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曆法簡介

 LM0318 2010-12-15
 
曆法簡介
人類依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週期,制定年、月、日等順應大自然時序及四季寒暑的法則,稱為曆法。
曆法的基本要素為日、月及年。地球自轉顯示著太陽的出沒,因此有晨昏晝夜的現象,此為最基本的單位─日;月球繞地球運行,依其約三十日的盈虧週期作為時間的中間單位─月;地球繞太陽公轉,由於赤道與公轉軌道呈23.5度的傾斜角,因此產生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變化,人類觀測太陽出沒的方位與日影長短的變化,覺察此公轉週期約 365日餘,定此為長時間單位─年。
人類依大自然的法則所定出的曆法不外乎三種:
(1).陽曆─
僅注重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行,以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的時間為曆年,亦稱為太陽曆。古代陽曆有許多種,西元1582年教宗格勒哥里十三世改革儒略曆後,所頒布的曆法稱格勒哥里曆(Gregorian calendar)。民國元年我國採世界通用的格勒哥里曆為國家的曆法,故稱為國曆。
(2).陰曆─
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一週定為一個月,積十二個月定為一年,未考慮配合四季寒暑變化,一年長度約354日左右,較太陽年約短11日左右,現今回教人士所使用之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
(3).陰陽合曆─
是陽曆與陰曆並顧的曆法,月份以月球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為準,為使月份與季節寒暑相配合,因此有閏月的設計,此為我國固有之曆法,相對於國曆一般習稱之為陰曆,後來因農民大都喜依此曆進行農事,故稱它為農曆。
 
西方曆法:
陽曆月份大小的分佈,是人定分配的結果,與月球圓缺無關,當古羅馬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於西元前46年,依天文家索西琴(Sosigenes)建議修訂古羅馬曆而制定儒略曆時,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規定單數月為31日,雙數月為30日,而平年時二月是29日,閏年是30日。
至西元前八年羅馬議會將八月改成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 Caesar)之名,稱為August,同時將八月改為大月而成31日,使它和紀念凱撒(Julius Caesar)的七月(July)日數相同,以顯示他和凱撒的功業同等偉大,而八月後的大小月全都反過來,即將九月和十一月改為30日,而十月和十二月則改為31日,八月所增的一日由二月裡扣減,因此二月於平年時為28日,閏年時才有29日。此大小月安排至改革成格勒哥里曆時仍然沿用,直至今日。
 
陽曆置閏安排:
陽曆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全年合計365日,稱為平年(平均太陽年的簡稱),但實際上地球繞日公轉一周平均為365.2422日,因此每積四年就會多出約0.9688日,為了使曆法能配合天象,規定當西元年數是四的倍數時,二月就增加1天成29天,該年稱為閏年,又因此法每四年又會多加0.03日左右,故再規定每四百年需減3天,當西元年數逢百年的倍數時,必需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如1700、1800、1900都是平年,只有2000年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
 
中國曆法:
天文乃天象或天空的現象,天空的現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於日月星辰的現象,即星象;一類是地球大氣層內所發生的現象,即氣象。
中國古代天文學實際上是研究星象和氣象兩門的知識,包括曆日安排、廿四節氣、朔晦、閏法、日月運動、日月交食、五星位置等為陰陽合曆以太陽紀年之回歸年與月亮紀月之朔望月為。
依據中國自古便是農業社會,農業需要了解節氣,想要了解節氣的轉變,則必須觀察天文,長久觀察天文,累積了經驗,便開始修訂曆法,所以天文和曆法是密切不可分的兩門學問,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實際上乃是一部不斷探索並改進曆法的曆學史,是古天文學之集成。這是中國天文學史的特徵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史與西方古代天文學史的不同之點。
曆學是研究觀象授時的方法,即編製曆法,而編製曆法(或改進曆法)不僅要實地觀測,更要借助於數學,進行大量的計算,所以中國古代天文學與數學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隋唐時代著名的天文曆法專家很多,最有貢獻的是庾季才、李淳風和僧一行。庾季才是隋代天文學家,對天文極有研究,撰有靈臺祕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八十七卷。李淳風是唐初是的天文曆法專家,他和他的父親李播都精於天文曆算,李淳風於貞觀時官至太史令,晉書和五代史志中的天文志、律曆都是李淳風所撰寫的,淳風在天文研究方面,著有「乙巳占」、「法象志」,又製造了觀測天象的黃道渾儀。
 
