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顶思考帽子一(人生行为指导)

 miyasa 2010-12-10



  绪言

  *什么是平行思考

  *使用思考帽的注意事项

  *六顶帽子,六种颜色

  *如何使用思考帽

  1. 引子

  当一头非洲羚羊听到草丛里有什么响动的时候,它所有防范危险的神经都会立刻紧张起来,因此一旦看到狮子在草丛中出现,它就会迅速逃掉。这样的敏锐正是大脑保持高速运转的关键因素。

  我们都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所有的方向都保持敏锐。这也正是为什么“六顶思考帽”是基础思考的原因。它允许大脑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方向的敏锐度达到及至,而这种及至显然不可能在同一时刻达到。

  [对水平思考的争论]

  西方思维的基本概念源于2300年前希腊的“三位一体论”,并建立在批判性和争论性的基础之上。

  苏格拉底普遍德强调逻辑与辩论。在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有80%都没有建设性的结果。苏格拉底把仅仅指出什么是“错”的作为他的原则。他想通过指出对正义和爱等概念的不恰当运用,而澄清它们的正当用途。柏拉图相信“最后”的真理隐藏在所有现象背后。他有名的比喻就是关于一个被囚禁在洞穴里的人,这个人只能看见洞穴后的一堵墙,洞口燃烧着一堆火焰,当有人走进洞穴的时候,他的影子就被投射到那堵墙上,而这就是被囚禁的人所能看到的全部。柏拉图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我们整个一生中所能看到的只是真理的“影子”而已。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思考加以系统化。从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聚集许多的“盒子”——定义、分类和原理。当我们遇到新的事物时,我们就判断出这些事物应该属于哪一个盒子。有的事物可以一半属于这个盒子,而另一半又属于那个盒子,或者什么盒子也不属于。

  结果,西方思维就成了一种考察“是什么”的思维,是由分析、判断和辩论来决定的思维。

  这也是一个优良实用的思维系统。但是,思维还有考察“能够成为什么”的一面,这一面包含了建设性思考、创造性思考以及“开创一条往前的路”。

  1998年,我受邀在澳大利亚关于展望联邦前景的宪法公约会议上做一个公开演讲。我讲了下面得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把他的汽车一半漆成了白色,另一半漆成了黑色。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做如此奇怪的事情。他回答道:“因为不论什么时候我发生车祸,路两边的目击者在法庭上都会争论看到的车子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这十分有趣”。

  会议结束时,主席安森尼.梅森先生告诉我他会记得这个故事,因为在一些争论中,争论的双方常常都是对的,但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侧面。

  世界上许多文化,甚至是大多数的文化,都把争论看作是侵掠性的,个性的和非个建设性的。因此,许多国家都准备推行“六顶思考帽”的平行思考法。

  [变化中的世界]

  建立在争论基础之上的思维系统,如同一辆汽车的左前轮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本身并没有错误,但仅有它是不够的。

  当一个医生为一个出热疹的的孩子进行诊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各种可能的“盒子”:这是阳光暴晒引起的?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还是麻疹?于是,医生就会根据孩子的各种症状来进行判断。如果他判断孩子的症状正属于麻疹的情况,那他就会把此病的治疗归类于“麻疹”的“盒子”,从而确切的知道该怎么做。这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典型的表现。

  从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创造出各种标准,并对每一种新情况做出判断,再划入相应的“标准盒子”。一旦完成这样的判断,我们的行动就变得明确了。

  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一个稳定不变的世界中是行之有效的。在稳定不变的世界里,过去的标准仍然一成不变。但是在变化着的世界里,以往的俗套就行不通了。

  我们需要开辟而不是判断往前的路。我们需要思考“能够成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是什么”。

  但是西方思维(或者其他思维)的传统基础都不能提供一个简单的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六顶思考帽”正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什么是平行思考]

  假设有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一个人站在房子的面前,一个人站在房子的后面另外两个人分别站在房子的左右两边。四个人看房子都有不同的视角,四个人都在争论自己看到的那一面是正确的一面。

  如果运用平行思考,那么这四个人就会绕房子一圈,分别看到的房子前后左右四个面。因此,在每一时刻没个人都对同一观点进行平行思考。

  这重思考方法与促使每一方都固执己见的争论和冲突的思考方法几乎是相反的。因为每个人最后都看到了房子的所有面,房子得到了全面的观察。平行思考就意味着在任一时刻都都能看到相同的方向。

  但是平行思考的含义还不止这些。在传统思维中,如果两个人互相争论那么每一方都企图证明对方是错的。但在平行思考中,两重观点不论如何相互冲突,都会被平行地同等地对待。如果必须要在这两种观点中有所选择,平行思考有饿会为之做出努力。如果不能做出选择,那么平行思考就要开辟出一条涵盖两种可能性的路来。

  任何时候,我们强调的都是开辟一条往前的路。

  [方向和帽子]

  平行思考要求任一时刻每个人都看着同一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可以改变的。一个探险家可能被要求北看或者往东看。这些是标准的方向标记。我们需要一些思考的方向标记。思考者可以看那些不同的方向呢?

  这正是六顶帽子所要指示的。

  在许多文化里,已经存在思考与“思考帽”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一种象征,帽子的价值在于它指示了一种规则。人们总要戴着一定的帽子,而帽子的另一大优点则是可以轻易地戴上或者摘下。同时帽子也可以让周围的人看得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选择帽子作为思考方向的象征性标记。

  尽管我们有时戴着实际意义上的帽子,但这里所指的帽子一般都是假想的。会议室墙上的海报经常画着帽子以提示方向。我们有六种颜色的帽子来代表六个思考的方向,它们是白色,红色,黑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方向而非描述]

  我们必须明白六色帽子代表的是思考的方向而不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描述什么。帽子是用来指引思考方向的。

  如果说“我们戴上白色思考帽”,这意味着对信息的关注。每个人就要努力思考可获得信息的途径,等等。

  如果说“现在戴上红色思考帽”,则是要求对某一特定事物运用感觉,直觉和情感。

  如果说“这样的黑色帽子思考方法很好,现在让我们转向黄色帽子思考......”,这里,黑色帽子指的是小心谨慎地预见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思考方法,但其后主要的目的是转向黄色帽子的思考方向既考虑利益,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明白描述与方向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描述是指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方向是指将要发生什么。

  “请你往东看”与“你一直在往东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我想请你炒几个鸡蛋”与“我看见你已经炒了几个鸡蛋”的意思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要对人们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判断某个人是A类型还是B类型的,或者进行类似的描述辨别。心理学家一直做的就是着类工作,但问题是,一旦人们被归入相应的“盒子”,他们就停在那里不动了。这又是一个“是什么”而不是“能够成为什么”的例子。

  在跑步比赛中,一个瘦子可能击败一贯和胖子(“是什么”的问题)。但是如果胖子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他就会击败瘦子(“能够成为什么”的问题)。

  我们常常容易倾向与用帽子将人们进行描述和分类,比如“她是用黑色思考帽的人”,或者“他属于绿色思考帽类型的人”。必须抵制这样的诱惑和倾向。帽子不是用来对人们进行描述和分类的,而是用来代表不同的行为模式。

  确实,有的人一生都小心翼翼,有的人却乐于冒险,有的人喜欢思考,而有的人却注重现实。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某种模式而不是其他模式,总是在某种模式上做得比其他模式上更好。但无论如何,帽子都不能用来对人们进行分类。

  如果你驾驶一辆手控的汽车,你会运用所有的装置。在汽车引擎里,所有的汽缸都在点火。帽子是思考的方向,每个人都必须能够熟练的观看不同的方向。

  由于上述原因,把帽子当作分类的标签是很危险的,因为这违背了思考系统力图促使每个人观看各个方向的主旨。

  [使用帽子的注意事项]

  当人们告诉我它们已经在使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时,我常常要问他们是如何使用的,有时,我发现他们使用的方法并不正确。例如在一个会议中,有的人被指定用黑色思考帽来思考,有的人则用白色思考帽来思考,等等。人们于是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贯穿整个会议。这实际上于六顶思考帽的正确使用方法背道而驰。平行思考的全部主旨就在于,是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运用到每个方向的思考之中。因此,在某一时间大家都应戴上黑色思考帽思考,在另一时间大家都应戴上白色思考帽思考。这才是平行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得到充分运用。

  [炫耀]

