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饥饿疗法,节食养生

 my0536 2010-12-11

饥饿疗法,节食养生

[2010年06月04日]
    日常保健要注意节制饮食量,病了以后更要节制饮食。清代著名养生家曹慈山在《养生随笔》中说:“老人偶患微疾,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络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
    元代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记载:他的族叔平素身体很好,后来“痃疟又患痢,自恃强健能食,绝无忌惮”。朱震亨诊断后说:“此非痢也,胃热善消,脾病不化,食积与病热已甚矣。”劝他节饮食以养胃气,族叔却说:“世俗无饱死痢,我今能食,何谓可虑?”于是仍然大吃大嚼,一月之后,病情加重,医生都感到棘手了,又拖了一个月就死了。
    朱震亨又列举了一痢疾人也是大吃大嚼。朱当面指责他说:“病中当调补自养,岂可滋味戕贼?”遂教他吃萝卜粥,少与调治,半个月就痊愈了。
    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教授做了一个动物实验。他将小白鼠分作甲乙两组,两组均保证必要的营养供应,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但对甲组小鼠限制热量摄取,而对乙组小鼠则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取食,每天都敞开肚皮吃。结果是,乙组小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生长,而甲组小鼠300天、500天,乃至
1000天,骨骼还在缓慢地生长着。乙组小鼠不到两年半全部死亡;而甲组小鼠活了3~4年,且患病率也低得多。这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在当时,麦卡教授的这项研究成果,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一拖就是30多年。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老年学家马克登诺用含22%蛋白质和5%植物油的饲料,喂养两组小白鼠。给甲组每天供应含20千卡热量的此种饲料,为正常饮食组;而对乙组,每天只供应10千卡热量的该饲料,仅及甲组的一半,称为限食组。观察的结果是,限食组小鼠中,有2/3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最长寿命竟超过正常饮食组小鼠的2倍以上。由于这一实验最早是由麦卡做成功,故称其为“麦卡效应”。
    马里兰大学的巴巴拉·汉森博士,15年来一直在研究限制饮食对猕猴寿命的影响。到1994年,研究结果出来了:进食不限的猴子中,有一半已经死亡,而限食猴子中只有12.5%死亡。
    这就是饥饿疗法,这在当今的医疗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在医学模式转变的当今,医疗的目的已不是单纯治病,而是对“健康’’这个大的概念,所以“饥饿疗法”也该担负起防病健身的重任。
    练气功出现“辟谷”即不吃不喝,不感到饥饿,仍精神百倍,并奇迹般地治愈了一些疑难杂症;特别是胃肠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这是在气功态下的“饥饿疗法”的效果。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曾于1990年组织了《气功辟谷的人体实验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用适当方法进行气功辟谷对人体无害,且有降血脂、降(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减肥等作用,从而证实了气功辟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