中國古代曆法的發展﹕
戰國時至漢武帝改曆前使用之曆法稱四分曆,一回歸年365[1/4] 日,一朔望月29[499/940] 日。中國古曆法包括曆日安排、廿四節氣、朔晦、閏法、日月運動、日月交食、五星位置等為陰陽合曆以太陽紀年之回歸年與月亮紀月之朔望月為依據,是古天文學之集成。
中國第一部完整曆法,即漢武帝七年(BC104)改曆使用之太初曆,一年365[385/1539] 日,一月29[43/81] 日。
西法傳入中國前,大統曆是最後一部通行曆法(由元世祖時1281啟用之授時曆改名),以明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為元,歲實一年365.2425日(同今新曆1582頒行),朔策一月29.530593日。
中國曆法經過歷代之修訂,至今通用之農民曆,是延用清朝乾隆七年(1742)重修之時憲曆,以雍正癸卯(1723)為元。
 
註:今一回歸年為365.242216日或365日5時48分46秒,一朔望
月為29.530588日或29日12時44分3秒。
 
陰曆的原理:
月球因本身不發光,我們所見的月光是經月面反射的太陽光,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當太陽和月球在天球上經度相同時,月球的背光面向著地球所以看不到月光,叫做合朔,定為陰曆月的開始,當月球繞到距日180度時,這時受光面全部對著地球,我們可見一輪明月,叫做望,月球由朔至望再回到朔平均約29.5日稱為朔望月,此為陰曆月的長度。
由於朔望月長度不是整數,所以這次合朔到下一次合朔期間在日期上有時跨廿九日有時跨卅日,因此陰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卅日,小月廿九日,又大小月的排列並不固定,完全視相鄰兩次合朔時刻而定,有時可能連續三個大月或連續兩個小月,較罕見的如1927年農曆九月至十二月是連續四個大月。
然而,望的日期並非都在農曆十五日,依統計發現,由民國七十年至民國八十四年,望在農曆十四日有二次,十五日有七十次,十六日有八十六次,十七日有二十八次,可見望大都在十五日及十六日,在十四日時最少,僅見於1984年農曆五月十四日及1995年農曆閏八月十四日。
中國古代的曆法與天文學
曆法例舉:
  1. 戰國時至漢武帝改曆前使用之曆法稱四分曆,一回歸年365[1/4] 日,一朔望月29[499/940] 日。中國古曆法包括曆日安排、廿四節氣、朔晦、閏法、日月運動、日月交食、五星位置等為陰陽合曆以太陽紀年之回歸年與月亮紀月之朔望月為依據,是古天文學之集成。
  2. 中國第一部完整曆法,即漢武帝七年(BC104)改曆使用之太初曆,一年365[385/1539] 日,一月29[43/81] 日。
  3. 西法傳入中國前,大統曆是最後一部通行曆法(由元世祖時1281啟用之授時曆改名),以明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為元,歲實一年365.2425日(同今新曆1582頒行),朔策一月29.530593日。
  4. 中國曆法經過歷代之修訂,至今通用之農民曆,是延用清朝乾隆七年(1742)重修之時憲曆,以雍正癸卯(1723)為元。註:今一回歸年為365.242216日或365日5時48分46秒,一朔望月為29.530588日或29日12時44分3秒。

農民曆原則:

  1. 十九年七閏月:公元前六百年始用。

 

2. 廿四節氣:立春在寅月(二月)為一年之始,歌訣云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以太陽在黃道上之位置而定。

 

3. 定氣與定朔:黃道每隔15度一氣;以合朔為每月初一。

 

4. 月份與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十九年七閏月,無中氣之月後置閏,若該月無中但前一或二月有一節氣二中氣仍不置閏。

 

5. 干支計日:殷商時即已使用,公元前八百年起未間斷,以六十日為週期;東漢建封三十年(54)起以干支紀年沿續至今。天文觀測:

1.戰國時規定圓周為365[1/4]度,太陽每天移動一度,至清代方採西法圓周定為360 度;