  许多人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争论,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他们是多么聪明。他们可以赢得争论,击败对手。但是这样的争论毫无建设性的意义,只不过让有的人的一炫耀自己罢了。

  但是平行思考法和六顶思考帽并不排除炫耀。现在,思考者可以通过在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等帽子下周权的思考来进行炫耀。你可以炫耀,因为你表现得像一个出色的思考者;你可以炫耀,因为你在会议上比别人思考的更好。这种炫耀于争论炫耀的区别在于:我们的炫耀是建设性的,而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游戏实践]

  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努力来改变他人的个性。他们总相信,如果指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弱点,那么这个人就会努力弥补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法通常太慢,而且没有效果。

  人们一旦被归入一定的“盒子”或者类型,他们也许会努力的弥补自己,但是这种弥补总是在提醒他们“他们是谁”,因而它们就会在本身的类型中显得更深。

  自从弗洛伊德以来,一直强调分析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和真相。而孔子的主张却与之相反。他不注重个性而直接注重行为,他鼓励你与自己的同事、 下属、上级以及家人和睦相处。孔子是为数极少的注重人的个性与心理的思想家之一。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就比较接近孔子的思想,它注重人的行为,而不分析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他指明所有行动的规则,然后你只需要遵从这些规则。比如,你带上黑色思考帽,即使显得如何有攻击性,也不会有人阻止你。但是一旦戴上黄色思考帽,那就必须收敛起来,按照黄色思考帽的规则行动了。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直接关注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不是力图改变人们的思想个性,所以它得到了广泛地接受。

  把六顶思考帽看成一种游戏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不遵守规则,那他就会被认为是不合作。比如我们要从小心谨慎的黑色帽子转换到考虑利益的黄色帽子思考时,却有人仍然在考虑潜在的危险,那他就会被认为拒绝继续参加这个游戏。促使人们“参加游戏”是改变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结果]

  多年以来,使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已经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效果。来自各方面的反映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 效力

  通过运用六顶思考帽,团体中所有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每个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一块磁铁能够有力的把微粒吸引到同一个方向,但是争论和自由讨论却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争论中(比如法庭上),每一方都试图胜过对方。如果一方感觉到某一点有利于对方的话,那么这一点就不会被提及。争论的目的在于获胜,而不是入时的考察问题。

  在争论中,人们总是隐藏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和观点,这是很荒谬的,阳光聚焦后甚至能够融化最坚硬的金属。同样,将许多人的精神力量集中起来就更容易的解决好一个问题。

  *. 节约时间

  澳大利亚的奥普图斯(Optus,一家著名的通讯设备公司)曾经为一个重要的讨论花费数小时的时间。运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以后,仅在45分钟内讨论就得出了结果。

  我们有来自各个方面的报道证明六顶思考帽的运用使得会议时间缩短了很多。现在,会议所花时间是原来的1/2,1/3,甚至是1/4。有的时候,比如在ABB公司,会议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15。

  在美国,经理们几乎把40%的时间都花在了会议上。如果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时的所有会议时间减少了70%,那么经理们就会多出30%的时间,而且不用花费任何额外的成本。

  在争论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个人说出一个观点,那么其他人必须做出回应,即使这仅仅是出于礼貌。但在平行思考中,情况并非如此。

  在平行思考中,每一时刻的每一个思考者都朝同一个方向看齐,所有的观点都平行排列出来。你不需要队最后一个人的看法做出回应,你只需要另外排列出你的观点。最后,被讨论的问题就这样很快得到了全面的考察。

  通常,如果有两个观点相互冲突,那它们会被提出来讨论。但在平行思考中,这两个观点都被并排在一起,稍后必须两者选其一,才会作出一个最后的结论。在平行思考中,并不是每一步都存在争论。

  *. 消除自我

  也需要进行迅速有效的思考,最大的障碍在于自我。人们总是倾向于在思考中维护自我——思考是用来攻击和打倒别人的,思考是用来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思考是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是多么聪明的,思考是用来表达个人的对抗的。

  一些人不同意某人的观点,仅仅是因为想拆别人的台。如果换一个人说出同样的观点,他们也许会完全赞成。我们通常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自我意识对有效的思考而言,是多么的具有破坏性。

  在陪审团的审议中,常常有一两个人不管证据如何,都拒绝与其他陪审人员达成一致。曾有法官告诉我实际情况比人们意识到的还要严重。显然,这个问题破坏了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对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来训练所有陪审员很感兴趣的原因。这有利于通过消除自我来加速审议达成一致的进程。

  冲突和对立的思考加重了自我的问题,而六顶思考帽则消除了这一问题。六顶思考帽的方法使思考者的自我在每一顶帽子下面进行的出色思考中得到了表现。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提供了对事物客观中性的考察,而争论则不能提供。

  *. 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情

  思考最大的敌人就是混乱。我们重视企图在同一时间内作太多事情。我们寻找信息,我们受感觉的影响,我们追求新的思想和选择,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我们还要寻求利益……确实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同一时间内用做一件事情来思考是困难的。而一次只玩一个球则容易了很多。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要求我们一个时间里只做一件事情。某个时间我们需要找出危险(黑色帽子方法)、某个时间我们要追寻新的观点(绿色帽子方法)、某个时间我们又需要关注信息(白色帽子方法)……我们不必在同一时间内做每一件事情。

  不同的颜色将彼此区分开来。一个时间用一种颜色,到了最后所有颜色的效果都将达到。六顶思考帽也是如此,我们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情,最后一幅完整的画面就会出现。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把思考类型加以区分的绝对生理需要。正如我在介绍中提到的,大脑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而具有发现危险或利益的敏感。

  当你乘飞机降落,掠过汽车群的时候,如果你告诉自己注意黄色的车子,你就会发现黄色的车子在车群中突显出来。这就是大脑敏感的一个例子。

  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对所有方向都保持敏感,因此当我们企图在同一时刻内所有方面进行思考,那我们将一无所成。

  人们并不是因为争论有效可行才选择争论,他们只是别无选择而已。六顶思考帽提供了其他的途径。

  2. 六顶帽子,六种颜色

  每一顶帽子都有一种颜色:白色、红色、黑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我们以颜色来命名每一顶帽子。

  我也许可以套用希腊名字来命名每一顶帽子所代表的思想。这会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取悦一些人。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使用价值,因为这些名字太难记住了。

  我希望读者能够觉得思考帽和真的帽子一样形象。因此,以颜色来命名很重要。除此之外,还能有其他更好的区分帽子的方法吗?如果以形状来区分,也会造成一定的难度和混淆。而颜色就使得人们对帽子的想象容易多了。

  第一顶帽子的颜色与其功能也是相关的。

  白色思考帽:白色代表中性和客观。白色思考帽思考的是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红色思考帽:红色代表情绪、直觉和感情。红色思考帽提供的是感性的看法;

  黑色思考帽:黑色代表冷静和严肃。黑色思考帽意味着小心和谨慎。它指出了任一观点的风险所在;

  黄色思考帽:黄色代表阳光和价值。黄色思考帽是乐观、充满希望的积极的思考;

  绿色思考帽:绿色是草地和蔬菜的颜色,代表丰富、肥沃和生机。绿色思考帽指向的是创造性和新观点;

  蓝色思考帽:蓝色是冷色,也是高高在上的天空的颜色。蓝色思考帽是对思考过程和其他思考帽的控制和组织;

  如果你记住了每一种颜色和它所引起的联想,那就记住了每一顶帽子所代表的意义。你也可以想象成三对帽子:

  白色和红色;黑色和黄色;绿色和蓝色;

  在运用中,我们总是以颜色而不是功能来指代帽子。对此我们又很好的理由。如果你要求一个人对某事物作出情绪化的反应,你也许不会得到预期的答案,因为人们认为情绪化的反应是不对的。但是术语“红色思考帽”本身代表的是中性。你要求别人“暂时脱下黑色帽子”比要求他不要继续谨小慎微更为容易。颜色的中性消除了使用帽子的尴尬。思考成了一个运用一定规则的游戏,而不是一件充满规劝和谴责的事情。所有的帽子都可以直接提到,比如:

