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特殊句法

 知愚草堂 2010-12-06

古汉语特殊句法

一、判断式

古汉语判断句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般肯定性的判断句

1"……者,……也"

这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判断句式,""是助词,放在主语后表示提顿,""是语气词,用在谓语后煞尾,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

①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鸿门宴》)

——亚父是范增。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和两只大爪,可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寄居托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生性浮躁啊。

③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是天然的大水池。

2"……也"

这是一种只在谓语后加语气词""煞尾的判断句。如:

④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虢国是虞国的门户。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普天下同声传颂的宝贝。

3"……者,……"

这种类型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字提顿。例如:

⑦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⑧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

——陈婴是过去的东阳令史。

⑨兵者,凶器。(《史记·酷吏列传》)

——武器是凶器。

4无标志的判断句

这是一种既不用""提顿,也没有""字煞尾的句子,从文意判断,它仍是判断句。例如:

⑩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列传》)

——秦国是虎狼般的国家。

B11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赤壁之战》)

——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B12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君子的德行是风;小人的德行是草。

5"……为……"

"",有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作"","作为","成为"。例如:

B13项燕为楚将(《史记·陈涉世家》)

——项燕作为楚国的大将。

B14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谁是(你的)老师

B15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

——这是怎样的人。

其实,""字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而不是系词。杨伯峻,何乐士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说,""作动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表示"作为";"""成为";"""使……为"的兼语中。

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708页。

6乃,,,,

用副词"","","","",""等都有表示加强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意思,但它们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其主要作用是在加强语气(语调),同时也加强了副词的作用,所以常译为"就是","本来是","却是"之类的词。例如:

B1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应当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B1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三国志·赤壁之战》)

——假若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了。

B18此非臣之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

——这不是我的功劳。

B19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

——这就是我的罪过。

B20是必夫奇鬼也(《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这一定是那奇鬼。

7"……是……"

判断词""起于汉朝初年,它本是个指示代词,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魏以后逐步变成了判断词。例如:

B21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这()一定是豫让。

B22问今是何世(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哪个朝代

B2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B24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琵琶行》)

B25(汉灵帝)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毋。"(《后汉书·宦者列传》)

8否定的判断句

古汉语里,否定的判断句主谓之间一定用否定副词"",可译为"不是"。但它仍是否定副词,而不能看作是判断词。例如:

B2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B2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B28身非木石(司马迁:《报任安书》)

B2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宫赋》)

B3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文言判断句的其他功能

判断句的基本功能是表示判断,即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么是同一关系,要么是类属关系。但有些形式上属于判断句,从内容和逻辑关系来看却并不构成判断,而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其他内容。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特殊判断句";有的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有的称之为"文言判断句的表达功能"。虽然说法不同,但所指内容大体如此。

1表示比喻

B3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天地(好像)是万物的旅馆;光阴(好比)是百代的过客。

B32仁,人之安宅也;,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仁是人们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B3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像)是水。水可以浮载船,水也可以翻沉船。

2表达因果关系的形式逻辑关系

B3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的相,没有一点点灾祸,全靠冯谖的计谋啊。

B3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出兵,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B36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的盟会,不使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

3表示复杂抽象的事理

B37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

B38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由此说来,勇敢与怯懦,是权势和地位决定的;强大和弱小是一种具体的表现。

B39朱绂皆大夫,紫绶系将军。(白居易:《轻肥》)

——戴着朱笼的都是文官,穿着紫绶的都是将军。

,连动式

连动式,是指句子中的主语发出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包括它的宾语),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因而不能颠倒;动词之间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例如:

①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②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慌。(《木兰诗》)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以前十一月里,别了娘家来到你贵门。

连动式的动词之间(包括它的宾语)可以不用连词连接。也可以用连词""""来连接。例如:

④相如奉璧奏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捧璧进献给秦王。例中的几个连续的动词之间没有用连词连接。

⑤因释其耒而守株。(《韩非子·五蠹》)

——(宋人)于是放下他的农具守候在树旁。

⑥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左传·成公二年》)

——我把箭折断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成了深红色。

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驾起骏马去奔驰啊,来吧,我愿为前驱,在前面带路。

文言中的连动句大多为现代汉语所继承,也有不用的,那就是文言中较为特殊的连动句,"谓……曰":

⑧骊姬谓太子曰:……(《左传·僖公四年》)

——骊姬对太子说:……

⑨赵高说二世曰:……(《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对二世说:……

⑩宋义乃谏项梁曰:……(《史记·项羽本纪》)