2. 日月食之觀測以檢驗曆法之準確度;

3. 恆星之觀測定十二次與二十八宿;

4. 極星之移動;

5. 冬至點與歲差之測定,天體位置以冬至為起算點,冬至有移動之現象。

6. 地球自轉與地游之發現;

7. 太陽與月球視運動不均勻性之發現;

8. 五星運動之測定;

9. 太陽黑子之觀測;

10.慧星之觀查;

11.流星雨與隕石;

12.新星和超新星。觀測儀器例舉:

1. 圭表:測日影定節氣

2. 日晷儀:定時刻

3. 漏壺箭刻:水位報時

4. 渾儀:觀測天象

5. 靈台:觀測天象

天干地支

假若有人發問:按夏曆計算,今年是甚麼年?不知你能否回答呢?夏曆是以干支紀年法的年序作為代號。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這個名稱來源的一種說法是:干支是幹與枝的省略,意指樹幹和枝葉的主從關係;古人認為天是主、地是從,互相配合、依存,如同樹幹、枝葉,於是有天干、地支的說法。天干有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所以天干地支的配合每隔六十年重複一次。比如甲子年過了六十年,到第六十一年又是甲子年,故以「六十花甲子」或「六十甲子」稱六十年,以「六十花甲」或「花甲之年」稱六十歲。干支不僅用於紀年,還用於紀日,有時又用於紀月。

 

干支,早在商代甲骨文裡已出現了。它首先用於紀日,然後用於紀年。現分述如下:

 

(一)紀日。在商代甲骨卜辭中,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證明殷商時期已有紀日用的干支表。這種紀日方法比較簡單易行,適合大月、小月,閏年、平年,而且十分準確。這種紀日法為後世沿用,至近代才逐漸少見。

 

(二)紀年。從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可以看到,戰國時期已用干支來紀年。到了東漢,干支紀年正式頒行,後世一直沿用,例如「戊戌變法」、「中日甲午戰爭」、「辛亥革命」就是以干支來命名。西漢以前的干支紀年,則是後人推算而加上的。干支紀年的優點是周期較長,符號簡單。但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迭,單用干支紀年容易混淆,所以史籍常將干支和年號相配合。如稱貞觀丁亥、康熙甲辰、嘉慶甲子,通過有關曆表,可以分別查知年份。

 

(三)紀月。早在商代,人們把黃道(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分,即十二宮,用十二地支(當時還沒有地支這一名稱)命名。又因為太陽經過每一宮的時間為一個月,便以十二地支紀月。春秋戰國時期規定十二月名稱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月的地支固定了,再配以天干,便用以紀月。這種方法五年(六十個月)為一周(但閏月的月份沒有干支),周而復始。

天干地支還用於紀時。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用來表示夜間的五個時段,稱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十二地支用來表示一晝夜的十二個時段,稱作十二時辰。

陰陽五行

一提到陰陽,人們不期然有很多不同的聯想,如男女、顏色、占卜等。其實,陰陽的最初意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它引申到其他方面去:天象(日和月)、氣候(暑和寒)、方位(上和下)、性質(剛和柔)。其他如天地、晝夜、熱冷、乾坤、男女、尊卑、貴賤、安危、伸屈、好惡、強弱、明暗、火水、生死等,都被看作是陰陽的表現。古代思想家認為,世上一切事物都要受陰陽總規律的支配,陰陽二氣可化生萬物,陰陽協調優一切正常,陰陽不和就會發生災難。從陰陽之說出發,又發展出「八卦說」。方法是將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分別用八種符號(即八卦)代表,稱為乾、坤、震、異、坎、離、艮、兌。其中乾、坤二卦地位最重要,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八卦被認為是支配整個大自然的象徵。後來,八卦更長期被人用來探測天意、占卜未來,逐漸走到神秘化的極端去。

常說陰陽五行,那麼「五行」又是甚麼東西?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古人以日常生活中這五種常見的物質來說明萬物的起源。戰國時,出現了「五行相生相勝」的學說,「相生」即相互促進,如「木生火,人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勝」即相互排斥,如「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這些觀點本來極具樸素和自發色彩,但後來卻被神秘化,用以推斷人事和命運。