  ——我希望你摘下黑色思考帽。

  ——让我们都戴上红色思考帽思考几分钟。

  ——这样进行黄色帽子思考很好,现在让我们带上白色思考帽。

  当你遇到一些人没有读过本书,也不清楚六顶思考帽的象征意义的时候,你解释每一种颜色与每一顶帽子的关联,就会很快使每一顶帽子变得风味十足。接着,你就可以给他们这本书读一读,六顶思考帽的说法传播的越广,运用也就越有效。最后,你坐在桌旁进行讨论的时候,就可以对“思考帽”称呼自如了。

  3. 如何使用思考帽

  有两种使用思考帽的基本方法。一种是单独使用某项思考帽来进行某个类型思考的方法。另一种是连续的使用思考帽来考察和解决一个问题。

  单独使用

  在单独使用中,思考帽就是特定思考方法的象征。在对话或讨论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需要新鲜看法的情形:

  ——我想我们在这里需要戴上绿色思考帽来思考。

  同样的会议中,过一会儿可能又有新的建议。

  ——对此我们也许应该带上黑色思考帽来考虑。

  思考帽可以这样人为转换正是其优点所在。没有思考帽,我们对思考方式的指向就是虚弱的、个人化的,比如我们只能说:

  ——我们这里需要一些创造性。

  ——不要如此消极。

  在罗伯.巴勃罗任保德信保险公司总裁的时候,我观察过他如何与其执行人员相处:他会提出一项建议,而他身边的人会指出代理商对此不会喜欢,或者这项建议过于冒险,或者可能不合法等等。他总是仔细倾听这些意见,并说:“是的,这是很好的黑色思考帽。现在让我们试一试黄色思考帽。”

  在日本,批评老板所说的话是不礼貌的。但六顶思考帽为谨慎的评论提供了中型的空间,比如:

  ——申特先生,我想在此按黑色思考帽的方法思考一下。

  红色思考帽为深入个人的感觉、情感和直觉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人们通常不习惯于表达他们的感觉,而且一般礼节上也不宜询问别人的感觉。但是红色思考帽的形式和中性化却使得询问别人对某事的感觉成为可能。

  黄色思考帽促使人们思考问题的价值。一项建议可能会被立刻否决,因为它第一眼看上去就没有多少价值却有很多缺点。但是,经过黄色帽子思考的引导,这项建议可能会被发现还有很多的益处,比如:

  ——这项建议看起来没有什么前景。但是让我们戴上黄色思考帽来思考一下。

  通常,要发现一个问题的好处比发现危险还要困难。在黄色思考帽中,却有可能做出深入的洞察。一些看似没有前景的事物实际上往往具有以前没有发现的很高价值。

  白色思考帽帮助人们把纯粹的信息与判断区分开来。白色思考帽的形式要求人们直接关注事实信息。

  你没有必要每次张口都要说明你运用的是哪一项思考帽。就像提供给人们进行不同思考的思考工具一样,六顶思考帽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随时取用。一旦人们经过了如何使用思考帽的训练,他们就会知道如何作出反应。我们不再需要含糊的说:“请想一想这个。”,我们现在可以用六顶思考帽来明确的指向特定的思考方式。

  连续使用

  六顶思考帽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按序列使用。

  任意一顶思考帽都可以随你的需要经常使用。

  没有必要每一顶思考都要使用。

  可以连续使用两顶、三顶、四顶或者更多的思考帽。

  有两种序列使用的类型:逐渐形成的和预先设定的。

  逐渐形成的序列使用中,你或者小组主持人选择第一顶思考帽。当这顶思考帽使用完毕以后,再选择下一顶,以此类推。除非你能熟练运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否则,我们一般不会推荐这种序列使用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讨论组的成员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争论下一步使用什么思考帽,以至没有剩下多少时间来讨论问题本身;二是不论是谁来选择序列使用的思考帽,都会被看作想促使会议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你能够熟练使用六顶思考帽之前,最好实行预先设定的序列使用法。

  通过最初的蓝色思考帽思考,预先设定的序列使用法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就确定下来。这个序列使用的过程按此不断推进,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作轻微的变动。

  * 纪律

  纪律是非常重要的。讨论组的成员必须遵循某一时刻指定的某一顶思考帽的思考方法。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允许随便说:“这里我想戴上黑色思考帽思考。”这就意味着又回到了争论模式。只有小组的领导、主席或者主持人才能决定使用什么思考帽。思考帽不能用来描述你想说什么,而是用来指示思考的方向。维持这样的纪律非常重要。运用这样的方法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就会发现遵循特定的思考帽方法容易多了。

  * 计时

  一顶思考帽应该花多少时间才合适呢?我认为时间短一些比较合适。因为这就促使人们集中精力来解决问题,减少了无目的的耍嘴皮事件。我通常只允许每个人讲1分钟。因此,如果讨论组有4个人,那么每一顶思考帽就只有四分钟的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过后还有很好的意见被提出来,我会延长一点时间。所以,如果在运用黑色思考帽的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很好的看法,我们没有必要说:“对不起,时间到了。”我们可以把时间延长到这个看法被陈述完毕为止。

  设定较短的时间,必要时稍作延长,这比设定较长的时间,让人们坐在那里考虑究竟说什么好的多。

  在计时方面,红色思考帽与其他思考帽不一样。红色思考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为表达人的情感并不需要很多的解释。人们对感觉的表达应该简洁明了。而每个人1分钟的时间通常就足够了。

  * 指南

  六顶思考帽的序列使用并没有一定的模式。凡在适合你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有的模式适于考察问题,有的适于解决问题,有的适于协调争论,有的适于得出结论,等等。正如一个木匠必须对他使用的工具很熟悉一样,我们也必须学会熟练的使用六顶思考帽。

  就像一本书的首页和末页一样,蓝色思考帽在讨论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必须使用。

  首先使用蓝色思考帽是因为它指示了: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讨论?

  ~我们思考的是什么?

  ~问题的表述是怎样的?

  ~我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想在什么地方结束讨论?

  ~思考的背景是什么?

  ~序列使用思考帽的计划是什么?

  而最后使用蓝色思考帽是因为它指示了:

  ~我们的讨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产生的效益如何?

  ~结论如何?

  ~怎样设计的?

  ~问题解决得怎么样?

  ~以下的步骤又是什么?

  至于最先用完蓝色思考帽以后接着再用什么思考帽,就要看问题本身的性质是什么了。

  可能用完蓝色思考帽以后需要接着用红色思考帽。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因为讨论组的成员已经对问题有了强烈的感觉。红色思考的使用在讨论一开始就有助于把每个人的感受表达出来。

  在南非第一次大选之后,我接受负责解决当地问题的协调委员会邀请,讲授六顶思考帽的方法。他们经常在讨论一开始就是用红色思考帽,使每个人的感觉和感情有机会表达出来。

  但很多情况下,红色思考帽并不适于一开始就使用。例如,如果老板首先表达了他的感觉,那么其他人就会趋于赞成老板。而如果讨论组成员事先没有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感觉,也不适宜先用红色思考帽。过早的询问人们对问题的感觉是没有必要的。

  在进行评估的情况下,有必要先用黄色思考帽,再用黑色思考帽。如果戴上黄色思考帽并不能发现问题的价值所在,那么讨论就不需要再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如果黄色思考帽使你发现了问题的很多价值,那么在运用黑色思考帽来找出困难的障碍之所在,这使你会被激励着去克服困难,因为黄色思考帽已经是看到了很多价值。但是,如果你发现困难以后就止步不前了,那么这种激励就完全没有用了。

  有时,你会想在最后使用完蓝色思考帽以后再用一次红色思考帽,因为它此时反映了“思考的表现”:

  ~我们对自己的思考感觉怎样?

  ~我们对讨论的结果满意吗?

  ~我们做得很好吗?

  这些只是一部分指南。正是的训练人员会在正规训练中给出全面的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指南,以提供选择和实践的机会。

  通常,任何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思考战略”都是有效的。

  团队和个人

  团队的讨论和对话可以获得六顶思考帽带来的最大利益。在此情况下,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提供了比争论和自由讨论更好的模式。

  个人也可对自己的问题运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这种方法减少了混乱,并保证问题得到全面的考察。

  其他的报告和联络中也可运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同样,这样保证了问题得到全面的考察。在报告中,六顶思考帽还使得问题所有“谨慎”的方面得以提出,并且不至于引起反对。

  团队中的个人

  即使六顶思考帽使用在团队的讨论之中,团队的主席或主持人仍然可以要求每个人进行个人的思考。这会使得人们提出更多的见解。因为在团队讨论中,你总是忙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以至没有时间进行自己的思考。

  ——现在我们戴上黄色思考帽进行思考。在讨论前,我希望你们花两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一下。

  在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的思考中,这种个人思考尤其有用。

  会议主席甚至会在戴上思考帽思考的中间要求大家进行个人思考,比如:

  ——现在我希望你们大家带上绿色思考帽自己思考一会儿。我对目前提出的几种见解并不满意。

  尽管大多数的团队都允许任何个人在相应的思考帽下自由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询问个别成员的看法也是可以的,比如:

  ——史密斯先生,我们还没有听到你的意见。你的黑色帽子思考对此问题看法如何呢?