——宋义乃劝项梁说:……

连动式在形式上与动词性联合词组及动词或动词词组作状语有类似之处,要注意区别。

()连动式与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的主要区别

连动式的几个动作有先有后,不能颠倒,而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则是无时间先后的限制,即使是连续发生,也难以确定其先后,因而,可以前后颠倒,意义并不受影响。例如:

 B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于是邀请渔人到家里作客,摆酒,杀鸡,做饭吃。

这句中的主语是上文的"村人",谓语是动词性联合词组"设酒,杀鸡,作食"。这几个动作"","",""虽然是由同一主语发出的,但无时间先后次序,可以颠倒成"杀鸡,设酒,作食",而意思不受影响。因此它不是连动式,而是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再如: B1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胡人不敢到南边来牧马。"南下""牧马"的途径和方式,"牧马"才是"南下"的目的。

B13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

——挟持皇帝来征召诸侯。

()连动式和动词作状语的区别

第一,动词作状语,在词序上和连动式一样,而在意思上和连动式不同。连动式的主要特点是一个主语发出连续的两个以上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主无次,无偏无正的,因而构不成修饰限制关系;而动词作状语,或者动宾词组作状语,却是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情态,后一个动作是主要的,因而有主有次,有偏有正,一般地讲,前一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词的方式或情态。

第二,动词作状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表示行为的状态,常见的动词有"","","","","","","","","",译成现代汉语时,在这些动词的后面加上"""",也可以不加。总之,其作用与副词相同,是修饰动词谓语的。例如:

B14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小孩子害怕了,哭着告诉母亲。动词"",表示动词""的情态,作状语。

B15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夜里从城墙上用绳子吊着身体往下落而出了城。""是动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谓语""

B16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诸侯)争着割地贿赂秦国。""是动词作状语,修辞动词谓语""。意思是争着割让。

B17哭而送之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哭着送他说:……

B18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子路拱着手站着。

总之,三者的共同点是:在形式上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动词性词组,似乎都是由一个主语发出的动作。如果仔细研究上下文的语义,就会发现其各自的特征。"连动"是表示动作行为连续发生而没有明显轻重之别的次序不可以颠倒的动词性结构;"动词性联合词组"是表两种(或几种)动作行为没有明确的先后次序,没有轻重之别,次序可以互换的动词性结构;"动词作状语"是表动作行为可能先后发生或同时出现(或持续),表意有轻重之别的,前修饰后次序不可互换的动词性结构。还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加以区别的,目的是为了更确切地理解文意。

,兼语式

兼语式也是复杂的谓语。连动式的几个动词谓语共属一个主语,而兼语式中的动词决不共属一个主语。它的前一动词的宾语同时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所谓兼语就是宾语兼主语。含有兼语的句子叫兼语式。古汉语兼语式的基本结构:主语+1+兼语+2+宾语。例如: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论语·先进》)

第一,构成兼语式句型的谓语中心词是动词1,它有以下几种类型:

使令类

表示派遣和命令,某人去做某件事情。常见的动词有:"使","","","","","","","","","","","","","","","","",""等。特别是"使"字句的兼语式在文言中使用得很多,据统计《左传》一书中"使"字句兼语式就有1100多个,而作一般动词的只有五六十处,作名词的有六七十处。例如:

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楚怀王命令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

②高祖令武士缚信。(《汉书·韩彭英卢吴列传》)

——汉高祖命令武士绑缚韩信。

③权即遣肃行。(《三国志·赤璧之战》)

——孙权马上派鲁肃走。

④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商议。

⑤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封黜类

表示封爵,授职,任免,降职等意。常见的动词有:"","","","","","","","","",""等。而且常常与动词2""相配合。例如:

(高帝)乃封张良为留侯。(《史记·留侯世家》)

⑦吴起娶齐女为妻。(《史记·吴起列传》)

(高帝)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史记·高祖本纪》)

⑨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三国志·刘备传》)

⑩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资治通鉴·卷七五》)

()劝诫类

大都表示劝诫或教诲的动词,常见的有"","","","","","",""等。例如:

B1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史记·高祖本纪》)

B1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B13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孙子兵法·谋攻》)

()评论类

表示或褒或贬的倾向性看法,表示赞许或责怪的态度。常见的动词有:"","","","","","","","",""等。例如:

B14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B1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16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B17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称名类

