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庆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mumaren 2010-12-08


——安庆二中创新德育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杨春 本报记者 凌浩

  在2009届高考百日誓师暨学生18周岁成人仪式上,安庆二中的同学们面对鲜艳的国旗,以成人的姿态,许下铮铮誓言,并用鲜花表达了对老师、家长的感恩之情。 曹同生 摄
 

  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创新、构建学校德育时,才能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近年来,安庆二中让文化浸润学校德育,努力探索具有校本特色和现代德育观的德育新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学校教育中的生动实践与运用。

  素质教育行进到今天,学校德育仍然是一个期待突破的“瓶颈”,如何创新德育,使之不断地朝着更接近教育规律、更接近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考验着安庆二中人的教育智慧与教育实践。

  草长莺飞时节,记者走进了这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

  三年前,安庆二中被选为安徽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安庆二中人以自己的睿智和不懈的努力,成为全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中的典型。

  与教书一样,安庆二中作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育人更是紧合着时代的节拍,走在创新的最前沿,以鲜明的特色德育续写了百年名校的华彩篇章。

  新的德育内容、新的德育方法、新的德育途径……,与教育的其它方面相比,学校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深入探究和实践的广阔领域。

  “德育的高度不仅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也决定了学校的高度,甚至于决定了学生的高度。”正是基于对这种“高度”的认识,新一届安庆二中领导班子将内涵发展的重中之中放在学校的德育上。

  “厚德载物,立德固基、德兴校兴。”2005年,沈波上任安庆二中校长后,至今已经“出版”了三本自己的“工作印记”,记录了他在安庆二中的教育实践和作为校长对德育、智育、美育、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诸多方面的理论思考: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有着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人”;“学校不应该是升学的工具、考试的作坊、生产分数的流水线,而应该成为莘莘学子敢于梦想、充满激情、幸福生活的地方”;告诫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集小善则为大善,集小恶则为大恶。”“坚信只要有德育行动,必然就有德育收获。”

  而在安庆二中党委书记王建辉看来:“德育作为学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不断满足学生精神生命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行为。”

  有了这样的几个“高度”,安庆二中把构建具有校本特色和现代德育观的德育实践,作为学校工作中的第一要务。让学校德育真正成为塑造学校文化、完善学生人格、绽放生命光芒的平台。

  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毫无疑问,在任何一所学校,最为辛苦、最为劳累的是班主任,责任大、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都需要靠他们点点滴滴地去贯彻完成。”安庆二中分管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邱国民对记者说:“而班主任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作为引领学生向上的动力之源,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他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散发的品格气息,经过时间的积淀,形成的教师文化,对学生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教师是学校最大的生产力,而拥有一支怎样的班主任队伍,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生产力的高下。

  “教育就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历程”,这种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使安庆二中把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能力定位为对学生“精神的关怀和精神成长的引领”,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专业化的,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实践、反思,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理论、专业道德和专业技能。

  事实上,站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历史高度,2007年,安庆二中教代会即通过了“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出台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由此,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庆二中将班主任培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不同层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每年确立一个主题,安庆二中连续举办了三届德育论坛,学校还逐步完善了“班主任绩效考核奖励办法”、“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学生学评教问卷等多种制度,积极探索对班主任工作绩效的评价。大力倡导班主任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自觉主动地追求班级管理艺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个性和创造性。

  安庆二中现有85个教学班,在校生近5000名,这所被誉为是安庆教育“航母”的学校, 规模虽然庞大,但却拥有一支整体素质良好的班主任队伍,涌现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的优秀班主任。

  记者采访的这几位教师只是安庆二中班主任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陈启云老师,坚守并时刻用心去拓展班会课的德育主阵地,让他的学生都成为“有思想的芦苇”,以至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他们的主题班会时仍是“热血沸腾”。

  刘立周老师,带领的历届学生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都是积极分子,班级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多次荣登安庆二中“我最喜爱的文艺汇演节目”榜首,他带的学生甚至还走进了央视的“第二起跑线”,刘老师传递着自己的鲜明态度———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仅仅有分数,过不了明天。

  汪旭阳老师,找准学生情感的支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一颗诚挚的心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在用心灵灌溉心灵的这条路上,他与学生一起并肩走,共进退,见证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脚印;在这种真诚、平等、温暖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始终相信敢想才能成功,坚持就能发展的真理。

  ……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二中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管理,引起了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曾多次对该校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向全国推介安庆二中的典型经验。

  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

  安庆二中在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学校文化的内涵就是要促进学生在立人、求知、做事的方式和态度上得到不断地改善,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内心信念、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的言行举止。

  学校到底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他们的回答是:“未来的合格现代公民。今天走进学校的学生,在离开时,要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育人的目标即定,如何去做?学校坚持把“说”的德育转变为“做”的德育。在寻求德育的实效上,安庆二中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坚持“虚事实做、实事细做、细事勤做”,凡事讲求“规范、精细、高效”。