  ——我想听听你的黄色帽子思考是怎么样的,亨利塔。

  当确定使用什么思考帽以后,可以让全组的成员一个接一个的轮流进行个人思考。当个人思考时间被允许的时候,这尤其有用。

  白色思考帽

  * 事实与数据

  * 谁的事实

  * 日本式输入

  * 事实、真理与哲学家

  * 谁戴上帽子

  * 白色帽子思考法概要

  想象一下白纸和计算机打印输出。白色思考帽就像纸一样,与信息和数据直接相关。当我们使用白色思考帽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信息上。

  ~我们有些什么信息?

  ~我们需要什么信息?

  ~我们缺乏什么信息?

  ~我们需要征询哪些信息?

  ~我们怎样去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不论是可能被检验的确切的事实和数据,还是无法测量的个人观点和情感等等,都可以算作信息。如果你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你实在是用红色思考帽,但是如果你报告别人对事件的感受,那么你就是在使用白色思考帽了。

  当被提供的两条信息互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必对此进行争论。除非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平行放置起来。

  白色思考帽通常使用在思考过程一开始的时候,以便提供一个思考的背景。在思考过程快结束的时候也可以用它来做一个评估:我们的目标与现存的信息相符合吗?

  白色思考帽使中立的。它客观的展示整个世界。虽然白色思考帽展示了正在运用的或者已被提出来的建议,但它并不是用于归纳某种观点的。

  白色思考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描述出我们缺乏的和需要的信息。它阐明我们应该询问哪些问题,提供为获取信息所必要的手段(比如调查和问卷等等)。

  白色思考帽的直接目的就在于搜寻和展示信息。

  1. 事实与数据

  *你能扮演电脑吗?

  *只要中立、客观的举出事实就可以了。

  *不要加以解释,只要提出事实。

  *这件事情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电脑还没有感情(如果我们想让电脑聪明的思考,也许还得让它们具有感情才行)。我们只希望电脑给出事实和数据,而不希望他们与我们进行争论,并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它们的观点。

  我们在使用事实与数据的时候,往往会牵扯到自己的论点。事实和数据地提出,经常是出于某种目的。但是,一旦是为了服务于某种论点的话,事实和数据就不会是客观的了。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替换方式:“请只给我事实,不要给我论点。”

  不幸的是,西方人都有辩证思考的习惯,喜欢先给出一个结论,然后再列举事实来支持这个结论。但相反的是,在我所提倡的绘制地图思考法里,我们却是先画好地图,然后再选择路线。这表示,我们必须先有事实和数据,然后再有结论。

  所以,白色思考帽是一种方便的思考方式,只要求人们中立、客观地提出事实和数据。

  在美国曾经有个大型的反托拉斯案子,被告是IBM公司。这个案子最后不了了之——也许是因为美国意识到需要用IBM公司的力量,与日本组织周密的电子竞争抗衡。有人认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即IBM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文件(我想大约有700万份),以至于没有一个法庭应付得了。如果法官在审判期间过失了,那整个案子就必须重新来过。而能够接受这种大案子的法官一般都是高龄法官,因而他们很有可能在办案期间就撒手归西了。除非有个年轻的法官接手审判这个案子,把它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否则此案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这个案例表明了,如果有人要求你提出事实与数据时,你所给予的信息量可能是多到让对方透不过气来。

  ——如果你想要事实和数据,我可以给你。全部给你。

  这类回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企图简化事实,就会被看成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实。

  为了避免被淹没在过多的信息之中,你可以要求对方集中在某些方面提出你所需的资料。比如:

  ——请用白色思考帽,给我有关失业方面的材料。

  ——现在请给我离校6个月的毕业生人数。

  在要求对方提出事实的时候,集中式的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擅长询问的律师总是这么做。理想的情况是:证人应该带上白色思考帽,根据实情回答问题。法官和律师会发现白色思考帽在这种场合是最为方便的。例如:

  ——我说过,他早上6点半回到家里,因为他整晚都在赌博。

  ——琼斯先生,你真地看到被告在6月30日夜里赌博吗?或者他曾告诉你,他当时在赌博?

  ——没有,律师先生。但他几乎每晚都回去赌博。

  据说法庭里的律师“总是”想尽办法要胜诉。因此,他所提出的的问题都是微利支持自己的论点而打击对方。这当然就和白色思考帽的方法截然相反。而法官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显得相当的奇妙。

  在荷兰的法律系统里,没有陪审团的存在。三名法官或审判员用纯粹的白色帽子思考方法,来设法找出案件的真相。他们的工作是先绘制“地图”,然后予以裁决。在英国和美国则不然,诉讼案件都是由律师是先整理,或者经过陪审团的审问,最后才交给法官裁决,而法官的功能只是坚持法律条款,并对是先整理过的案件作出反应。

  因此,提出质询的人,必须先肯定自己是否也戴着白色思考帽。你是真地在设法获知实情,还是为了证实你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想法?

  ——由于人们控制饮食,以及为了健康着想,因此去年美国或鸡肉销售量提高了25%。人们认为火鸡肉比较“清淡”。

  ——费兹勒先生,我说过,请你带上白色思考帽。事实是,销售量提高了25%。其他的只是你对他的解释而已。

  ——不是的。先生。市场调研清楚显示,人们购买火鸡肉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其胆固醇较低。

  ——好,那么就有两项事实。其一,去年火鸡肉的销售量提高了25%。其二,市场调研显示,人们声称购买火鸡肉的原因是考虑到胆固醇的问题。

  在处理资料时,白色思考帽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可以尽力扮演好白色帽子思考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在于获得纯粹的事实。显然,白色思考帽需要一些技巧——也许比其他帽子所需要的技巧都多。

  ——妇女抽烟的数量又增加的趋势。

  ——这不是一项事实。

  ——这是事实。我这里有数字证明。

  ——你的数字显示的只是在过去的3年中,妇女抽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

  ——这不是一种趋势吗?

  ——也许是,但这只是一种解释的方法。对我而言,‘趋势’代表正在发生而且会持续进行的事情。数字是一种事实。我们可以说,吸烟的妇女越来越多,因为导致她们吸烟的情况更多了——也许是因为心里焦虑,也许是因为过去3年来,烟草商花了大量金钱全副妇女吸烟。第一种情形还可以算是趋势。第二种情形就不能这么说了。

  ——我只是用‘趋势’来描述数量的提高罢了。

  ——这种说法也没错,但是‘趋势’也暗示着一种持续过程。因此,最好是带上白色思考帽说:‘过去3年来的数字显示,妇女抽烟的数量增多了。’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它的意义和原因。

  如此一来,白色思考帽有效的训练了思考者把事实与解释区分开来。可以想象,政治家在使用白色思考帽的时候,会产生莫大的困难。

  2. 谁的事实

  *这是事实还是近似?

  *这是事实还是信念?

  *真有事实吗?