命名,称谓的意思,常见的动词有:"","","","","",""等。其中还有常用的固定格式:"谓……曰……","谓……为……","命……为……","名……曰……","尊……为……"等。例如:

B18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

B19尊皇后曰皇太后(《三国志·三少帝纪》)

B2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21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

B22()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灵沼。(《孟子·梁惠王上》)

()有无类

肯定或否定某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动词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兼语现象。例如:

B23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B24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B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核舟记》)

B26无草不死,无木不萎。(《诗经·谷风》)

()"以……为"兼语式

古汉语中"以……为"的形式并非全是兼语式,就其内在结构关系而言,有三种情况:

其一,"以……为"兼语式。""是介词,动词""常起系词""作用,含有致使的意思,可译为"";"把……当成是;""把……作为是"。例如:

B27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战国策·齐策》)

B28以鲁肃为赞军校尉(《三国志·赤壁之战》)

B29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传》)

其二,"以……为"动宾式。它虽然与兼语式同形,但结构关系不同,兼语式"以……为"中间有一个兼语,即使这个兼语省略了,"以为"只是"以……为"的紧缩形式,而且用现代汉语对译时,一定要补上省略的兼语。例如:

B30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

——颛臾,从前周天子让〔他〕作主祭东蒙山的人。动1""与动2""中间这个兼语"",尽管省略了,但对译时一定要补上。

这表示使动的"以为",却只见于文言里;那表示意动的"以为"现代汉语早已承用下来了;"以……为"动宾式却可以直接转为双音节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含有意动的意思,""的后面主谓词组作宾语。例如:

B3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老百姓都认为王是吝啬,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即"以王为爱""以为王爱"的转换形式。

其三,"以……为"偏正式。它与"以……为"兼语式的不同,""是介词,"以……"作状语修饰动词。例如:

B3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礼仁》)

——不能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B33古人以俭为美德(司马光:《训俭示康》)

——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

B34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纪》)

——梅花的枝干要弯曲才算美,直挺挺的就没有风姿。

因此说,上述三种情况在形式都是"以……为"的同形结构,实际上结构关系却不同,这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兼语的变化形式,大略有以下几种:

()兼语或套兼语式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例句中""为动1,"小人之言"为兼语1;""为动2,"将军"为兼语2;""为动3,""是宾语。

②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史记·陈丞相世家》)

③肃劝权召瑜还。(《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

()并列兼语

①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史记·三王世家》)

这个例句中""为动2,"皇子闳","",""是并列兼语,都是""这个谓语中心词产生的宾语,又分别作动2""的主语。

②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东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汉书·献帝纪》)

③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兼语的省略

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例句中""为动1,后面的兼语"相如"省略了,直接出现了动2""。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因上文已出现"兼语"的字眼,即使兼语省略后,也不影响人们的理解。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动词1""后面省略了兼语代词"",即称代张衡。

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第三,兼语后面的谓语,即动2的复杂形式,有以下几种:

()2是形容词,名词或其他词组

①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是兼语,它后面的谓语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昭昭"

②鞣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是兼语,它后面的谓语是代词""

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王味令人口爽。(《老子十二章》)

兼语""后面的谓语是由主谓词组"目盲","耳聋","口爽"构成。

()2是连动式

①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兼语"",即张良,是后面谓语的主语。他发出的动作是由一个连动式:"","拜献","拜奉"构成的。

②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③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操‖令军士皆解衣卸甲少歇。(《三国演义》二十六回)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究竟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现象有完全相反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一种认为无。我们认为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都有失偏颇,应作具体地客观地分析。定语的性质和作用不是由它的位置先后决定的,而是由它和中心语之间的事理关系来决定的,它在语法结构上表现为偏正关系。偏正关系类属又分为领属性,同一性和修饰性,而前二者一般不能定语后置。如《愚公移山》中的"冀州之南"就不能换为"南之冀州","魁父之丘"也不能换为"丘之魁父"。因为:"冀州"是中心语""的领属性定语,"魁父"是中心语""的同一性定语。只有从性质,状态,数量,范围等方面去描述和限制中心语的修饰性定语,才有可能成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大致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远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中心语在前定语在后的句法模式;另一类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将定语倒置于中心语之后的用法。现分述如下:

()远古汉语遗留模式的定语后置

定语的作用,是通过对中心语的修饰和限制,来缩小其外延,丰富其内涵,以凸现中心语所表达事物的特殊性。远古汉语中定语和中心语的偏正结构,曾为"中——定"模式,商周以后逐渐为"定——中"式所替代。例如:

①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孟子·公孙丑下》)

——我想在临淄城中给孟子一幢房屋。""指齐国都临淄。"中国","国中"。正如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所注:"'中国'犹言国都之中。"这是与当时最常用的"定——中"式不同的"中——定"式。

与此相同的句式:

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有一个齐人的妻子)与丈夫的小妾在一起咒骂丈夫,并相对泣在庭中。

③夫氵此(cǐ),非为人氵此,中心达于面目。

——这种流汗的样子,不是流给别人看的,实在是内心的悔恨而流露在脸面上。

④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孟子·万章上》)

——"有莘","莘国"[1],犹言"齐国","鲁国",只是由于它是一个古国,仍用其旧名而未换用当时通行的叫法。

⑤后稷教民稼穑。(《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稷后",犹言"夏后"

⑥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孟子·公孙丑下》)

——"兼金一百","一百兼金"

⑦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孟子·离娄上》)

——"草芥","芥草"

⑧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经·周南·葛覃》)

——野葛藤蔓爬满山谷中。"中谷",毛诗传:"中谷,谷中也。"孔颖达正义:"中谷,谷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毛诗传已看出"中谷"是倒置,孔颖达已指明是"古人之语"

()语用性定语后置

语用性的定语后置,从其变因和功用上说,属于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凸显语序",这种在凸显原则制约下形成的语序,负载着说话人的兴趣,态度,意图等等,它决定于表达者的主观选择,影响信息重心,是较典型的语用语序。

古汉语里有些定语,即修饰性定语或数量性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词后边。这就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文言特殊句法现象之一。具体说来,有三种常见的类型:

1用""字煞尾,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作用就是改变了定语的位置,其格式是:

"中心词+定语+"

①求人求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找个能作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

②其人家有好女者△。(《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中心词++定语+"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三国志·赤壁之战》)

——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王安石:《石钟山记》)

⑤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滕文公下》)

——危险既已消除,害人的鸟兽也没有了,人才能够在平原上居住。

⑥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日行千里的马。""""都是助词,只有语法意义。

2古汉语中也有用""字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其格式是:

"中心词++定语"

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居高高的朝廷,就忧虑他的老百姓;身处偏远的江湖,就忧虑他的国君。

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蝗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⑨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屈原:《离骚》)

——驾起婉婉伸曲的飞龙,插着随风招展的云旗。

3古汉语表示事物的数量的时候,也常常放在中心词的后边。

⑩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国商人弦高将到周天子都城做生意。与秦国的军队相遇了,先送给秦军四张熟皮,然后又送十二头牛慰劳军队。

B1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

——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

B1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我带来一双白璧,想要献给项羽。

例中的数量词"一双",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白璧"之后,作后置定语。

,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其中宾语位置的变化在古汉语特殊词序中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所谓宾语的位置的变化,一般是指它不在动词的后面,而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其常见的形式有四种:

()否定句的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指带有否定副词""""""和否定性无定代词""等表示否定的句子。在先秦语法中,""""""""构成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最为典型。就是从以后整个发展倾向讲,"",""字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也基本继承下来了。这种宾语前置有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其一,必须是否定句;其二,必须是代词作宾语。例如:

1否定副词+代词宾语+动词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前面分句"不己知"是否定句,""是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且前置到动词前面;后面分句"不知人"也是个否定句,因为宾语""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这个对比很鲜明。

②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而在不是否定句中作宾语,就在动词""的后面。这个对比也很鲜明。

③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qiān)裳》)

——你若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⑤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⑥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⑦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⑧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都是代词宾语,在否定句中分别前置到动词"",""的前面。

⑨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

宾语""是代词,前置到动词""之前。

⑩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代词""在否定句作宾语,前置到动词""的前面。

B11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孙膑兵法·擒庞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及物动词大多不带代词""作宾语。因此,有人认为这种否定句没有宾语前置的情况。其实不然,从语义中分析,应该有""作宾语,只是隐而不现。如上例"孙子弗息""孙子弗息之",是说孙膑不让庞涓有喘息的机会,而不是孙膑自己不休息。只能说这不是否定句宾语前置的典型句式。

2否定性无定代词""+代词宾语+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只用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特别是先秦,""主要用作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例如:

B1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B1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

B1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疑问句宾语前置

这种句式的构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必须是疑问句;其二,必须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常见的有"","","","","","","",""等。其基本形式有两种:

1疑问代词+动词

①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两个分句都是疑问句,第一个分句宾语是疑问代词"",所以要前置;第二个分句宾语是名词"",故不前置。

②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

③王见之,:"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疑问代词+介词

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恤(贾谊:《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拿什么来救济呢

⑤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⑥微其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唉,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我还能跟谁同道呢

⑦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屈原:《楚辞·卜居》)

"何去"是疑问代词+动词的宾语前置,"何从"是疑问代词+介词的宾语前置。虽然句式很短,但概括了疑问句宾语前置的两种形式。

注意并不是所有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都前置。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这是"",""与其他介词不同的一个重要标志。"","",""""的宾语总位于"",形成"于以","于何","于胡"。例如:

⑧礼起于何也(荀子:《天论》)

⑨臣若不启,陛下於何闻之。(《南齐书·王子良传》)

⑩于以采蘩于沼于(《诗经·召南采蘩》)

——在哪里采白蒿在湖边,在沙洲。

B11我视谋犹,伊于胡底(《诗经·小雅·小)

——我看那谋略混乱不已,到哪里是止境。

()有结构助词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这类句式的重要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增添结构助词,常见的有"","","","","之为",其结构格式:

1宾语+助词+动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②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③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七月》)

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2"宾语+助词+动词"的固定格式

其一:+宾语+助词(,)+动词。

这种固定格式,由于加上一个语气副词""(),突出了宾语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例如:

⑤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⑥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⑦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求。(《列子·汤问》)

⑧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其二:宾语+"(助词)(动词)"+,,(语气词)

注意:助词""和动词""之间不能加入其他成分,"之谓"必须连用。

⑨《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其是之谓乎",就是"其谓是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样孝吧!

⑩《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什么地方不心悦诚服。"这是说这个吧。""是句中语气词。

B1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谚语所说的"牙床和面颊相互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战栗。"大概说的就是虞和虢两国关系吧。

其三:+宾语+"(助词)(动词)"

这一固定格式有三个特点:一是何+〔〕一起组成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二是助词""与动词""一块连用。三是虽有疑问代词,但不表示疑问,只表反问。例如:

B1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B13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14何功之有哉(《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介词""的宾语前置

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可以把宾语提前。例如:

B1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B1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B17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注意代词""与介词""常常连在一起,形成了固定格式,"是以"可译为"因此",不过"因此"是介宾结构,"是以"是宾介结构罢了。例如:

B18余是以△记之(王安石:《石钟山记》)

B1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B20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张溥:《五人墓碑记》)

这些例句都是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而提前。它可以代上文较多的内容。

六、双宾语

双宾语,就是指一个动词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有的称离动词近的那个叫直接宾语或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间接宾语或远宾语。也有的把指事物的叫正宾语,指人的叫副宾语。不管怎样称名,都离不开两个问题。第一,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第二,双宾语之间的关系。

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是有限的,按照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可分为几类:

1给与类

在表示给予意义的双宾结构里,直接宾语一般都指接受一方,是表人宾语。间接宾语一般都是所给的事物,也就是表物宾语。这类动词常见的有:"","","","","","","","","","","","","","","","","","",""等。例如: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汉书·苏武传》)

③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诗·饮马长城窟行》)

④美人赠我金错刀。(张衡:《四愁诗》)

2教示类

常见的动词有:"","","","","","","","",""等。例如:

(大王)得璧,传之美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

⑦后稷教民稼穑。(《孟子·滕文公上》)

3作为类

主要动词有:"","","","","",""等。如:

⑧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⑨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⑩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战国策·齐策》)

及物动词""(wèi)涵义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译为相应的动词。但要注意辨析同形结构:一是与"为……"偏正词组充当宾语相区别;一是与"为之"介宾词组充当状语相区别。例如:

B11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

——这样,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民父母"是偏正词组,充当""的宾语。

B1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庖丁解牛》)

——我提着刀站着,为解牛成功四面张望,洋洋自得,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为之"是介宾词组,充当状语。

4致使类

这是古汉语里比较特殊的句式,动词的使动用法带宾语。主要动词有"","",""等。例如:

B13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为使动用法,晋侯使赵盾饮酒。

B1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生民心",为使动用法,即使百姓产生二心。

B1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三国志·赤壁之战》)

——"失孤望",为动用法,即使我失望。

()双宾语之间的关系

1双宾语同是名词,表人的在前,表物的在后。

B16(秦王)使人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是表人的宾语在前,""是表物的宾语在后。