戰國時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便把陰陽和五行二說合流,提出「五德終始」說。他們把「五行」的屬性稱為「五德」,用來附會王朝的興替和社會歷史的窮通變化上。漢代董仲舒後來以儒學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提出「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兩說,認為「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藉以鼓吹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妻享有絕對的支配作用。

 

魯迅小說《故鄉》的主角閏土,因「閏月生的,五行缺土」而得名。所謂「五行缺土」,是甚麼意思呢?往時人們常以干支記出生的年、月、曰、時,共八個字,稱為「八字」。他們又認為「八字」中的天干在五行中各有所屬,如甲乙屬木,丙下屬火,戊已屬土,庚辛屬金,士癸屬水。所謂五行缺土,就是說其生辰八字中沒有戊己,需要用土字或土旁的字取名,以加補救。類似閏土的故事反映了往時一些人受「命相家」愚弄,把生活的希望寄託於冥冥命運之中。

十二時辰

古人計時,只根據天色把一日劃分為若干時段,如天將亮時為昧旦,日出為晨,太陽正中時為日中,日落之後為黃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後來,又將一晝夜分為十二等份,即十二個時辰。《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載有十二時辰的完整名目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跌、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十二時辰始於何時?據考證所得,是始於漢代。漢武帝時,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時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雞鳴、平旦……。每一時辰又分為兩個小時段,如子時為子初、子正,丑時為丑初、丑正……。這樣,一晝夜十二時細分為二十四小時,和現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例如:子時為夜間十一時至一時,丑時為一時至三時,寅時為二時至五時,餘此類推。不過十二時的概念,後世仍常沿用。

人們又常提到五更天。究竟五更又是甚麼呢?古人常以五更為計時單位,將一夜分五更,每更約為一個時辰。初更(一更)相當於戌時,二更相當於亥時,三更相當於子時,四更相當於丑時,五更相當於寅時。往時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樓,黃昏後鼓樓鳴鐘108聲然後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樓,每夜有更夫根據鼓樓上指示的時間打更報時,可說是保存舊習的表現。
 
二十四節氣
在西洋的曆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四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兩次穿越赤道與最北與最南的四個時刻,以作為四季的中心。而我國農曆裡則把節氣分得很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相鄰兩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度。它們的名稱大都反應物候、農時或季節的起點與中點。由於節氣實際反應太陽運行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故二十四節氣為陽曆的自然衍生的產物,與陰曆無關。
 
地球繞橢圓軌道公轉,在近日點附近(冬至) 的運行速度較快,而在遠日點(夏至) 附近運行速度較慢,所以以地球的觀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運行15度所須的時間自然有別,因此兩節氣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冬天的節氣較密,而夏季的節氣較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完全按迴歸年的長度。
 
為了調合迴歸年(陽曆) 與朔望月(陰曆) 之間的差異,農曆把二十四節氣中,雙數的叫中氣,單數的叫節氣,而且規定每一個中氣標定在一個農曆的月份,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穀雨必定在三月,其餘依此類推?另月名也必須和相對應的中氣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陽在黃道上運行30度的時間短,故經過數月後,按朔望月排出來的月份,就有一個輪不上任何中氣,而這個月在農曆裡就定為「閏月」,由於它沒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個月的月名,而稱為閏某月,例如著名的1995年閏八月。此種置閏的方法,可以保持季節與月份相差不會太遠。是以,每年的春節最早不會在陽曆1月23 日之前,而最遲不會晚於陽曆2月21 日,因為正月的中氣「雨水」一般定在陽曆2月20 日左右。
 
下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其物候: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這一天春天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水將多。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蟄伏地下冬眠的生物,它們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相等,所以古代曾稱春分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明潔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雨水增多,適時的降雨對穀物生長很為有利。
 
立夏:夏天開始,萬物漸將隨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小滿:滿指籽粒飽滿,麥類等夏熱作物這時開始結籽灌漿,即將飽滿。
 
芒種: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夏至:白天最長,黑夜最短,這一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日影短至終極,古代又稱這一天為日北至或長日至。
 
