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

 september0311 2010-12-09

我是来听课的,听听、看看同行怎样上课。即使是所谓“公开课”,本来也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切磋切磋教学艺术,交流心得体会,何必非得比出个高低?

承主办人错爱,听完课常请我“当众点评”,我总觉得多余:大家经常地交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明白人,取长补短,不就完了?难道来观摩的都是弱智?我是来欣赏别人的,我是来参观的,有什么必要评头论足,说三道四?

譬如请我用饭,我领情了,也吃得很好。毕竟总有些菜是我不会做的,毕竟看到了别家的烹饪特点(有些设计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创造);虽然不过是口味不一的烹饪,但让我们知道风格可以多变。再说,我看到他家的孩子吃得很香,个个气色红润,很健康。

我总不能说:其实你的菜不合我的口味,你的菜和全国“烹典”规定的色香味形不一样,你凭什么多放了三根辣椒?你为什么先上汤后上菜?你为什么不吃饺子非要做面条?你为什么用盆子盛菜而不像我一样用盘子?还有,你凭什么把汤匙叫作“调羹”?……如此而往,今后大家还能坐在一起说话吗?我们中国人很多事是在饭桌上交流情感态度的,大家都说“吃什么不要紧,气氛要好”。说得对,是听课交流,要有个好气氛,不要弄得像带甲赴鸿门,暗藏杀机,不是你吃了我,就是我吃了你。

当然,在中国,有根深蒂固的评价文化,有些话是要艺术地说一下的,此之谓“打太极拳”。然而,这种“太极拳”演多了,你的名声也坏了。有一回,在外地听一青年教师上课,然后主苏单位请名家“点评”。有些名家或许是已经寂寞了一阵,话就多一些。一点一点地评,五六位名家加在一处,这一评就评了一个多小时。我身边一位前名家嘀咕道:“不就一节课吗,值得这样兴师动众?”事后开课的教师说,本来无心上这节课的,给名家一说,原本一节没有什么价值的课竟然成了有不同作用的正反面典型。

上课的,评课的,如太把这节课当桩事,更累。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来听课的人把一位普通教师的一节平常的课当作了“唯一一课”或是“最后一课”。曾有著名教授荣退,系里安排上一节课,有纪念的意味。70多岁的教授精心地准备了两个月,隆重地上了最后一课,的确绝伦逸群,无奈教授耗尽心力,上完课已无法走下讲台,其后大病一场。人敬之为“天鹅之死”。——然则我们广大教师不是濒死之天鹅,我们够不上那样的高贵与凄美,我们既不想让这节课成为一种纪念,更不敢表演绝唱。我们是在上一节课,这节课是向学生讲授的,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不是为了坐在后排听课的教师(我们甚至不应当在意他们的感受),而且,我们在这以后还有很多节课要上,不是非得在这节课上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最后还颤抖着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

既然是来学习的,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老师吧。

你看,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板书课名也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写在正中,有的写在左侧……都好,只要他的学生适应他就行了。

他在带学生读书时,读完起句,放慢节拍说:“一……二……”你是怎么做的?你总是急促地“一、二!”学生跟不上,读乱了,而你只知道批评学生读书不整齐。

你看,他把做好的PPT弃而不用了,因为刚才那位学生的回答的话语可能和他的“参考答案”不尽相同,他大概是发现学生的思考也是正确的,这就对了。

他上完第二部分请学生作小结时,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完全理解错了。你看,他一点也不生气,并不急着去请第二位,而是尽可能启发他,让他重新思考,让他补充说几句,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学生的信心。看来那位同学平时语文学得并不好,可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教师并不在意他是否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而是要让他在这样的场合勇敢地表现自己。

那位女生读错了两个字,解释也错了,错得低级。教师批评了。这节课没有事先准备的痕迹,老师并没有因为是公开课而做任何掩饰。

你注意到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神态吗?对了,在学生发言时,教师的眼睛要看着学生。如果学生看到教师的目光会发慌,那教师就不要直视他,可以看着他的肩膀;总之,教师的眼睛不能望着天花板。这是对话的姿态,他的这种倾听的姿态,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他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可能是那位学生的发言声音高不起来,也许他想缩短和那位同学的距离。有些教师上课学官僚做报告,站在台中央,两手成45度角往两旁一撑,弄出个功架,——谁告诉你教师只能站在讲台正中的?

他把这个问题放过去,可能是前一个专题中已经说过了,他不想为了表现“完整”而对自己的学生重复。

能自主探究当然好,可是你看到这个班了吗?条件不如城市的重点中学,能展开讨论已经不错了。“告诉”不好,可是不告诉的话学生要花去大量的时间,那“告诉”一下也无妨。不要急,慢慢来。

你说他有几处口误?我没注意。我也常有口误。

……

我们是来欣赏别人的,不是来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长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