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郑风·遵大路》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07

 

《诗·郑风·遵大路》

 

1大路兮,掺23子之祛4兮,无我恶5兮,不寁6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7兮,不寁好也!

【译文】沿着大路呀,我执持保持着你举行的禳礼。没有我所羞愧的,那是不快速的缘故。

沿着大路呀,我执持保持着你的手呀。没有我所憎恶的,那是不快速的好处。

【说明】似是一首在祭神以求去除祸灾时的祷告辞,山歌中的主人公在神前咏诵这首山歌,以表明自己的无辜。“寁”字一直都被训为快速之意,王筠却有不同的看法,《王筠释例》:“夫居之安,乃是物情,居之速岂物情哉!故知字之意,重速不重居也。”古人造字,凡从宀者,皆有安居之意,因此,《王筠句读》曰:“《集韵》曰:‘作屋居之速也’,盖为《说文》文义不顺,欲增成之也,不知《释诂》曰:‘,速也’乃君所本,特以字从宀,故言居也。此自是君拘于部分耳。《止部》:‘,疾也。’加宀,义仍不异。”看来,王筠是看出了问题,但他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好从众,将寁字训为迅速之意。

那么,“寁”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笔者不是文字学家,不敢断言,只敢存疑,“寁”字定然另有含义。本山歌译解姑且从“快速”之意,实际上可能是“马上断绝”,即诗句应译为“那是没有马上断绝的缘故”、“那是没有马上断绝的好处”。整首诗的意思是,由于举行禳灾仪式,由于主人公的慎重考虑,没有马上采取行动,故而没有造成不好的结果。这首山歌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自省”、“慎重”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选择行为方式时所应注意到的。

——————————————————

【注释】1.遵:《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周颂·酌》:“於铄王师,遵养时晦。”屈原《九章》:“遵江夏以流亡。”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说文》:“遵,循也。”这里用为顺着、沿着之意。

2.掺:(shǎn闪)这里用为执持、握持之意。

3.执:《易·师·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诗·大雅·皇矣》:“执询连连,攸馘安安。”《诗·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老子·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论语·泰伯》:“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礼记·曲礼上》:“坐必安执尔颜。”郑玄注:“执,犹守也。”《孟子·告子下》:“君子不亮,恶乎执?”《荀子·强国》:“执拘则最,得间则散。”《广韵·缉韵》:“执,守也。”这里用为保持之意。

4.祛:(qu区)《诗·鲁颂·駉》:“有驔有鱼,以车祛祛。”《集韵·鱼韵》:“祛,禳却也。”《字汇·示部》:“祛,禳也。”《广韵·释诂二》:“祛,去也。”《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惑祛吝亦泯。”这里用为祭神以求去祸除灾之意。

5.恶:(wù务)《老子·二十章》:“美之与恶,相去若何?”《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孟子·公孙丑上》:“无盖恶之心,非人也。”《荀子·议兵》:“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集韵·莫韵》:“恶,耻也。”这里用为羞耻、羞愧之意。

6.寁:(zan趱)《尔雅·释诂上》:“寁,速也。”《说文》:“寁,居之速也。”这里用为快速之意。

7.丑:《书·胤征》:“既丑有夏,复归于毫。”《管子·侈靡》:“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左传·文公十八年》:“醜类恶物。”《荀子·荣辱》:“我甚丑之。”《说文·鬼部》:“丑,可恶也。”这里用为厌恶、憎恶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