小暑:暑是炎熱,此時還未到達最熱。
 
大暑:炎熱的程度到達高峰。
 
立秋:秋天開始,植物快成熟了。
 
處暑:處是住的意思,表示暑氣到此為止。
 
白露:地面水氣凝結為露,色白,是天氣開始轉涼了。
秋分:秋季九十天的中間,這一天晝夜相等,同春分一樣,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
 
寒露:水露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
 
霜降:見霜。
 
立冬:冬是終了,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小雪:開始降雪,但還不多。大雪:雪量由小增大。
冬至:這一天中午太陽在天空中位置最低,日影最長,白天最短, 黑夜最長,古代又稱短日至或日南至。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此時尚未冷到頂點。
 
大寒:寒冷到頂點。
 
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與冬至等八節氣最為重要。它們之間大約相隔46天。一年分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而「分」與「至」表示正處於這季節的中間。
 
現代我國所使用的曆法,皆依迴歸年製定,二十四節氣基本上是一致的,前後的相差不會超過一兩天。有興趣記這些節氣的人,可用下列的速記調(每節氣取一個字) ,或許有幫助。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年二月開始算,最多相差一兩天。
 

冬至

 

起源﹕

  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聯。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

  冬至在《尚書》「堯典」中稱為「日短」,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相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除了在氣候上作為寒暑交替的轉捩點外,冬至也因為容易被測定,所以常被用來作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周代建子,就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為正月。至少到了漢代,冬至就是個公定節日,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冬至前後,加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民間也有句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習俗:

  台灣的冬至,高據高拱乾修的《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卷七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

  同樣的習俗歷經數百年,變化仍不太大。不過,到了清朝末年,就有以冬至湯圓上生男生女的習俗出現。《新竹縣志初稿》(一八九八年)卷五載:「十有一月冬至日,……先一夜少婦用炭炙丸,視丸形開闔、凸凹,卜生男生女之兆」。

  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要作紅、白兩色。另外再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家中有小孩的,就讓他們用染色的圓仔 (生粿)捏塑一些動物造型的小玩意兒,俗稱「做雞母狗仔」。拜過祖先的冬節圓,照例要粘貼一兩顆在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據說,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子孩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吃冬節圓時,還有一種俗信:每匙只舀兩粒,吃到最後,未婚者必剩下奇數,已婚者必為偶數。嗜賭者也會以碗中剩下的湯圓數的奇偶,來預測自己賭運的輸贏。

  台灣民間以往也有在冬至日「補冬」的習俗。補冬的內容視家庭貧富而異。「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燈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王詩琅,《艋舺歲時記》,一九七四)台南地區的冬至,除了拜祖先以外,還有拜神佛、灶王爺、三界公及地基主的習俗。供品除了湯圓以外,還有一種「菜粿」。菜粿的做法是先將糯米浸水,用石磨磨圓仔,加上一些紅色色素以增加美觀,就可以用來包餡料有蘿蔔絲、花生粉、白糖、肉燥等。包好後捏成半月形,放在高麗菜上,就可以放進蒸籠了。蒸好的菜粿帶有高麗菜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冬至食品。

  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以「粄圓」來祭拜。通常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就先煮鹹粄圓當點心吃;冬至那天早上才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祖先。客家的鹹粄圓也是相當具特色的民俗小吃。通常鹹粄圓不包餡,而是在湯中加入許多豐富的配米,通常有蝦米、香菇、蔥蒜花、芹菜珠、蒜葉、茼蒿、廋肉、香菜等等,隨各人喜好而調配。

  苖栗地的客家人,冬至祭拜的對象除神明、阿公婆(祖先)外,也要拜伯公(土地公)。祭祀的時間相當早,通常在早餐之前就拜好了。拜完後,將幾 料圓粘門上敬拜門神。這個工作通常由家中的小孩來完成,等粄圓乾了以後,再由 小孩拿去烤來吃。至於要給牛吃的粄圓,則是將地瓜的中心挖洞後,再塞入粄圓給牛吃。

  大部分的客家人也在冬至進補。補冬的食品大都是一年生番鴨公、或閹雞公。配藥多為中藥的「十全」或「八珍」。「十全」包括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茯苓、地黃、川芎、勺藥、桂枝、甘草等。「八珍」則少了上述當中的黃耆、桂枝兩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