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席勒论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昵称5031625 2010-12-15
或者体现自然,而感伤的诗人则寻
求自然。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投
射理想。而自然自始至终都是“燃
点和温暖诗的精神的唯一火焰” ,
是产生诗作的源泉。席勒理解的自
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
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0 。它是
“遵循自己法则的存在,内在的必然
性,自身的永恒统一 。席勒认为
素朴的、古典的诗人就存在于一种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中,那时的
人以及外部的客观世界都相对简单、
质朴,人与自然水乳交融,人是作
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统一体在发
挥作用。人们所感觉到的就是真实
的现实自然,能想到的也是出于自
身的淳朴人性。所以素朴的诗就是
对自然的完全反映及再现,是人的
全部天性与现实的充分的结合。诗
人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摹仿自
然。
区别于表现完整人性的素朴诗
人, 当人一旦进入了近代,在文明
的熏陶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包围下,过
去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就已经被
破坏,造成了感觉、思想与现实的
脱节。联系到席勒所处的18世纪下
半叶的德国社会, 刚发端的喧闹的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们对金钱的追
逐和随之而生的政治黑暗,人性开
始异化, 再也不能去感受以往单纯
平静的客观现实,感性与理性也开
始分离。这就使和谐天性的统一变
成了需要重新追寻的超越当前现实
的理想而存在着。所以近代诗人已
经不能再毫不费力地完美再现自然,
而只能作为德性的统一体来表现自
己。“因此,现代人怀着感伤‘寻找’
着自然,也就是寻找着自己失去的
素朴的本性。”M。
到此可以看出“素朴的诗”与
“感伤的诗”的分别实际上就是对已
经存在着的与自然统一的人性表现
与对已经破裂了的统一人性的追寻
的差异。前者可以直接地描绘客观
存在的现实,而后者却需要通过一
直不断地寻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
间接地表达自然。而那种感性与理
性的统一正是席勒所期望的完整人
性,应该也是温克尔曼所倡导的“高
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所代表的
古希腊精神。席勒也深受其影响,认
为古代希腊社会是一种简单有序的、
自由的、为人性的完整提供有利发
展的社会形态,那也是为什么古代
诗人是素朴的,具有完整人性的诗
人, 比如说荷马。
席勒总是在表达自己对素朴诗
人所处的黄金时代的艳羡之情:“自
然特别优待素朴诗人,允许他总是
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来活动,
在任何时刻都是一个独立的和完全
的整体,并且按照人性的全部含义
在现实中表现人性。”l2】;而在文明
又无情的近代,感伤诗人为了重新
获得这种完整的人性而奋斗、追寻。
明知道要重新寻回往昔的和谐是非
常难以企及的理想,但他们没有退
缩,而是像勇者一样奔向了这个看
似无限的目标,只因为对完整人性
的渴望。因此席勒才说“人凭借文
化去努力实现的目标, 比起人凭借
自然去达到的目标,可能永远更受
偏爱” 。这有点像卡夫卡的“向死
而生”,在充满缺憾的文明里依然不
放弃对自己本性的追求。也让人想
到海明威的“绝望的勇气”,在人性
扭曲的现代社会里尽管迷惘却不愿
丧失真正的人性, 为了维护这种人
性有尊严地生活着。可以这样说,本
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表现完整人
性的素朴诗人固然值得艳羡,但那
些为了明知不可能的目标而努力寻
回完整人性的感伤诗人在席勒看来
恐怕是更值得推崇的。
当然,席勒所期望的完整人性
着重落脚在艺术上,而他的感伤诗
人也是通过艺术的途径去追寻理想
中的完整人性的。他们的诗作是充
满着热情与想像的观念王国,充满
着独特而崇高的创造,感动着读诗
的人,让人们体会着他们的热情。为
了找回往昔的和谐统一, 感伤诗人
要么把现实当作一个厌恶的对象来
处理,要么把理想当作喜爱的对象
来处理,由此而产生了讽刺诗与哀
歌诗的划分。席勒最后又提出了第
三种感伤的诗,那就是牧歌。牧歌
是为了表现处于天真状态的人,也
就是“表现处于同自己和外界的和
谐与和平的状态中的人 。这是一
种在人类文化开始以前就存在的状
态也是人类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的。
席勒认为感伤的牧歌是最高的诗,因
为它把美的理想应用于现实的生活,
是已经纯化为最高道德尊严的自然
概念,是一种终极的对完整人性的
追求。在论文的后半部分,席勒指
出了他对优美、完整人性的理想追
寻还是立足于素朴与感伤在诗中的
结合。而且他提出这个任务的完成
应该依赖于这样一个阶级:“他们不
劳动,然而是积极的,他们不空想,
然而能够理想化;他们在自己身上
使生活的一切现实性和最少可能的
生活限制结合在一起州 。虽然席勒
也说只是作为一个观念提出来,不
过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境界几乎是
达不到的,所以这也是席勒的乌托
邦或理想主义的体现。但这至少留
给了人们审美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席勒在《论素朴的
诗与感伤的诗》一文中对诗歌进行
了二分,对作诗的艺术方法、不同
时代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美的创造
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笔者认为不
应该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艺术问题
的讨论,更应该看到席勒对素朴的
诗所表现出来的和谐自然与完整人
性的向往。尽管席勒崇尚古典主义
的统一、完整人性,但他清楚地知
道近代文明是再也回不到素朴诗人
所处的那种社会状态,只能转而求
其次地尽力追求完整人性的重建。
在这场无限接近理想的追求中,感
伤的诗人做出了各种尝试,用他们
的热情,精神和道德的统一性丰富
了文学表现的形式,也获得了接近
完整人性的体验。最后席勒对素朴
的与感伤的在艺术审美中的结合之
期望虽然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也让
我们看到了他始终如一的对完整、
优美的人性的孜孜追求,对现代人
的审美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启示作
用。《翟》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