  有许多所谓的事实都只是一种来自个人信仰和信念的陈述。我们在一生里不可能以科学实验去检验一切事物。所以我们建立了一种双层式的事实系统:被信仰的事实和被验证的事实。

  我们当然也可以将被信仰的事实运用在自己的思考帽里,但是我们必须绝对清楚地说明,这些都是次级的事实。

  ——我相信俄罗斯商业舰队在世界贸易中心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曾读过一篇报道说,日本高级经理人员的交际费用很高,是因为他们把薪水全部交给了太太。

  ——我相信我这么说没有错:新的波音757客机比上一代飞机安静多了。

  读者也许会心又不平的指出,这些“含糊”的字眼本来就可以用来信口开河的说话,而不必负责任的。比如:

  ——有人告诉我,他曾听朋友说,邱吉尔私底下很崇拜希特勒。

  这种说话方式常见于没有根据的辩解、闲聊和道听途说。然而,我们却必须有一种可以表达被信仰事实的方式。

  重点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事实。在我们处理一件事实,或者利用它作为一项决策的基础之前,必须先加以检验。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哪些被信仰的事实是有用的,然后才能加以尝试和验证。例如,假如说波音757的安静性对于选择机场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实,那么我们当然必须将它的地位由“被信仰的事实”提升到“被验证的事实”。

  白色帽子思考法的首要规则是,你不能任意提高一件事实的层次。如果一件事实是以“被信仰的事实”的形态出现,那么它就可以属于白色思考帽的范畴,要切记双层式的事实系统。

  让我再说一次,我们的确需要被信仰的事实这个层次,因为实验性、假设性与煽动性的思考也都是思考的基础。他们提供了引导事实的框架。

  现在我们进入到一个相当困难的部分。“信仰”在什么时候会变成“意见”?我可以“相信”波音757比较安静,我也可以“相信”(这是意见)女人抽烟的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她们的压力比较大。

  我立刻要说,你自己的意见和白色帽子思考法绝不想容。它会将白色思考帽的全部目的破坏殆尽。当然,你可以据实报道他人的意见。比如:

  ——史密斯教授的意见是,人力飞机是不可能出现的。

  要注意,被信仰的事实只是代表你相信是事实,但是它未经检验。你也许比较喜欢说这两个层次是:

  1.验证的事实;

  2.有待验证的事实(信仰);

  最后,你的态度也是关键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以后,思考者的言谈都必须是中立的。一切都必须坦白说明。你当然也可以用这些言谈来导向一个特殊的观点。但是如果某个叙述显得有失偏颇时,就会有这种嫌疑:白色思考帽的角色被误用了。

  由此,白色思考帽的角色成了第二习性。思考者讲话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争论。就像中立、客观的科学观察家和探险家一样,他们只是细心的观察动植物,不抱任何私心。绘制地图者的工作就只是绘制地图而已。

  白色帽子思考者只需要将事实“标本”摊在桌上——就像学童掏出口袋里的硬币、口香糖和其他小玩意儿一样。

  3. 日本式输入

  *讨论、争辩与协商,

  *如果没有人提出意见,那么结论从何而来?

  *先绘制地图

  日本人从来不接受西方辩论的方式。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争论显得太粗野或太冒险。也许是因为彼此尊重和保留“面子”太重要了,以至于不允许以争论来互相打击。还可能是因为日本文化与西方以自我为基础的文化不同:辩论通常需要以强烈的自我为基础。最可能的解释是,日本文化没有受到希腊思想的影响,希腊思想在中世纪曾被教士改造发展,用来证明异教徒的错误。对西方而言,日本人不进行争辩真是难以理解。而对日本来说,西方这么热衷于争辩也是奇怪的很。

  在西式会议里,与会人员都带着自己的观点到场,有时甚至还带着自己希望看到的结论。于是,在会议上,大家争论不休,各持己见,到最后就看谁的论点经得起批判,谁的论点最讨人喜欢。

  他们也会将最初的意见加以改善。但是这常常是一种“大理石雕刻”,也就是说,一开始用一块大石头,然后把它雕刻出成品。

  中(西)式的协商会议就不那么激烈,因为起中没有明显的赢家或输家。成品是由大家共同完成的,也是人人喜欢的。这比较像“陶塑”:以一个核心居中,外面覆以黏土而最后成型。

  日本人的会议则不是协商式的会议。

  西方人很难理解,日本人怎么可能不带任何意见就坐在会议桌旁。会议的目的只是倾听。他们如此的安静,那么为什么他们的会议还是会产生结果呢?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轮流戴上白色思考帽,中立的提出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于是,地图就逐渐形成了,并随着信息的补充而不断地丰富完善。等到地图完成以后,每个人也就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该走的路。我并不是说,这个过程一次就可以圆满完成。它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无数次会议才能达成。

  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没有人具有既成意见。与会人员带上白色思考帽提供资料和信息。这些信息逐渐自行组织成一个意见,与会者则看着它成形。

  西方人的观念是,意见是经过争论,千锤百炼以后才形成的。

  日本人的观念是,意见有如种子必须经过培养才能茁壮成长。

  以上所讲的西方人的争论方式和日本人的信息输入方式是比较理想化的。我的目的只是要做个对照,而不是要大家认为日本的月亮比西方的圆,西方应该效仿日本。

  我们无法改变文化,所以需要一些工具来克制我们好争辩的习惯。白色思考帽就是最好的工具。每个人在会议上扮演白色帽子的角色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表示:“让我们来模仿日本人开会吧。”

  我们运用白色思考帽这种人为的工具,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转换。空洞的口号和解释是没有用的。

  (我不是要解释日本人比较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创造力需要有自我中心的文化为基础,在这种文化中,充满激情的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这种想法在别人看来是疯狂的。这一点我们通过水平思考的刺激性挑战,以更为实际的方式也可以做到,我在其他地方和“绿色思考帽”里会讨论到这一点。)

  4. 事实、真理与哲学

  *一项事实的真实性如何?

  *哲学文字游戏有何价值?

  绝对的真理与“就整体而言”

  真理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密切。真理属于哲学的文字游戏系统,而事实则是指经得起检验的经验。如果你比较注重实际,不想理会这种差别,就可以跳到下一章。

  如果我们看到的天鹅正巧都是白色的,是否就可以大胆的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而且也是这么说的。这时候,这句话就是我们对过去经验的概括。在这个意义上,这也是一项事实。

  但当我们看到第一只黑天鹅以后,这句话就被否定了。我们的说法也骤然由真变为不真。然而,我们再回头看一下事实,那么看到100只白天鹅的经验还是胜过了看到一只黑天鹅的经验。因此,作为一个经验事实来讲,我们就可以说:“大部分天鹅是白色的”;“就整体而言,天鹅是白色的“;“有99%以上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就整体而言”这句话是很实用的(比如,我们可以说:就整体而言,儿童爱吃冰激凌;就整体而言,妇女都使用化妆品),但对逻辑来说,却毫无用处。在“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句话里,“都”是它的重点,因为逻辑必须是从一件绝对的事实推向另一件绝对的事实:“如果这点为真……那么……”。

  当我们遇到第一只黑天鹅以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句话就不再为真,除非我们把黑天鹅叫做其他的东西。现在,这就成了文字与定义的问题了。如果我们把白色定义为天鹅的基本基础,那么黑天鹅就变成了另一种事物。如果我们不把白色当作其基本特征,那黑天鹅也就包括在内,天鹅的定义也就建立在其他的特性之上了。哲学的精髓也就在于这种定义的设计与运用。

  白色思考帽运用的是可使用的信息。因此,“就整体而言”和“大致说来”在这里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有在统计学里,才需要把这些相当含混的字眼赋予特定的意义。而我们并不可能总能收集到这些统计数据,所以会经常用到双层式系统(被信仰的和被验证的事实)。比如:

  ——就整体而言,以预测未来的销售收入来衡量支出的公司,一般都会发生问题(可能有少数公司即使这么做,也照样赚钱)。

  ——如果价格降低,销售量就会提高(但是房屋价格提高时,其销售量也可能提高,因为大众会有预期心理,担心通货膨胀或是来不及买房子)。

  ——努力工作,就会成功(但实际上许多努力工作的人并不见得成功)。

  以下是一个表达真实性程度的排列:

  ~总是为真

  ~通常为真

  ~一般为真

  ~就整体而言为真

  ~大多时候为真

  ~半数为真

  ~经常为真

  ~有时为真

  ~偶尔为真

  ~曾经为真

  ~从不为真

  ~不可能为真(矛盾)

  这一排列与白色思考帽有多少相容之处呢?如前所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与信息的形成。例如,它对于知道偶尔发生的事情是很用的。

  ——麻疹通常是无害的,但有时候会带来继发性感染,如耳朵感染。

  ——使用疫苗很少带来脑炎。

  ——这只狗曾经因为被激怒而抓伤小孩。

  显然,知道这种信息也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也有一个难处。在第二个例子中,人们所知的不使用疫苗带来脑炎的危险,可能高出实际统计数据数千倍。因此,给出实际数据以避免无心的信息传递错误是很重要的。

  白色思考帽业接受奇闻轶事吗?比如:

  ——有个人从飞机上掉下来,没有降落伞居然也没摔死。

  ——据说福特公司曾根据市场调查来设计艾德索汽车,结果却大大失败。

  这些有可能是事实,因而白色帽子思考者有权提出来。但它们必须被纳入“奇闻轶事”或者“事件”之中。

  ——根据市场调查来进行的设计经常可能失败,以艾德索汽车为例,这个设计就是来自市场调查,但是却彻底失败了。

  这个叙述就不属于白色帽子思考法,除非你有更充足的证据,证明根据市场调查进行的设计经常是失败的,否则不能这么说。猫也会从房顶上掉下来,但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

  例外的情况显得十分突出,只是因为它们是例外。我们注意到黑天鹅,因为它们的数量通常很少。我们注意到从飞机上掉下来没有降落伞仍旧活着的人,是因为这太不寻常了。我们经常提到艾德索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使用白色思考帽的目的在于求得实际。所以我们必须提出所有的信息。关键在于把这些信息正确的组织起来。

  ——所有的专家都预测年底利率会降低。

  ——我和四位专家谈论过,他们全都预测年底利率会降低。

  ——我和福林特先生、齐格勒先生、凯格利耶多和萨雷斯先生谈论过,他们全都预测年底利率会降低。

  在此,我们看到3种精确度不同的说法。第三种说法甚至都还不够精确。因为我可能想知道,你在什么时候与这些专家谈话的?

  在白色帽子思考法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它只是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向。

  5. 谁戴上帽子

  *戴上你自己的帽子

  *请某人戴上帽子

  *请每个人都戴上帽子

  *请戴上帽子回答问题

  大多数情况都包括在上面几个叙述里。重要的是,你可以要求,被要求或者选择。比如:

  ——我们的销售阵营出了什么问题了?

  ——我要带上白色思考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找了34%的零售商,但其中只有60%的零售商接受这个产品。在接受的零售商中,有40%的零售商拿了两项产品试用。与我们谈过的人里,有70%的认为价格太高,而市面上有两种竞争性产品的价格较低。

  ——现在请戴上红色思考帽。

  ——我们有一个不良产品的价格过高。我们在市场上的形象也不太好。竞争对手的广告做的又多又好。我们也不能吸引到最好的业务员。

  就这个例子而言,红色思考帽思考的“感觉”层面更为重要。但是,白色帽子思考发不允许提出这种个人“感觉”的层面,除非你是在报道潜在客户所说的话。

  ——让我们开始戴上白色思考帽,谈谈我们所知道的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数目如何?哪里有相关报告?谁能提出例证?

  ——你告诉我你要订购一流的电脑。你能戴上白色思考帽谈谈你的想法吗?

  ——如果我们把大西洋那边的费用减少为250美元,结果会怎样?我不要听你的猜测,戴上你的白色思考帽谈谈。

  显然,根据经验、感觉、印象和观点而来的预感、直觉和判断,在这里都被白色帽子思考法所排除了。然而,这也就是白色思考帽的目的:只要求事实和信息。

  ——你要我回答为什么我总是在换工作。薪水没有更高,津贴也没有更多,工作地方离家的距离也差不多,事实前途相当,这一类的工作到处都是,所以我总是换工作。这就是我戴上白色思考帽所能回答的了。

  6. 白色帽子思考法概要

  请想象一台按照要求给出事实和数据的电脑。电脑是中立、客观的。它不会提出解释和意见。戴上白色思考帽以后,思考者就应模仿电脑。

  需要信息的人,应该采取集中式提问的方法来获得信息,填补资料的空缺。

  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双层式的信息系统。第一层是经过检验证实了的事实——一级事实。第二层是人们相信为真,但是未经检验的事实——次级实施。

  关于事实的真实程度,我们有一个从“总是为真”到“从不为真”的排列。其间还有一些有用的层次,如“就整体而言”,“有时候”和“偶尔”。如果能适当的加以“组织”,并指出其真实程度如何,这类信息就可以在白色思考帽之下提出。

  白色帽子思考法是一种训练和方向。思考者在提出信息时,要努力使自己更加中立和客观。别人会要求你戴上白色思考帽,你也可以要求他们这么做。你还可以自行选择戴上或者摘下。

  白色代表的就是中立。

  红色思考帽

  * 情绪的感觉

  * 情绪在思考中的地位

  * 直觉与预感

  * 一时一刻之间

  * 利用情感

  * 情感的语言

  * 红色帽子思考法概要

  想象一下火焰和温暖。想象一下感觉。戴上红帽子就使得你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觉、情绪和直觉,而且不用进行任何解释和修正。

  在正式的商业会议里,通常不允许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觉。但实际上,这种情绪和感情仍然存在——只不过人们将其伪装在了逻辑里面。而红色思考帽就为这种感觉、情绪和直觉提供了唯一的特殊的表达机会。

  直觉可以建立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之上。比如:

  ——我觉得这个人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我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解释太复杂了。

  感觉都是有用的。但是,直觉确非总是正确的。当爱因斯坦否定了海森伯格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他的直觉也是错误的。

  在红色思考帽下,各式各样的感觉都可以表达:热情的(比如,“我太喜欢这个了!”)、中立的、不确定的、怀疑的、混合的、不愉快的(比如“我不喜欢这个主意”),等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达感觉的方式。在日本,表达感觉的方式很谨慎低调,人们常说“我还需要考虑一下”。而在美国,表达感觉就很直接大胆了,甚至可以说“这个主意真让人恶心”。

  没有必要对自己的感觉进行任何解释和修正。实际上,会议主席也不会允许人们这样做。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感觉需要有所验证,那他们就只会提出经过验证的感觉。所以任何解释都是不必要的。任何时候,你都只须如实的表达出当时的感觉。也许过20分钟,你的感觉就会有所变化了。因此,有的时候,有必要在会议一开始就戴上红色思考帽表达自己的感觉,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再戴上红色思考帽,看看自己的感觉是否已经变化了。

  红色思考帽总是运用在特定的意见或情况之下。思考者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意见。

  如果提出的要求是:“请戴上红色思考帽,讲一讲你对义务贡献的感觉。”那么,思考者就不能回答:“我很赞同这个主意,如果贡献是义务的话。”

  红色思考帽究竟应该怎样使用,必须要有清楚地说明,否则会引起混乱。必要的话,会议主席可以把对一项建议的各种看法罗列出来,并对每一个看法都戴上红色帽子进行思考。

  红色思考帽也可以包括“智力型的感觉”,这也是非常有效的:

  ——我感觉这项建议很有潜力。

  ——这个意见十分有趣。

  ——这个意见太不寻常了。

  红色思考总是在个人基础上进行思考。在讨论中,每一个与会人员都被轮流要求戴上红色帽子思考。

  当被要求戴上红色思考帽提出看法时,与会人员不能说“不知道”这样的话。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中立的、犹豫不决的、迷惑的、怀疑的以及混合的感觉等等。

  如果与会者的感觉是混合的,那么提问者可以讯问混合的感觉包括哪些。

  红色思考帽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如实地表达出他们的感觉——而不是下一个结论。

  1. 情绪和感觉

  * 与中立可观的信息完全相反

  * 预感、直觉和印象

  * 不需要理由和根源

  红色帽子思考法是关于情绪、感觉和非理性的思考。红色思考帽提供了一条正式而清楚的表达渠道,从而构成了整幅地图的一部分。

  如果在思考过程中,不能表达情绪和感觉,那它们就会在暗地里骚动,影响你的思考。红色思考帽会告诉你:情绪、感觉、预感和直觉都是强烈的、真实的。

  白色思考帽是中立、客观而且不带感情色彩的,而红色思考帽恰好与之相反。例如:

  ——别问我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这个交易。它太可怕了。

  ——我不喜欢他,也不想和他做生意。就是这样。

  ——我有预感,教堂后面的那块地在几年后一定会大大升值的。

  ——那个设计太乏味了。它决不会有好的表现。这真是天大的浪费。

  ——亨利给我的感觉很好,我知道他总是骗人,而且骗过我们。但他做事风格独特,我喜欢他。

  ——我觉得这次交易绝不可能成功。最后一定会花上一大笔诉讼费的。

  ——我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赢的希望。做和不做都会两面不讨好的。我们还是放弃吧。

  ——我认为在签合同之前隐瞒这个资料是不公平的。

  任何想表达以上这类感觉的人都应该戴上红色思考帽。不论是纯粹的情绪,还是某种预感,还是某种预感,红色思考帽都允许我们正式的加以表达。

  2. 情绪在思考中的地位

  * 情绪会扰乱你的思考吗?

