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www.maomaodj.com/

 jiangbei123 2010-12-11
http://www./

选择全幅还是APS-C画幅单反
    今天做点关于全画幅单反和APS-C画幅单反的笔记。
    首先收集了一些简单的资料,贴在这里,说说两者的区别。
【全幅和APS-C的由来】
1)135胶卷
    十九世纪初,德国研制出使用电影胶片的徕卡摄像机机后,它所用的35毫米胶卷被称为“徕卡卷”。后来世界各厂生产用于拍摄35毫米胶片的照相机越来越多,于是就将所有这个规格的胶卷统称为“35毫米胶片”。直到五十年代之后,为了区分35毫米电影胶片和照相机用的35毫米相机用的散装胶卷,在相机胶卷盒上印上了135的代号。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APS系统
    1996年由FujiFilm(富士)、Kodak(柯达)、Canon(佳能)、Minolta(美能达)、Nikon(尼康)五大公司联合开发的APS(Advance Photo System)胶片系统问世。APS开发商在原135规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改进,包括相机、感光材料、冲印设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上都全面创新,大幅度缩小了胶片尺寸,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设计,融入了当代的数字技术,成为了能记录光学信息、数码信息的智能型胶卷。
3)APS画幅系统的分类
    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
    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
    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
    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
    而所谓的全幅(全画幅,又直接称为APS画幅),大小则是36mm×24mm左右大小,基本等同于以前的135胶片。
4)感光元件的发展
    数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APS很不幸地没有发展起来就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新的芯片:CCD和CMOS。这两种芯片也是现在大部分数码相机使用的芯片。这两种芯片各有优劣,不过差别不大,至少不是使用者可以感觉到的。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厂商考虑吧!
    我们这里关注的是画幅。
    根据原来APS画幅的大小,现在的CCD和CMOS芯片也分成各种不同规格大小:那么,带有约为36mm×24mm大小的芯片则被称为全幅(全幅芯片由于技术原因大多为CMOS),而我们常说的入门单反使用的则是APS-C画幅,芯片大小约为24mm×16mm大小。至于卡片机,则芯片更小,有1/1.7英寸,1/2.5英寸等等。

——————————————————————————————————————————————

【站长猫猫注:以上内容参考来自网络,文字由猫猫修改。】

 

    看完了全幅和APS-C的由来以后,我们来看看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全幅和APS-C的区别】
    终于说到它俩的区别,也许这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1)画质的区别
    其实质的区别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像的质量。感光元件越大,记录下来的影像质量就越好。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全画幅的相机记录影像会相对细腻,后期调整色彩的宽容度较高。但是,全幅的原件成本也会较高,这个大家都知道。因此,全幅的相机总是比APS-C的要贵。
【猫猫的提醒】
    实际上,很多人都追求全幅,但并不是因为画质的原因,完全只是因为它贵,个大,够专业——样子!他们从来都不洗照片,更不洗大照片,也不对自己的照片做后期调整。那么,他们使用全幅相机其实和APS-C是不会有区别的。可以说,照片如果在17到19寸左右的显示器里面看,现在的入门单反和全幅机器得出的照片是很难感觉到差别的。因此,希望在纠结此问题的网友清楚知道:不要以为自己的照片不好是因为自己的机器不是全幅。我们不能希望买了全幅机身以后照片质量能提高许多。
    既然全幅在许多时候和APS-C在画质上差别不是那么决定性的,那么我们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还有什么呢?自然是它们两者的其他差别。
2)重量。
    全幅的机子由于拥有较大的芯片、棱镜等等以及不一样的处理系统,并且针对的人群较为专业,因此其机身制作的用料相对较足,重量也“不比寻常”。
【猫猫的提醒】
    重量这个因素是一个没有绝对的因素——好不好,因人而异。
    我自己虽然力气不算大,但是比较喜欢端沉的机器。机身沉稳,可以让“机震”的几率减少。尤其是微距的时候,机身的沉稳对快门的释放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当然是这样的机身会显得比较有霸气。但是有很多人(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女孩子)觉得机身太重反而很容易手抖。而且,他们会着重考虑轻便,觉得旅游带这样的机器是负担。因此我觉得,不要听别人说,自己拿着机器试试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3)闪光灯。
    全幅的机器一般的对象是较为专业的摄影爱好者。也因此,大部分的全幅机器都没有带内闪(机身自带的闪光灯)。目前,带内闪的全幅机器好像就只有尼康的的D700了。
【猫猫的提醒】
    其实个人感觉,内闪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猫猫使用的佳能5D就没有内闪。有的时候感觉还是不是很方便。虽然我拍摄的照片题材90%都不需要用到闪灯,不过有些随意的场合配合内闪当傻瓜机使用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外闪要自带四个电池实在比较麻烦。
    因此,如果你要买全幅,别忘了预留一千几百大元给它配个外置闪灯了。
4)镜头的选择。
    这个因素比较重要。
    每个厂家都会生产一批镜头给自己的机身,这个从135胶片时代开始就有的了。发展至今,每个厂都有一大批很有名的镜头。进入了数码时代,厂家开始对镜头进行数码改良,加入了很多元素,提高镜头的做工等等,意在让这些镜头更加适用于数码机身。而全画幅机器使用的镜头和当初胶片机的镜头视觉上是一样的。因此很多胶片时代的一代名镜就延续了下来,生产了数码版的名镜。举个例,佳能的胶片机使用的是FD口镜头。其中的CANON [FD 85mm F/1.2 L]就是一代人像名镜。而现在,给数码机器使用的就有了CANON [EF 85mm F/1.2 L] 二代。其中加入了自动对焦系统,新的镜片等元素。
    而到了数码时代,除了全幅机器以外,出现了APS-C画幅的机器。由于感光元件小了,因此,原来的镜头使用起来成像就有了改变。使用同样的镜头同样的焦段拍摄,用APS-C的机器得出的图像比全幅的要小一圈。大致效果如下图:

 

【站长猫猫注】此图是猫猫按三种画幅比例制作。假设这是一张传统胶片,白色部分和胶片等大,这就是APS全幅的芯片大小,大约为36mm*24mm。比全幅小了一圈的蓝色部分为APS-C画幅的芯片大小,大约为24mm*16mm。比APS-C更小的有4/3系统(比如奥林巴斯的相机)的芯片,它只有全幅的1/2左右,大约是18mm*13.5mm大小。

    因为这样,APS-C比起传统的胶片机,视觉方面就有了变化了。得出来的结果是:APS-C使用的焦段等于全幅机器的焦段乘以一个系数(对于佳能,这个系数是1.6,尼康是1.5,奥林巴斯是2等等)。例如一个50mm的镜头,用在全幅机器上的视觉假设为50mm,那么用在尼康的APS-C机身上,则拍到的照片相当于一个75mm的镜头搭配全幅机身所拍的一样。
    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换算,那么问题还不大。问题在于,这样一乘以后,许多传统的镜头用在APS-C上面就变得不方便了。比如尼康全幅机器的传统中焦变焦镜皇是24-70mm。但是用在APS-C的机器(比如D300,D90等)上面就变成了36-105mm了。这样一来,广角不广,长焦不长,非常尴尬,成了很不方便的鸡肋了。
    于此,厂家为了占领APS-C这个市场,纷纷推出适合这些机身使用的镜头。这些镜头,只适合用在APS-C画幅的机身上,全幅机器上不能使用。并且,这些镜头的视觉和传统胶片机器的视觉比较接近。比如,对应24-70mm胶片变焦镜皇,尼康和佳能都推出了17-55mm的变焦镜头用在APS-C机身上。这时候,乘上系数,就变成较为便于使用的APS-C画幅变焦头了。
    说了这么些,为了什么呢?
【猫猫的提醒】
    虽然APS-C对应的镜头群更加丰富,而全幅则不能选择给APS-C设计的镜头,但是,每个厂家成名的镜头大都是为了全幅机器而设计的。全幅机器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些镜头的潜能。APS-C可以使用这些传统的好镜头,但是实际上只能用到这些镜头的中间一部分,边缘是被截去了一部分的。也就是说,如果曾经使用惯了胶片机器,那么就需要习惯新的视觉。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考虑买镜头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试过,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比如,很多人都是35mm好,85mm是人像皇,135mm又是人像毒镜之类的,都不要轻信。因为用这些镜头的人有的拿的是全幅,有的拿的是APS-C,甚至有的拿的是系数要乘以2的其他系统!所以,实际上人人使用的视觉都是不一样的。
至于自己需要多少mm的焦段,最好的方法是拿手上的变焦镜头配合自己的机身试试,如果没有,就到体验中心(比如佳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的试试。确定是你喜欢的焦段,才买镜头。
5)景深的差异
    这个问题比较微妙。
    很多人都误以为镜头使用上的差异在APS-C和全幅之间就仅仅只有一个系数,其实不然。
    我们都知道,光圈的大小会影响景深。直观一点,就是导致焦外虚化的程度不一样。光圈大,景深浅,焦外虚化重。光圈收小,景深就会大,焦外的东西也会较为清晰。
    除了光圈以外,焦距也会影响景深和虚化程度的。同等光圈下(比如F4),焦距越长,景深越浅。比如在24mm处用F4的光圈,可能整个世界都会在焦内。而换成了180mm的F4下,焦外可能会虚得一塌糊涂!
    我们回过头看看APS-C和全幅上景深的差别。
    以佳能的70-200mm镜头为例,光圈F2.8。我们把镜头调到160mm处,用全幅机身拍摄一张照片,我们得到的是正常的160mm胶片视觉,F2.8的景深。但是,如果我们把镜头调到100mm处,然后接到APS-C的机器上用,那么得出的图像就会和刚才的160mm接到全幅时一样大小。这个不难理解。
    但是,问题在于景深。160mm/F2.8在全幅相机上拍的照片得到的景深是要比100mm/F2.8在APS-C机身上得到的照片浅很多的。
    再举个例子:
    猫猫曾经使用过的APS-C画幅的尼康D80机身搭载腾龙的90mm镜头,得到的视觉是135mm。而现在猫猫使用全幅的佳能5D机身搭载佳能的135mm镜头和D80+腾龙90mm视觉应该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想想,如果我们同样使用F2.8去拍摄一幅人像,135mm得出的焦外是不是虚化效果就会更强呢?对的!因为那是135mm的景深!它比90mm下F2.8更加浅。
【猫猫的提醒】
    因此,如果你是从APS-C转向全幅,你不但需要习惯新的视觉,还需要习惯新的景深效果。
6)微距上的差异
    这点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讨论呢?是因为微距有个操作距离和景深的问题。个人认为,APS-C在微距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设想,我们要拍摄一只蝴蝶,要几乎满屏并且清晰,如果使用的是100mm微距镜头的话,全幅基本是很难拍摄的,因为离蝴蝶比较近,蝴蝶会受惊而飞走。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使用佳能50D和5D的效果。
    如果使用50D+100mm,我们得到的是160mm的等效焦距,并且注意,景深是100mm的景深!这时候,我们只要使用F8到F11,就可以获得很理想足够的景深了。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凸显主题的某个细小部分,可以加大光圈值到F5.6甚至更大。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5D的情况。5D+180mm的微距镜头(或者使用适马的150微)才能获得差不多等效的焦距,足以离蝴蝶较远。但这时候,景深问题成了很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获得和50D+100微一样的景深,那么我们必须把光圈调得更小。而事实上,这是很难的!第一,光圈即使变得很小,但是由于焦距长,因此景深实际上并没有增大多少;第二,光圈小了,曝光时间必须加长,快门随之而降低。这样拍微距的时候就很容易抖了。而如果提升ISO呢?画质又会降低。不提升ISO用三脚架?要知道微距的对象都是细小的物体,它们本身也常会轻微抖动的(除非是静物)。
    因此,不难看出,APS-C比全幅在拍微距上会更有优势一些。

   

    说了那么多,猫猫想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一些主要心得:
【猫猫的话】
    个人认为,我们要选择全幅还是APS-C,主要考虑的不应该是画质的问题,因为虽然全幅的画质会优于APS-C,但是这一点优劣不是在每张照片里面都能体现出来的。
    应该考虑的更多应该是:
1) 自己拍摄的题材。一般认为,风景人文倾向选全幅,微距长焦倾向APS-C(当然,如果有钱,我们可以买更长的大炮以在全幅上获得等效焦距)。
2) 自己需要的功能。你总是依赖自带闪光灯吗?你需要的是高速连拍还是高感光度(APS-C的连拍速度常常较快,全幅的高感光度画质较好)?
3) 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光是机身本身,它们面对的镜头群也需要经济支持。
    如果你买相机只是为了让别人看着羡慕,够“专业”,那就买全幅加大炮吧!可是,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摄影,追求的是照片,那么你就该冷静下来考虑一下,自己需要的到底是全幅还是APS-C









     回头说说这支24-105的缺点。它曾经被很多人称为“光芒万丈的伪L镜”,并被厂家召回。不过猫猫买入的是08年的一支镜头(当然是二手了)。这支镜头根据猫猫两个多月以来的使用,感觉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改进了的吧。如果选择这支镜头的朋友,就要看看镜头屁股的年份了,最好买后期的产品。
        除此以外,广角端畸变较严重是这支镜头的另外一个缺点——尽管不太明显,并且后期可以调整。从一些照片看来,感觉这支镜头的畸变控制不如17-40/4 L出色,也许是因为变焦倍数较多的关系






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