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州市木石镇

 小篆 2010-12-09

木石镇概况 

 

《枣庄年鉴(2004)

 

第一节  概况

 

沿革      木石镇建置沿革频繁,据考,自古以来,木石辖区隶属古滕国领域。春秋时期属小邾置孤骀。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滕县。自隋唐以来,木石区属滕所辖。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滕县置九乡八十七社。今木石辖区北部峭村,安上等村属安乐乡。南部隶属义河乡。清因明制,道光《滕志沿革》载,康熙八年(1969年)县令叶时秀均徭分社,社法一变而乡之名废,十一年县令任玑,定保甲法。按八卦名分八方统七十二保,县东南方统属巽,统九保,木石辖区隶属巽三保,至嘉庆癸酉年(公元1813年)县令唐晟始以“仁、义、礼、智、孝、弟、忠、信”易八卦名统七十二社,时木石境属巽三保孝三社,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易社为区,仍按旧编。

民国以来,军阀混战,以军势割据为其势力范围,无固定政区。1931年韩复榘(时任山东省主席)率师至,设区部,部九区,时木石镇辖区为滕县第二区义和乡。

抗日战争时期,19383月滕县沦陷,辖区仍沿旧制。19392月中国共产党滕县委员会在赵庄(今属羊庄镇)成立。建两区(山亭、羊庄)分委会,木石属羊区分委。时为党政合一的抗日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3年,木石辖区隶属滕县第五区。1958年五区易官桥区。1957年区以下置乡,官桥区统六乡,木石境内设连水乡、位庄乡、木石乡。1958年撤区并乡,将连水、木石、位庄并为木石乡。同乡秋,将区(镇)乡改为人民公社,木石乡易为胜利人民公社。1959年—19842月改为木石人民公社。19843月改木石人民公社为木石镇。今沿用。

地理位置       木石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距滕州城区15.36公里。北与东沙河镇,山亭区的桑村镇接壤,西连南沙河镇,东邻羊庄镇,南靠官桥镇。东西长4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木石三村,沂河东岸。枣(庄)滕(州)公路、木(石)枣(庄)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交叉着穿境而过。木石镇是墨子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墨子森林公园、墨子遗迹、墨子纪念馆等古今人文景观。

自然状况        木石镇地处山丘陵地带,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中部是南北狭长的 山间平原。西北有全镇最高处——孤山,海拔327。由此向南高低山头38座,直到官桥镇东北部的大山。东侧有鹁鸽山、虎山、龙山、牛蛋山等大小山头31座,直到落凤山。地势最低处是孤山村西南坡地,海拔50。境内主要河流有三条:一是发源于东峭村东南部小凤凰山北麓的沂河,向西穿过东、西峭入虎山水库,南折经安上、化石沟、后木石、前木石、东沂河至孤山村南,西折入官桥镇境,到大韩村东北汇入小位河。纵贯木石镇境14.4公里。此河为集合性山洪小河。另一条是发源于位庄村东的小位河。向西流至孤山村南入官桥镇境,境内流程3公里。第三条是发源与落凤山村南、东台村北泉套地带的小玉河,向南流至三山头村,西折入官桥镇的良里村汇入十字河,境内长4.5公里。三条河流贯穿全境,自然环境优美,为发展农副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境内盛产小麦、花生、地瓜、玉米等农产品,林木果树、水利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年平均气温12.7C~13.1C。年降水量为800950毫米。日照时数2480小时,全年无霜期212天。

2003年底,全镇辖5个党总支、42个自然村,其中居委会4个。全镇总人口5.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少数民族中回族308人,满族8人,蒙古族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全镇姓氏有58个,其中李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经济薄弱,仅有少数手工作坊,生产总值不足100万元。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3.250.8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亿元,境内财政收入实现15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906万元。乡镇企业已形成机械铸造、塑料化工、建筑建材等十大门类,经济基础雄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境内有兖矿鲁南化肥厂、枣庄生建煤矿、落凤山水泥厂和福利化工厂、仓储运输公司、鲁沪公司、农工商、永兴化工厂、建安公司、装璜公司等镇办企业17家。已探明石灰岩储藏量达2亿吨;已探明白云岩储藏量达2000万吨。

