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应矮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晓苦 2010-12-08
  将社会服务岗位作为“专设”,使之“相对独立”,也多少透露出认识的偏差。如果是为了强调对社会服务的重视,保证这项工作专门有人做、做得更加到位和专业,那当然是进步;但这么设计也引出了一个疑问:难道不是所有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社会服务吗?

 

  浙江大学最近一项名为“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人事改革引起广泛关注,议论焦点之一,是“30%教师转岗社会服务”。读了有关报道和讨论,我感到各方对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及其作用仍未充分重视。

  不少人觉得做社会服务“低人一等”。一些教师不想去新设立的社会服务岗位,认为那就是“下岗”了——不站讲台,不做科研,还算大学老师吗?他们有意无意地认为,科研教学岗位高于教学岗位,教学岗位又高于社会服务岗位。

  至于将社会服务岗位作为“专设”,使之“相对独立”,也多少透露出认识的偏差。在上述改革中,社会服务岗位与教学、科研岗位分开设立,其工作重点是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提供培训、咨询等。“专设”和“相对独立”,如果是为了强调对社会服务的重视,保证这项工作专门有人做、做得更加到位和专业,那当然是进步;但这么设计也引出了一个疑问:难道不是所有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社会服务吗?

  大学的三大功能相辅相成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功能,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同的理念。这三者互相补充又相互促进。今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鲜明地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并列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将三者分割而片面强调某一功能,眼下主要是重科研、轻教学,更轻视和忽视社会服务。

  大学应当主动关注和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其理由不言自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社会服务内容——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等等,其实同时指出了社会对大学的需求。

  而且,开展社会服务是大学和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相应地,大学选怎样的科研方向、重点和具体课题,又怎么更新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往往是在社会服务中发现和明确的。对老师和学生来说,社会服务也就是社会实践。但在我们这儿,社会实践常常被缩水成教学实践,只是动手做做实验、参加一段时间的教学实习,至多搞几次调查考察活动,主要为了学点初步的、入门的实践技能,虽然这很有必要,但不能停留在“入门”,师生都应该真正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基层,与各方人士打交道,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同时训练自己掌握社会真正需要的实践技能。以大学写作为例,如今教来教去、学来学去,始终还是记叙文、议论文,这固然可以提高基本写作能力,但它们并不是社会所需的“文本”,比如演讲稿、专题报告、课题申请、宣传广告、营销策划书等等,这些“文本”怎么写好,怎么打动人、说服人,都很有讲究,并非可以无师自通,但因为老师自己也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当然就无法把相关知识和能力教给学生,只能总让学生“虚拟练习”而不是“实战练习”。

  中美高中生的差异引人深思

  看过央视一个节目,颇为感慨。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则是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录取的优秀学生。

  其中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开场,先颂扬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然后弹古筝、弹钢琴、吹箫、大合唱,最后说要组织募捐,去非洲建希望小学。当时就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会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听后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什么。

 

  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预算都说得真切,那些预算竟然精确到几元几角;而且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似乎可以实施。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鲜明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中小学对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的严重忽视。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仅仅靠在大学或中小学设立社会服务岗位的单一举措;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都应该“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落实到各项具体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发达国家学校经常开展的“社区访问”、“观摩社会”、请各方人士做报告、“了解生活世界”、“自由研究”等项目,都可借鉴。总之,再也不能矮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了。 (朱希祥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