  * 情绪是思考的一部分?

  * 情绪发生在什么时候?

  * 情绪化的人是好的思考者吗?

  传统的观念认为情绪会扰乱思考。人们认为好的思考者都必须十分冷静,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他也必须十分客观,考虑的是事情的权益而不是情感的需要。人们甚至认为,女人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思考,是因为她们过于情绪化了。据说女人缺乏一种决策时必须的公正超然的态度。

  但是,任何优良的决策最终都是诉诸情感的。这里我强调“最终”两个字。当我们思考如何绘制地图的时候,对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于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稍后我会再谈到这一点。

  情绪是我们思考的一部分,并且使思考符合我们的需要和当时的情况。 它们是大脑正常运作所必需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干扰。

  情绪对思考的影响有三方面:

  其一是强烈的背景情绪,比如恐惧、愤怒、怨恨、怀疑、妒嫉或者爱,等等。这个背景会影响所有的感觉,并使它们带上各种色彩。红色帽子思考法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背景显现出来,以便观察它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背景情绪有时甚至可以左右我们全部的思考。它可能与某个人或某种情况密切相关,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随时出现。

  其次,情绪是由你最初的感觉所引发的。例如,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到某人的侮辱,那么,你对此人的观感就会完全受到这种感觉的影响。如果你认为(也许只是一种误解)某人是在为自己的私人利益说话,那么你对他所说的一切都打了折扣。如果你觉得某种东西带有广告色彩,那么你对它的信任就十分有限。很多事情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会使我们迅速做出判断,并被束缚在这一判断之内。而红色思考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在这种感觉产生之初,就能将它表达出来。比如:

  ——如果让我戴上红色思考帽。我会说,你提出来的条件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公司着想。

  ——我的红色思考帽告诉我,你反对合并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不是为了股东的利益。

  情绪造成影响的第三方面发生在地图绘制以后。这份地图也会将情绪包括在内。而情绪——包括大部分的自利意图——就会选择出它改走的路线。每一个决策都有其价值基础。我们对价值的反应也是情绪化的,比如我们对自由的价值反映就完全是情绪化的(尤其当我们失去自由以后)。

  ——既然我们已经很清楚目前的状况。让我们都戴上红色思考帽,选择该采取的行动。

  ——在两个选择中——继续罢工或者和平谈判,我喜欢第一个。我觉得现在还不是和谈的时候。双方所受到的伤害都还不够,谁也不肯让步。

  对那些把表达情绪看作是思考的一部分的人来说,红色思考帽让情绪的存在有了合理的地位。它也是绘制地图的最后一个步骤。

  但是,有些情绪是应该隐藏起来的,红色思考帽可以将它们表达出来吗?比如:

  ——我反对他出任这个职位,因为我嫉妒他晋升的这么快。

  真的有人会表达这种嫉妒吗?也许不会有。但是红色思考帽能够让你婉转的表达这种情绪。比如:

  ——我想戴上红色思考帽说,我反对安妮的升迁,这可能部分是因为我有些嫉妒。

  另一种说法:

  ——我想戴上红色思考帽说,我反对安妮的升迁,这只是我的感觉。

  请同时记住,思考者在私底下也可以自由选择戴上红色思考帽。这使得思考者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合法的表达出来。

  ——这里可能有害怕的因素在里面。害怕因为换工作而引起的激烈争论。

  ——没错,我是很生气。我现在只想那会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我不想被骗。

  ——我得承认我并不满意这份工作。

  红色帽子思考法鼓励你去寻找:“这里包含有哪些情绪。”

  3. 直觉与预感

  * 直觉有多可靠?

  * 直觉有多少价值?

  * 如何利用直觉?

  直觉一词有两种用法。两种用法都对,但就大脑的功能而言,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第一个用法中,直觉可以是一种突然的洞察力。也就是说,某种事物原来给你一种感觉,但突然间你又对它又有了另外一种认知。这可能导致创造力的勃发,导致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或者数学理论的进步。

  ——如果把注意力从赢家转移到输家,你很快就可以看到,在131名参赛这里,1个赢家的产生还意味着130个输家的产生。

  第二个用法中,直觉意味着对某一状况的立刻了解。这种了解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复杂判断——这判断也许无法条分缕析,也可能难以言传。当你认识某个朋友的时候,你在瞬间内对他做出了判断,这种直觉性的判断也是基于各种因素而做出的复杂判断。例如:

  ——我有种直觉,这电车一定不好卖。

  这种直觉可能是基于说话者对市场的认识,对同列产品的经验,以及对这个价格范围内的购买意愿的了解。

  我在这里要谈的,就是这种“复杂的”直觉判断。

  直觉与预感、感觉是很相近的。预感是直觉基础上的假设。而感觉的范围则可以从一种审美观(也可说是一种品味)到一个确定的判断,不一而足。

  ——我觉得它如果开始分裂,他就会撒手不管。

  ——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这张公车票和那辆自行车是这起谋杀案的线索。

  ——我觉得这理论不正确,它太复杂混乱了。

  成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将军都曾有过这种类似的感觉。我们会说一个企业家“闻得到钱”。这意味着当别人无法察觉到潜在的利润的时候,企业家却有特殊的嗅觉,觉察到利润之所在。

  直觉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在赌场上,直觉的误导更是令人恨之入骨。如果轮盘上出现了8次红色,直觉就会强烈的告诉你,下一次该是黑色了,但结果却仍然是红色。赌桌是没有记忆力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直觉和感觉呢?

  首先,我们用红色帽子思考法使之合理化。红色思考帽允许我们询问自己的感觉,并把它作为思考的一部分表达出来。也许情绪和直觉该各有自己的帽子,但那只会使思考更加复杂化。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但我仍然认为它们都可以被归为“感觉”一类而同样对待。

  我们可以试着根据直觉判断来分析问题,但这似乎又不太容易取得完全的成功。如果我们自己无法分析出问题,又怎么能相信判断呢?

  我们很难仅仅根据自己的预感,就决定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最好是把直觉当作地图的一部分。

  我们对待直觉,可以像对待一位顾问一样。如果这位顾问在过去一向很可靠,那我们就会更加重视他所提出的建议。同样,如果我们的直觉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正确的,那我们就会乐于倾听它的意见。

  ——所有的理由都是在反对降价,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重新占领市场的唯一办法。

  一个富有经验的企业家对机会的来临比较敏感。他积累的经验会形成强烈的直觉,告诉他哪些生意该做,哪些生意不能做。企业家的直觉非常有价值,因为那是由经验积累起来的。但是,如果把企业家的直觉运用到总统大选上,可能就没那么灵了。

  你也可以用“有输有赢”的心态来看待直觉。直觉不可能总是对的,但是如果它对的时候比错的时候多,那么其结果就该是很乐观的。

  如果把直觉当作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那就会很危险了。然而直觉是思考的一部分,它确实存在,而且对思考做出了贡献。

  ——你能否用红色思考帽问问自己的直觉对这次合并的意见?

  ——我的红色思考帽感觉到,资产价格很快就要飞涨起来。

  ——你的红色思考帽对这一广告策划有何感觉?

  ——我的红色思考帽告诉我,这个条件不会被接受。

  直觉和意见会在哪里重合呢?我们已经知道,白色思考帽不允许你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它允许你报道他人的意见)。因为意见都是来自于判断、解释和直觉。其间的平衡可能在于对已知事实做出判断,也可能在于对未知因素的感觉。你可以在红色、黑色和黄色思考帽下表达意见。你在使用红色思考帽时,最好将你的意见作为感觉来表达。比如:

  ——我的感觉是,厌倦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我感觉电影院现在需要一些大型制作的影片。

  4. 一时一刻之间

  * 反应与混乱

  * 这就是我对这次会议的感觉

  * 要么表达,要么隐藏感觉

  红色思考帽的感觉可以在一次会议、讨论或谈话的任何时候表现出来。这些感觉可以是关于讨论项目的,也可以是关于会议本身的。比如:

  ——我想戴上红色思考帽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次会议进行的方式。

  ——我想用我的红色思考帽发言,我觉得我们在被迫同意一个我们不喜欢的想法。

  ——胡波先生,我的红色思考帽认为,你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我说完了。现在我要摘下我的红色思考帽。

  如果在会议中,情绪自然流露,那么此时红色思考帽的存在就显得有点多余和做作。你真的需要戴上红色思考帽才能生气吗?难道我们的表情和语气就不能表达情绪了吗?

