技资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iill2I2;IIliI— 。 。 。。 。 。
短洞长、减少投资,可能使纵坡过大、引线
连接不平顺;洞内坡大,会使汽车排放有害
气体增多;洞内湿度大,会降低路面抗滑能
力;这都不利于行车安全。特殊路段纵坡必
须满以下几点要求:桥梁及其引道的平、
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
桥上纵坡不宜大干4% ,桥头引道纵坡不宜
大于5%。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
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桥头两
端引道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隧道内
的纵坡应小于3%;但短于1OOm的隧道不受
此限。城市公路、一级城市公路的中、短隧
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
大纵坡可适当放大,但不宜大于4% 隧道洞
口的连接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隧道两
端洞口连接线的纵坡应有一段距离与隧道
纵坡保持一致;检查设计是否满足上述标
准要求,并使桥、隧及其两端引线之平、纵
线形尽可能平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之
视眼开阔、视线诱导良好。
3.4爬坡和避险车道
载重汽车在长上坡段行驶时,车速随
坡长增大将明显下降妨碍跟驰轻型车辆行
驶,不但降低城市公路的通行能力,而且导
致事故增加,需要为慢速车辆设置爬坡车
道。对于已设置爬坡车道的路段,应对爬坡
车道的长度、宽度以及标志、标线等进行评
价。在长大下坡路段,连续4kin以上路段末
设鼍停车区、加水冷却区等服务设施时,应
根据沿线地形条件和交通组成特点,评价
在下坡路段设置紧急避险车道的必要性。
对于己设置紧急避险车道的路段,应评价
设置间距能否满足行车安全要求,并对紧
急避险车道的平纵面线形、长度、横断面宽
度、路面材料、排水系统以及防撞护栏、标
志、标线等进行评价。
3.5平纵线形组合
优良的道路几何线形组合设计应为:
宽阔连续的视野能使驾驶员自觉地保持随
时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为
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安全措施赢
得时间。
为了保证具有明显的立体曲线形体和
排水优势,在设计时应该尽量做到平曲线
与竖曲线相重合,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即
所谓的“平包竖”一取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为
平曲线半径的10~2O倍。应避免将小半径
的竖曲线设在长的直线段上。
保持平曲线和竖曲线两种线形大小的
均衡。在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极为重要。几
何线形的均衡性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献表明:若平曲线半径小于1O00m,
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O倍
时,便可达到均衡的目的。
不良的线形组合。行车安全性的大小
与不同线形之间的组合是否协调有密切的
关系,下列线形组合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
发生的重要原因,在线性设计中应予以避
免并加以检查。如:线形的骤变,如长直线
的末端设置急转弯曲线,尤其是长下坡(大
于lkm)接小半径曲线是有危险倾向的设
计;纵断面反复凹凸,即形成只能看见脚下
和前头,而看不见中间凹陷的线形;在凸形
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插入急
工业技术
转弯的平曲线,前者因为没有视线引导而
必须急打方向盘;后者在超出汽车设计速
度的地方仍然要急打方向盘等。
4结语
总之,城市公路线形设计时,设计者必
须对城市公路具有的性能与作用进行充分
而慎重的分析研究,以免留下后患。对于提
高我国城市公路勘测学科的整体学术水
平,提高我国道路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加
速我国的城市公路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
用,其成果的应用亦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并有着十分广阔的推广应
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公路交通部交通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
南f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李清波,符锌砂.道路规划与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第2版)【M】.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4.
【4】符锌砂,高捷.高速公路纵坡路段货车
运行车速预N[J】.公路交通科技,2008.
(上接11 0页)
不同的最佳掺量,为了进一步的优化该配
合比做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试验配合比
及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在该配合比
中当粉煤灰的取代量为l6%时,混凝土的流
动性和抗压强度最佳。
4结语
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等级为C60时,采
用绝对体积计算法,设计得到混凝土的基
准配合比为:W :C:S:G:230:605:501:
I1i4。
利用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可以试配出
性能优良的C60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当粉煤
灰掺量为16%,减水剂掺量1.0%,混凝土28d
强度高达77.3MPa,CI一扩散系数低至1.52
X 10 cm /s,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
渗透性。
利用粉煤灰、聚羧酸超高效减水剂配制
高性能混凝土,可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成本,
当粉煤灰掺量为16%,减水剂掺量1.O%,单方
混凝土节省水泥约200kg,即:W :C:S:
G=175:450:687:1077
参考文献
[1】李国柱,干伟忠.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
的配制及机理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
2002(8):65~67.
[2】袁兴信,苏胜,苏勇强.大掺量粉煤灰高
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J】.煤炭工业,2006
(5):73~75.
[3】赵瑜,靳彩,冯幸芳.大掺量粉煤灰在大
表3 粉煤灰掺量不同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新型建筑
材料,2002(8):68~69.
[4]朱劲松,叶青,章天刚.粉煤灰掺量对常
用预拌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影响? .新
型建筑材料,2008(5):39~41.
[5】宋军伟,方坤河.复掺磷渣、粉煤灰及硅
灰的砂浆配合比优化研究【J】.混凝土,
2006(4):7~10.
【6]刘继良.掺高效减水剂高强混凝土的配
制与施工控制【J】.新型建筑料,2001(2):
】8~ 20.
基准配合比 减水剂 ) FA樗量(%) 坍落度(ram) 抗压强度(MPa)
W:C:S:G 初始 30(mht) 60(rain) 3d 7d 28d
O l65 l50 l3O 58.7 67.2 7, 气
5 175 1 55 l 35 53.3 65.8 73.2
8 l80 160 J 75 】45 5】.4 64.9 73.6
:450:687:1077 1.O
12 l9O l70 16O 50.4 63.9 75.6
l6 I95 180 180 48.】 60.3 77.3
20 200 185 170 40.5 52.4 63.6
2 科技资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