  在安庆二中,记者随手翻开了一本《班主任工作手册》,上面详实地记载着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班级情况分析、主题班会记录、各种会议记录、典型材料和重点学生工作记录、学生奖惩记录、家访记录、备忘录等等。

  而记者看到的《学生管理手册》大到行为规范,小到一日常规、甚至手机、MP3及早点进校,都有明晰的规定。

  他们认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就是要规划好校园里最细小的教育行为,把每一件小事做得富于教育意义,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做好这些事情的价值就是我们的职业价值。“坚持抓小事,抓细微,让点点滴滴的细节、小事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在润物无声中夯实学生做人的根基———守规则、能自治。”沈波校长如是说。

  让文化浸润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天空

  安庆二中初三学生王安迪,虽受命运捉弄,使她的飞翔姿势不太优美,但她却能坦然面对。用自己的顽强、坚韧,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以乐观、自信感染了身边的同伴。同学们给她的推介词是:“一位真正的阳光少年。”

  而韩雪慈、吴文娟、潮红娟、郝佳丽四位同学却用自己平凡的、真诚的付出,帮助了身边的这位同学。她们被推介的理由是因为“善良”的品性,而成为“最富有的人”。

  “欣慰的笑容,不是因为获得,而是因为付出,榜样的作用不是因为言语,而是因为行动。”安庆二中高三学生曹君,用自己不平凡的坚持隽刻了另一份持久,她两年如一日,用辛勤诠释了坚持与责任,用微笑证明了劳动的伟大与光荣。曹君也被评为感动安庆二中校园的人物之一。

  德育无疑是需要榜样的。如何创新对英雄人物的学习?今年3月5日是“学雷锋”日,安庆二中让文化活动搭台。南、北校区共有548名“学雷锋积极分子”受到表彰,评选产生了五件“2008年感动校园的人与事”。

  “让学生寻找、发掘身边散发着美的特质的人与事并写上推介词。在一件件平凡中的不平凡、简单中的不简单的人与事中,真正理解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的实质。”对活动的主旨,二中政教处这样认为。

  事实上,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学校文化,新课程实验同时也促进了二中新型校园文化———德育课程的生成。

  安庆二中重新梳理了各类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活动,重新整合了校运会、科技节、艺术节、军训等传统活动,多渠道拓展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彰显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特色。

  记者了解到,该校语文教研组与《安庆晚报》联合开展的“我来说美文”,让学生感受到别样的课堂魅力;政治教研组组织的“校园跳蚤市场”,使学生领悟到课本上的知识就在现实生活之中;物理教研组的“搭桥”、“投蛋”比赛,学生们从中体会了“我也能创新”的欣喜;历史教研组的课本剧展演已成为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经典活动;化学教研组的“魔术表演”,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的无限魅力……对此,安庆教育界的人士评价说,安庆二中课程资源的创新,让文化深入到了校园,班级和课堂也真正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

  文化的内涵是博大的。几前年,安庆二中即创办了“心灵驿站”。这个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自开办以来,二中教师志愿者通过书信、谈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困难、情感困惑、心理迷茫等诸多方面释疑解惑,在安庆教育界颇负盛名。2007年,安庆二中校园网对“心灵驿站”栏目进行了全新的扩容改版,初步构建了学生“心灵驿站”的立体架构。二中的“心灵驿站”也因工作成绩出色,被表彰为“安庆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

  从精神的关爱,走向物质的帮助。安庆二中政教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对深化立体关爱内涵的思考,2007年,该校在我市又率先创建了“爱心援助站”,援助站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章程,对资金的募集、管理、使用和监督等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据悉,安庆二中“爱心援助站”成立两年多来,对学校贫困生的帮助、对优秀生的奖励以及对突发重病学生的资助累计近12万元。而且,“爱心援助站”让爱心行动进一步规范,并转化为校园可持续的行为。

  只有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创新、构建学校德育时,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和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行为,这使得安庆二中德育处处浸润着文化的内涵。

  学校连续两年在学生中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今年高考一百天冲刺的日子里,学校在高三学生中开展了“十八周岁成人仪式”;每年学校都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问卷调查、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诠释校训、参与设计校园文化等活动……

  发挥德育文化的辐射影响作用是安庆二中德育文化的又一个新亮点。“常怀中国心,志做世界人”,面向世界的教育视野,让安庆二中认识到:只有在广泛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中,学校才能锻造、提升自己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近几年来,学校敞开校门,开放办学,先后有15名优秀高中生作为中国政府高中生短期访日代表团成员出国交流,最先享受开放办学的独特成果。《感知近邻》———记者看到,厚厚一本访日札记,记录着二中学子对多元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的责任太重太重”,“努力发展自我,从我做起去影响身边的同学”……访日归来,学生们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德育行为,并由自身辐射到校园更大的空间,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的成长。

  安庆二中以文化为载体,浸润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空间。毫无疑问,这种动力之源的能量是巨大的。

  德育———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教育的高度。谁能站在这个高度之上,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