B17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2双宾语若其中有一个是代词,无论表人还是表物,都是代词在前,名词在后。

B18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B19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国语·鲁共公择言》)

代词""在例①中代人,在例②中代物,但都作近宾语,放在前面。

3双宾语中有一个为数量词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后面。

B20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B21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史记·大宛列传》)

在双宾语中,例①的"二十五年"和例②"可万里"都是数量词作宾语,因此在后。

注意判断数量词作宾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必须是由物量词与数词构成的数量词。否则,由动量词与数词构成的数量词就不能作宾语,而是作补语。

,省略句

什么是省略

在语言实践中,适当地合理地省去语句中的某些部分,是有效地使用语言,简洁地进行表达的需要。这种省略现象,在文言与现代语中都普遍存在,而且其手法也基本一致。但文言中的省略情况更复杂些,是理解文言的难点之一。

什么是省略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争论而普遍则认同吕叔湘先生的看法:

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是省略了这个词语。①

①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8页。

这两点区别了另一种相似而又不同的表达手段,"隐含""省略""隐含"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省略的词语可以补出来,而且只有一种补法;"隐含"的词语却只是意思上有,实际上是补不出来的。显然这一说法仍旧停留在对语言现象的描述上,没有触及到本质问题。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将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使我们知道,省略是由语言的隐性结构向言语的显性序列生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指隐性结构中的成分而在显性序列中没有出现,是属于言语层面的现象。语言层面上,作为独立语言单位里句子是由一些没有具体内容的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比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介宾关系等。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省略。当这些抽象的语言模式转换为具有具体内容的言语层面的句子时,由于语境的解释作用,某些成分并没有出现,这就是省略,当然包括隐含。"张文国,张能甫著:《古汉语语法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273页。

()省略的形式

1主语的省略

在汉语里,主语是最容易被省略的,即省略主语的现象最为普遍。汉语里有一类句子称为"无主句",那是不需要或不便于出现主语的句子,当然不能算省略了主语的省略句。

主语省略的方式,有对话省,自述省,承前省,蒙后省,自述省,古今汉语完全相同。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古汉语中却有些特异现象。

对话省中的特异现象

对话(包括书信)省略主语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话本身,说话者可以省去作为主语的自称或对称;二是叙述对话时,可以将作主语的对话双方加以省略。例如:

①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否。许了衣褐。"[][]:"许子冠乎"[]:"冠。"[]:"奚冠"[][]:"冠素。"[]:"自织之与"[]:"否。以粟易之。"[]:"许子奚为不自织"[]:"害于耕。"[]:"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然。"[][]:"自为之与"[]:",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说:"许行一定要种粟才吃吗"[陈相]:"是这样。"[孟子说]:"许子一定要织布才穿吗"[陈相]:",许子穿粗麻布。"[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他亲自织吗"[陈相]:",用粟交换它。"[孟子]:"许子为什么不亲自织布"[陈相]:"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许子用锅甑煮饭,用铁耕田吗"[陈相]:"是这样。"[孟子说]:"他亲自造这些东西吗"[陈相]:",用粟交换它们。"

叙述对话时,有时同一个人的同一段话,因有几层意思,而连用""字隔断,""前的主语省略,看起来像是一问一答。例如: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谓孔子曰:"!予舆尔言。"[]:"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舆。"(《论语·阳货》)

阳货想让孔子拜见他,孔子不见,……[阳货]对孔子说:"!我同您说。"[阳货]:"藏着你那宝贵的见识却让你的国家混乱下去,可以称仁吗"[阳货]:"不可!喜欢多做事却多次失去了时机,可以叫做聪明吗"[阳货]:"不可!时间像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光阴不等我们。"

承前省

③楚子登集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合谋也。"[][]"张幕矣。"[]:"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听暂也。"[][]"战乎"[]:"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战祷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王登上楼车望晋军。子重叫太宰伯州犁侍立在楚王身后。楚王说:"晋军的车子向左右驰骋,干什么呢"[伯州犁]:"这是召集军吏。"[楚王][:]"都聚集在中军了。"[伯州犁]:"这是一块谋划。"[楚王][:]"张开帐幕了。"[伯州犁]:"这是要发布命令了。"[楚王][:]"喧闹得厉害,而且尘土飞扬起来了。"[伯州犁]:"这是打算填井平灶摆开阵势了。"[楚王][:]"都上了战车了,将帅和车右都拿了武器下车了。"[伯州犁]:"这是听取军令。"[楚王][:]"他们要作战吗"[伯州犁]:"还不能知道。"[楚王][:]"上了战车,将帅和车右又下来了。"[伯州犁]:"这是参加战前的祈祷。"

