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 六十二:《讀通鑒論》 - 讀書網

 LM0318 2010-12-10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正文·六十二:《讀通鑒論》

  "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

  《讀通鑒論》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關古史評論的代表作之一。

  王夫之,字而農,號薑齋,湖南衡陽人,晚年隱居衡陽石船山,學者尊稱為船山先生。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舉人。明亡后參加南明抗清斗爭,后來放棄政治活動,退隱鄉閭間,在極艱苦的條件下,以著述終其身,共計成書數十種,達300余卷。

  《讀通鑒論》是王夫之閱讀司馬光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的筆記,全書30卷,其中秦1卷,西漢4卷,東漢4卷,三國1卷,晉4卷,宋、齊、梁、陳、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敘論》4篇為卷末。

  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歷史著作。首先,它是閱讀另一部歷史巨著的筆記,其中每一節都是針對《通鑒》所記的某一段史實而發的議論,如果不參照《資治通鑒》而單讀《讀通鑒論》,就會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其次,這部書是一個思想家的歷史沉思錄。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際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之光,又積淀了一個當時心境極為痛苦與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總體水平遠超出一般史書。

  王夫之是一個忠于明王朝,又具有濃厚漢民族意識的文人。對于明亡于清這一事實,他從其字里行間透溢出痛苦和悲憤。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借古史來發泄自己的民族義憤,而是希望"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所以,其史論具有巨大的現實感。明亡后,若干史學家探討其滅亡原因,或批評政治混亂,或分析制度弊端,或抨擊君主專制及其流弊,深度不一。其中,以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為代表的批判專制君主制度的思想最為深刻。王夫之與大多數史學家不同,他不僅具有這種現實感,而且能將其與歷史的沉思融合起來,試圖從中總結出更高層次的歷史哲學來。

  首先,他清醒地反觀自身,認為"夷狄之蹂躪中國,亦非必有固獲之心,中國致之耳。"于是他在《讀通鑒論》中,批評君主與大臣聚斂財富,批評君主貪巧自矜濫殺忠良,批評奸臣敗壞綱紀使國家衰微,批評大臣擁兵自重強枝弱干,批評學風日衰邪說日盛,批評縱客商賈舍本逐末,批評奸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批評幾乎涉及到歷代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在他心目中,前朝舊事只不過是明朝現實而已。

  其次,在歷史的沉思中,王夫之得到了一個啟示,就是"事隨勢遷而法必變"。他從遠古人類的"異于禽獸無幾"與今天人類文明中看到了"世益降,物益備";從三代的"沈酗"、"淫奔"、"黷貨"與唐代的"天下帖然受治"中看到了今未必不如昔;從三代的封建諸侯與秦始皇改郡縣制的成功中看到了"勢相激而理隨以易"。歷史的變化使王夫之得出了一個哲理性的結論:"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矣",也就是說,順應歷史潮流的就是合理的。

  "理勢合一"、"理因乎勢"是王夫之在歷史沉思中得出的最有光彩的結論。"變"是這個歷史哲學的核心。正是在此思想指導下,王夫之批判了封建史學中最要害的命題"正統論","統者,合而不離,續而不絕之謂也",就是說,所謂"統"是統一了國家并能較長久地持續下去的政權,不論是靠武力統一的,還是靠陰謀"篡弒"而來的,只要它順應了大勢,使國家"合而不離,續而不絕",就是合理的、正統的,并不在乎它姓李還是姓趙。他說:"論之不及正統者,何也?

  曰,正統之說,不知其所自昉也。自漢之亡,曹氏、司馬氏乘之,以竊天下,而為之名曰禪。于是為之說曰,必有所承以為統,而后可以為天子,義不相授受而強相綴系,以揜篡奪之跡,抑假鄒衍之邪說,與劉歆歷家之緒論,文其诐辭,要豈事理之實然哉。"史書從朱熹著成《通鑒綱目》以后,正統的爭論已成為封建史學家所最關心的事,甚至影響到宋、遼、金三史的修撰,遲遲未能定稿。而王夫之此說完全粉碎了那些一無可取的謬論。如果說黃宗羲是從明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現實出發得出了批判明朝君主專制的理論,那么,王夫之則是從歷史的不斷變化發展中得到了這一思想。千百年來,天不變道亦不變,宋元以來,為一家一姓而爭正統的喧吵熱鬧非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則為王、為神、為圣,便是得天命、當正統,永遠私有天下,無人敢說不字。而黃宗羲、王夫之卻否定了這天經地義的結論,從歷史變化上指出了順應"勢"者才合天理,無疑是一個進步。

  當然,歷史遺留的負擔畢竟太沉重了,傳統文化在他身上積淀的畢竟太深厚了,當這位思想家在進行歷史沉思時,常常不自覺地沿襲了傳統歷史觀與道德觀,陷入傳統的保守觀念之中。如他認為封建君主不能變,能變的只是具體的措施與制度;封建思想觀念不能變,能變的只是個別的方法與觀點,這便成了王夫之思想中一個永遠難以擺脫的矛盾。他理智上承認"勢之所趨"即"理"這一哲學命題,但感情上卻不能接受真正撲面而來的"勢"。他罵與正統理學相左的學派,如宋代的蘇學、浙學及明代李贄等人的異端史學,指斥李贄的《藏書》為害尤烈。當張獻忠請他加入起義隊伍時,他"剺面傷腕,誓死不肯",而清兵南下時,他卻舉兵反抗,將民族大義與忠君思想糅在一起。所以,在閱讀《讀通鑒論》時,既要注意到他表露的進步史學思想,也不能忽視那些阻礙這種思想升華的種種保守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