2002年度,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评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乡镇、“枣庄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集体;被滕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三无”乡镇、“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先进镇、“财政收入”先进镇、“畜牧产业化发展”先进镇。

 

 

第二节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木石农业发展较为缓慢。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随后又进行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成立了初级社到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生产生活集体化。1962年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分配单位。1978年后,在农村逐步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镇农村各业得到持续发展。近年来,全镇大搞农业结构调整,以东台村油桃为主,建起了鲁南地区最大的、占地3000多亩的名优果品生产基地。同时,开发围山转经济林8000亩。以后安养殖园区为龙头,发展猪、鸡、鸭、牛、羊、兔等养殖小区8个,各类畜禽存栏量达90万头(只),年产值实现1500万元。全镇冬暖蔬菜大棚发展到1000个,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粮经比例达到64。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3万元完成了岩马灌区四分干渠和卓庄支渠维修护砌工程;投资90万元,打井配套17眼,完成了杨套等村的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改善灌溉面积27000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投资210万元,完成了29个村的农网改造任务。2003年,有耕地面积1918公顷,农作物面积3832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643公顷,经济作物2189公顷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8829万元,农业总产值10561万元,种植业产值实现3832万元,畜牧业产值实现5266万元,林果业产值实现      1397万元。

第二产业     建国初期,仅有少数手工作坊。1958年开挖木石露天煤矿,张庄小煤窑建成投产。后陆续兴办陶瓷厂、联运站、焦化厂、运输队等企业单位。到1982年主要镇办有小煤井、焦厂、农机修造、造纸厂、运输队、建筑队等13家单位,年产值630万元。1999年后,工业生产效益同步增长,立足搞活搞好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先后投入8051万元,对镇办15个企业进行改制。2001年,全镇工企业发展到煤炭开采、机械铸造、化学工业、建筑建材、塑料编织、建筑安装、旅游观光、商饮服务等10大门类,产品发展到120多个品种,工企业总产值完成11亿元,利税实现1.06亿元,一批骨干企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产业     建国前,有集市的村庄大都有中药铺、旅店、百货店、饭店等,均无字号。建国初,群众入股办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多数纳入合作化。1978年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日趋繁荣。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投资312万元扩建了1.56万平方米的综合批发市场;投资30.6万元新建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卓庄农贸批发市场,2001年全镇市场交易额达到1.1亿元。

特色产业    木石镇按照“ 两线两域两基地”的规划,坚定不移地搞好林果开发。积极引进优质果树品种,努力扩大栽植面积,全镇新栽植各类苗木35万棵,林果总面积发展到2万亩。重点扶持肉鸡、肉牛、肉猪等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畜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肉鸡、肉牛、肉猪等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建设10个养殖大棚的基地一处,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总量,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加强特色基地建设,精细化工、精密铸造、板材加工等特色企业得以提升和规范,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突破,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500亩的多功能民营经济园区,入园企业已达58家,全镇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合同利用外资3.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5亿万元。园区建设速度与规模得到枣庄市委书记张传林和滕州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3年,全镇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5.05亿元,增长114%;实现利税5397万元,增长49%。新增民营企业53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80户。

2002年度,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评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乡镇、 “财政收入”先进镇、“畜牧产业化发展”先进镇。

 

 

 

第三节  社会进步

 

文教卫    解放前,仅有小学两处,在校生不足150人。19593月,筹建滕县第十三中学,19607月正式招生两个班108人。196810月,实行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各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到1982年,已有鲁化电视大学一处,在校生29人;鲁化技校一处,在校生336人;公办中学一处,普通中学六处,在校生944人;小学三十处,在校生518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19918月,撤并普通中学,十三中学为全镇唯一初中,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439人。

19964月,木石镇掀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潮,全镇总集捐资441万元,新建教学楼12座,建筑面积7124平方米,学校普遍建起了图书、阅览、试验、仪器、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等专用教室454间,建筑面积9540平方米,于11月一次通过山东省“普九”验收