例句中,楚王与伯州犁对话共16,15句承前省略了主语,楚王说的8句话,7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连谓语动词""也一并小去,对话的语句中,各句也都省略了主语。

蒙后省

蒙后省也是主语省加的方式之一,使用得比承前省要少。例如:

④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史记·陈涉世家》)

⑥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其南陵,韦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肴殳之战》)

[]闻沛公已定关中,()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汉书·高帝纪》)

2谓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方式主要是承前省,蒙后省则更少。例如:

⑧一鼓作气,[]而衰,[]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⑨上医医国,其次[]疾。(《国语·晋语》)

——上等医生医治国家,次等医生[医治]疾病。

⑩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史记·伍子胥列传》)

——楚王派人对伍奢说:"能够招回你两个儿子就活下去,不能[招回你两个儿子]就处死。"

B11毛遂奉铜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毛遂自荐》)

B12()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间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

B1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对别人从宽要求,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B14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杨子的邻人家的羊跑了,邻人既带领全家[追赶],又请杨子的小仆人追赶它。

以上例B13,B14为蒙后省,其它都是承前省谓语。有些句子中,谓语连同宾语一块省略了,如例⑩,B11,B12

3宾语的省略

宾语的省略,主要是承上文的省略。例如:

B15[褚公]名字已显而位微,人多未[]识。(《世说新语·雅量》)

B16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B1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

B18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

B19和喜曰:"天下惟真才人为能多情,不以妍媸易念也。请从君归,便赠[]一佳人。"(蒲松龄:《瑞云》)

B20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资治通鉴·卷十八》)

蒙后省的较少。例如:

B21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史记·高祖本纪》)

△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足下通行无所累。(《汉书·高帝纪》)

B22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乃收城中[],得牛吉余。(《资治通鉴·卷四》)

B23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4省兼语

现代汉语基本上不能省去兼语,而古汉语里则省去兼语极为普通。例如:

B24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左传·隐公十一年》)

B25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里,过居延,视地形。(《汉书·李陵传》)

B26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陶潜:《桃花源记》)

B27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介词的宾语和介词的省略

介词"","",""的宾语是个代词时,常常省去。如:

B28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史记·鸿门宴》)

(xiǎn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明天一早犒劳士兵,[]打垮沛公军!"

B29公阅毕,即解貂覆生,[]掩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左公看完后,就脱下貂皮袍盖在书生身上,并给[]关上了门。

B30苟粟多则财有余,何为不成以[]攻则取,[]守则固,[]战则胜。"(贾谊:《论积贮疏》)

——……凭借[]进攻,就能取得城池;凭借[]防守,就能固若金汤;凭借[]作战,就能取得胜利。

B3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云梯;]攻宋。(《墨子·公输》)

B3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而卒以[烦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即解貂复生,[;]掩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介词"",""也可以省略。例如:

B33秦伯素服[]郊次。(《左传·肴殳之战》)

——秦穆公穿着素衣[]郊外等候。次:停驻。

B34故知者法,而愚者制焉……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商君书·更法》知:""。制:控制。)

——所以聪明的人制作法令法律,愚笨的人被法令法律所控制……[]法令法律所控制的人不配同他讨论变法。

B35我死当葬[]梅花岭上。(全祖望:《梅花岭记》)

——我死后当安葬[]梅花岭上。

B36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逍遥游》)

——一个政客听到了这消息,[]一百斤铜购买他的药方。

B37今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史记·荆轲刺秦王》)

——现在樊将军,秦王[]一千斤铜和一万户封地购取他的头。

()隐含式的省略

"隐含"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1从文言的一般表达习惯,从词语,句子的组合关系;从文理,文意,文气的连贯,顺畅等方面考察,这些语句中确实欠缺一些东西,是有意省略还是别的原因使然,可以进一步探求。

2这些欠缺的没有出现的东西,上下文(至少是相邻相近的上下文)没有现成的相应的词语,句子可承可蒙(包括对话语境),或者即使有,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承不蒙。