  但红色思考帽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人工制作上。一般来说,情绪的发作需要一些时间,要平息就更不容易了。会议中间,会产生怨恨、不悦和互相攻击。这时,红色思考帽可以让一个人在片刻之内转换情绪。你戴上红色思考帽,你摘下红色思考帽,这期间就完成了情绪的转换。戴上红色思考帽所表达的观点比较不涉及个人,因为这是一个正式的表达渠道。

  “戴上”红色思考帽能够减少口角的发生。只要你认为需要,随时可以戴上它,没人会反对。而且一旦红色思考帽形成了模式,那么你如果不在这一形式下表达自己情绪化的观点,就会显得很无理。

  因为红色思考帽提供了表达情绪和感觉的渠道,所以,任何人觉得有需要表现情绪时,就会有适当的表达方式。

  你不再需要去猜测别人的感觉。你可以直截了当的询问他们。

  ——请你戴上红色思考帽,告诉我对我的建议有何看法。

  ——我猜你不喜欢我。我要一个红色思考帽的回答。

  恋爱中的人都喜欢听对方说出真心话,即使他们并不怀疑对方的真诚。

  ——戴上红色思考帽来说,我很喜欢这次会议进行的方式。大家也都这样感觉吗?

  ——莫利森先生,我感觉大家都很像签下这份合同。你能否戴上红色思考帽告诉我你的看法。

  红色思考帽这一术语不能被夸张或滥用。并非每次想表达感觉时都得正式的用它。只有你想以正式的方式表达,或者被要求的时候才能使用。

  ——请你不要再戴上红色思考帽说话了。

  ——我们能否只用红色思考帽说一句概括的话然后把它摆在一边?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觉?

  ——我只想用红色思考帽来说一次话,然后就再也不用它了。

  5. 利用情感

  * 思考能够改变情感吗?

  * 情感的背景是什么?

  * 用情感来协商

  * 情感、价值与选择

  一旦我们通过红色思考帽看到彼此的情感,那么就必须尝试去发掘它们,甚至改变它们。这本身已不再是红色思考帽的一部分了。

  思考可以改变情感。改变情感的不是思考中的逻辑部分,而是认知部分。如果我们用不断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那么,随着我们认知的不同,我们情感也会不同。

  ——别把这次当作一个失败。把它当作发现对方网球技术优缺点的一个有效方式吧。

  ——如果把这条件当作是你提出的,他们会接受吗?

  ——把它当成基本的学习经验,而不是一个判断的错误吧。学习的代价都是很高的。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并不是总能有认知使得情感得到改变或者升华。但是总值的一试。表达出来的情感可以为思考或讨论提供一个恒久的背景。人们经常能意识到情感背景的存在。决策和计划都被看作是从这个背景中得出的。经常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背景不同,事情的结果又会怎样,这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都知道,这项协议的背后充满了怀疑。让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彼此信任,我们的看法将有什么改进?

  ——我感觉不论我们做什么,结果都一样,事情还是一样发生。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事情并非如此,而且我们能够控制的话,情况将会怎样。

  ——我们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愤怒的情感背景。我们不能忽视它。

  正如我前面谈到的,情绪和感觉都是地图上的一部分。通过红色思考帽,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地区”涂上了高度的情感色彩。在想办法解决争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特别注意这些地区。

  ——有人建议要限制你为竞争对手工作,这显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要把它弄清楚。

  ——总经理只想实行减薪,其他任何反对意见他都听不进去。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们也经常用情感来进行协商。这里,我并非指不悦、威胁、恐吓或者寻求同情等情感。我指得是某些事物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协商的本质就是在不同价值原则基础上进行的调和。某些东西对加方有某种价值,对乙方则有另一种价值。而这些价值都可以直接用红色帽子思考法来表达。

  ——跨越工会限制的能力对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是很重要的。

  ——我们必须坚持遵守适当的训练程序。我们并没有说琼斯是无辜的,只是这种程序应该好好遵守。

  大家都知道,任何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思考者本身的满足。因此,说到底,思考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表达出来的情感。

  但是,由此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困难。

  第一,采取的行动确实能够成功地满足表达出来的欲望吗?

  ——我并不觉得降低价格真地会提高销售量。

  第二,当你满足一方的需求时,却可能牺牲另一方。

  ——我们可以增加加班,或者雇佣更多的工人。第一个方案会使现在正在工作的人受益。第二个方案则会使现在没有工作的人受益。

  第三,短期满足与长期满足之间存在冲突。有一条基督教的教义将这点说得很明白:一个人即使得到了全世界,但却失去了灵魂,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可以增加广告,提高营业额。但是就长期而言,我们应该驱使广告部门去利用其他媒体才对。

  ——如果我们以降价来吸引其他航空公司的顾客,那么我们短期内会获得利益。但是别的航空公司也会跟着降价,于是我们又会失去那些顾客。这样一来,我们只不过是在降低利润罢了。

  ——我很乐意吃这盘炸马铃薯,但是它会破坏我的减肥计划。

  ——我愿意为这出戏多赞助些钱,因为我喜欢妮瑞达,她是女主角,我想多看看她。

  ——我想让人们看到我支持新的技术投资,但我知道就长期来说,投资者想要的是稳定成长。

  情感既是思考方法的一部分,也是应该去考虑的问题。想要甩开它们,只要纯粹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6. 情感的语言

  * 情感不必合乎逻辑或始终如一

  * 情感可以和语言互相调和

  * 不要为情感辩解

  戴上红色思考帽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总想为自己的情感辩解。这种辩解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不论是对是错,红色思考帽都不需要任何辩解。

  ——别去想你为什么不信任他。你就是不信任他。

  ——你喜欢在纽约设立一个支部。现在你还没有必要考虑为什么喜欢这个主意。我们稍候作决定是在来谈这个问题。

  我们生来都喜欢为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辩解。因为它们不是逻辑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一直把它当作逻辑的延伸。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个人,就必须有个好的理由。如果我们喜欢一个计划,也必须有逻辑的依据。但是,红色帽子思考法可以让我们摆脱这种束缚。

  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随意的抱持已有的偏见了呢?这岂不是太危险了吗?正好相反,逻辑思考中的偏见实际上比情绪反应中的偏见要危险的多。

  我并不反对人们对情绪再作深入的研究,去探讨它存在的基础。只是这不在红色思考帽的范围之内。

  情感是变化无常的。曾经有一份问卷,询问美国人是否赞成介入中美洲的事务。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但是,对于每个具体的介入办法,却都有一大堆人的反对。可能他们的赞成只是抽象的,但当这些抽象转化为具体得行动的时候,他们就表示反对了。从逻辑上来说,这可能不太合理,但从情感上来说,它却是合情合理的。

  有些人会忍不住想把红色思考帽当成情感发泄的工具。但红色思考帽并不提倡人们这样做,它只是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人们一切复杂的情感。

  据说爱斯基摩人对雪的称呼多达20个。而在一些文化里,对爱的称呼也有很多种词汇。在一般用法上,英文和其他欧洲语言并没有大量表示情感的词汇,只有一些词汇如喜欢——不喜欢,爱——恨,高兴——不高兴,快乐——不快乐,等等。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不确定的肯定,用另一个词来表示不确定的否定。而嫌疑一词确显得否定意味太重了。

  既然红色思考帽能让我们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我们可以寻找各种适当的的字眼来加以表达。没有红色思考帽,我们就比较容易使用强烈的字眼,外加语气和表情的辅助。

  ——我觉得你对这项交易举棋不定。你不想加入,也不想被排除在外。你只想待在会客室里,时候对了才进来。

  ——你并不是不喜欢摩根,你只是觉得他让你不自在。你很想找个好的理由可以不喜欢他。

  ——在这点上,我们就是谈不拢。

  ——这项投资有点“漏气”。不是大量的泄气,而是有点像橡皮艇在漫漫漏气。你没注意到什么,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现它松软了许多。

  红色思考帽甚至可以使思考者像诗人一样表达他的感觉。它使得你所有的感觉都有权利表达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