2003年,中心中学一处,在校生2148人;小学17处,在校生47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墨子小学等6处学校被评为滕州市级示范学校。幼儿园发展到11处,26个班,在园幼儿492人,幼教普及率达100%,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其中,有13处幼儿园达到枣庄市一、二类型以上标准,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枣庄市级示范幼儿园

木石镇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地方戏曲代代相继。建国后,木石二、沂南、东台等村,加上机关学校的宣传队共有20多个群众文艺团体,活跃在农村舞台上,其表演形式有柳琴戏(拉魂腔)、唢呐独奏、豫剧、现代戏、快板、相声、舞蹈等。198112月,中央文化部授予木石公社中心文化站“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党委书记生昌华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199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规划了文化一条街、文化广场、沿河公园等。2003年底全镇有文化娱乐场所12家。

建国前,有中药铺一家,西药铺四家。1953年,成立“医协会”。1958年冬,建立木石卫生院。1959年公社卫生院与各联合诊所(保健站)实行院所合一。1974年实行合作医疗,每个大队建立一个合作医疗卫生室。1983个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各村卫生室又相继转为个体经营。1998年根据上级精神,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把全镇44个卫生室合并成12个中心卫生所,中心卫生所均达到五室分开的标准要求。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年人均粮食60公斤,经济收入不足30元。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不足80元,年人均粮食211.5公斤。进入90年代以来,广大农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全镇有60%以上的农户建起楼房,电话装机总量7800余部,移动电话3000余部,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0%,全镇有机动车辆1.2万辆,其中个人拥有0.9万辆。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16元。

乡镇建设     1949年至1992年,木石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集中在木桑公路鲁化段和前木石。19928月,木石镇在汽车站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宏达商城,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促进了木石镇个体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镇共完成新建商贸房5.71万平方米,已竣工小康屋135套、开挖砌垒排水沟7.5千米并统一加盖盖板;新修硬化道路10.8千米,砂石路36.4千米;新增绿地1.06万平方米、补植行道树10600余棵。2003年,新建和续建了府前路、鲁化生活区等6处商贸房开发项目,已完成商贸房建设2.3万平方米,小康屋完成165套。全镇人均居住面积达29.3平方米。同时,全面实施“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完成了全长16.1公里,涉及安南、圣西两条道路和16个村庄的“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2002年度,被滕州市委、市政府评为 “小城镇建设”先进镇。

 

 

第四节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    1939年初,中共滕县县委成立,任县委组织委员的李子成同志深入到木石地区,组建了木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成员朱慕唐、李成哲(李光)、李广湖(李瑞)、李宝琛等。由于县委的建立,当时党组织的发展很快。滕东由1938年底1个支部很快增加到7个支部和2个党小组,党员由16人增加到60多人。木石支部也随之建立起来。支部书记是李光,党员有李宝琛、朱慕唐、李广湖、李其田等。19452月,位庄建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宋月德,支委3人,党员5人,桥口村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梁振成,支委5人,党员4人。

19517月,西峭村建立了党支部,书记王开友,支委5人,党员10人。1974年,全社42个村都建立了党支部。

19843月,改社为镇,镇设党委,下设机关、镇直、经委、教育、木石办事处、位庄办事处、西店办事处、连水办事处、安上办事处9个党总支部,村及镇直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均设党支部。1998年底,全镇发展到9个党总支部,8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24人。2003年底,全镇发展到5个党总支部,8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29人。

基层政权建设       19392月中共滕县县委在赵庄(今属羊庄镇)成立,木石属羊区分委。1950年至1953年,木石辖区隶属滕县第五区。1957年区以下置乡,官桥区统六乡,木石境内设连水乡、位庄乡、木石乡。1958年撤区并乡,将连水、木石、位庄并为木石乡。9月,将区(镇)乡改为人民公社,木石乡易为胜利人民公社,1959年胜利人民公社改称为“木石人民公社”。19601月,木石矿和木石人民公社合并改名为木石煤矿人民公社。19613月,木石矿与木石公社分开办公,仍称“滕县木石人民公社”。19843月,机构改革,将木石人民公社改称为木石镇人民政府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