3在所欠缺东西的相应之处可以添补上词语,句子,有的是唯一的,有的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有较确定的范围。今天的读者通过对全文或整节整段的阅读或凭自己的知识,经验,或稍作审察探求,也是能够理解的,在语意上读者可以自己弥补欠缺之不足,从而使语意语气连贯顺畅和完足。例如:

①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左丘明失去了视力,却写出了《国语》;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兵法》却修撰出来;吕不韦被贬迁到蜀,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楚,却写下了《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段话列举了四项人事,各句主语不同,谓语也不相重复,最末一句是两个名词(韩非的两篇论著》,它可以如"左丘"句和"不韦",充当宾语;也可以如"孙子",充当主语。

②李斯竭忠,胡亥[]极刑。(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李斯是被赵高借秦二世(胡亥)的手上以腰斩之刑的。这个例句的两个句子,形如列举,"胡亥""极刑"之间省去了东西,难以看出与前句是转折关系。

③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史记·张仪列传》)

——这个句子初看似乎是""后省了宾语,其实不然。从此句的前文可知,是张仪"遂使楚",而不是楚怀王到张仪所在地去"",句子应为"楚怀王待张仪至则囚张仪""张仪至,楚怀王则囚张仪"

动宾词组的动词有时省略,只出现其宾语。例如:

④晋师三曰馆谷,及癸酉而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馆谷:居馆食谷。指军队驻扎下来,吃楚军的粮食,癸酉日启程回国。""在先秦也许本就表"居馆",但一些语法书也普遍将它视作名词,"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视为名词活用;至于谷,则应是明显的名词,作宾语。

⑤到数日,名捕吕宽诏书至。(《汉书·游侠传》)

——"名捕"很容易误解为"著名"(有名)的捕快"之类意思,且不说当时没有"捕快"这样的词,如此理解,全句也说不通。如果胡乱添加(即误以为"省略","活用"),那就可能将全句误解为"著名的捕人能手吕宽拿着诏书来了"之类的意思。只有理解"名捕"就是"指名捕"就是"指名捉拿",全句就好懂了。

⑥时韦贻范在草土。(《资治通鉴·卷二六三》)

——句中"草土"不好理解,在农村在野外在野(不居官)其实就是"在苫"()草枕土期间"之意。古人父母死了,不论官员平民,都要守丧,规定为三年,官员根据朝廷需要可短。居丧期间不能图享乐,要睡草窝,枕土块,过最差的生活,以表哀痛孝顺之心。所以"草土"就是"苫草枕土"省去了动词,"在草土"表示处于守丧期间。

⑦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资治通鉴·卷八一》)

——旆(péi):旗帜。旋旆:班师回朝也。角巾:方巾,有棱角的头巾,古代隐士的冠饰。私第:私宅,与官府对举而言。角巾私第:戴角巾,居私第(省动词"",""),意为闲居家中过安逸生活。

⑧是日移病不视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移病:移书称病,移书即向上级和下属发出报告和通知之意。""省宾语,""省动词。

⑨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汉书·萧望之传》)

——躬:亲自。吐握:吐辅握发中省宾语而成。史载周公相成王勤于政事,礼遇士兵,所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辅",即洗一次头要被打断几次,吃一顿饭要停止几次去处理政事,接见士民。

⑩议者或讥陈群居位拱默。(《资治通鉴·卷七三》)

——居位:居于官位,官位是个定中词组,省了定语,留下"",这种省略后边还会谈及。拱默:拱手默言之意,省去宾语。言居官位只知作揖打拱而不提出主张,意见,指无所作为,尸位素餐而已。

B11吴主大笑,嘉其抗尽。(《资治通鉴·卷七二》)

——抗尽:抗节尽言省宾语而成。抗节:坚持节操;尽言:尽己之见而言,即不隐瞒,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忠直的表现。

偏正词组(定中,状中词组)省略一部分的现象文言中也不乏其例。例如:

B12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项羽本纪》)

——""""都是县城名。《史记》裴《集解》引如淳曰:"以舒之众屠破六县",可见""后省了中心词。

B13愿附秦陛下,幸宽宵旰。(《资治通鉴·卷二八》)

——愿意附带报告陛下,恭请放宽心怀。宵旰:宵衣旰食之谓。宵衣:天未明即起床穿好衣服;(ɡàn):,迟。旰食:过了时间才吃饭,晚吃饭。宵衣旰食指起早食晚,忧劳政事。宵旰本是时间词作状语,句中中心词省略。

B14,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柩有声如牛",""后可以理解为省去了一""字。是主谓词组省去谓语之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