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选择自己角色的行为方式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15

13、选择自己角色的行为方式

【原文】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1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2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妖怪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诗》云:“匪上帝不时3,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此之谓也。

【译文】能使天下人都心悦诚服的方法:不因为地位高尚尊贵而傲视别人,不因为聪明有智慧而使别人处于困境,不因为平等给予迅速通达而争先于别人,不因为刚毅勇敢而伤害别人。如果不懂就问别人,没有能力就学;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必须谦让,然后才能作为人生的规律。遇到国君就修养自己作为臣下的最佳行为方式,遇到老乡就修养自己作为长辈或小辈的最佳行为方式,遇到长辈就修养自己作为弟子的最佳行为方式,遇到朋友就修养自己作为朋友的礼节言辞的最佳行为方式,遇到卑贱的而且年龄小的人就修养自己作为长辈而劝导宽容的最佳行为方式。对人没有不爱护的,没有不敬重的,没有与别人相争的,心胸广大如同天地包容万物那样。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贤能的人就会尊敬你,不贤能的人也会亲近你。如果这样做还有人不服从的话,那些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奸邪狡猾的人了,虽然在自己的亲属弟子之中有这样的人,用刑罚惩治也是适宜的。《诗经》上说:“并非是上帝不等待,而是殷王不用先王道。虽然没有年老持重人,但是还有典范在。竟然这样也不听,所以国家命运遭倾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在批判了那些似是而非的奸邪学说和某些人后,荀子提出了圣人、贤人的最佳行为方式,希望人们都能够这样做,统治者如果能这样做了,人民也就会心悦诚服。而对于不服从的人,也就可以断定是奸邪狡猾的人。所以荀子认为,周文王、武王之所以推翻打倒殷纣王,并不是为了自己能当上最大的统治者,而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民摆脱残暴的统治,因为这种斗争是在亲属之间,用法典的惩治。而只有这样做,人民才会心悦诚服!荀子在本节举出了很多种最佳行为方式,就是希望人们在处世行为时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进而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进而能使事业成功,人生成功。

现代西方社会学提出“角色”理论,“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概念,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确定也常有失误的情况,如不能胜任角色、未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角色等。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多种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形,如一个人同时承担着妻子、母亲、女儿、医生、主任、工会会员、兼职教授等多种角色。它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部关系。但它在对外、对其他角色时,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角色。荀子这一段论述其实就是角色理论,一个医生回到家里,如果再把家庭成员当成患者的话,就是角色失误。所以她回到家里,就是妻子,就是母亲,或者就是女儿,她在面对不同对象时,就要选择行为方式,否则,事情就会适得其反。而我们现代人往往忘了这些,经常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朝家里人发脾气,或者把家庭里的烦恼带到单位上,不安心工作,这样的人怎么指望能干好工作,能和谐家庭呢?这样的人就是“小人”。

——————————————————

【注释】1.穷:《左传·昭公十四年》:“分贫,振穷。”《荀子·大略》:“至无有者穷。”《楚辞·屈原·涉江》:“固将愁苦而终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广雅》:“穷,贫也。”这里用指为困境之意。

2.恢:《左传·襄公四年》:“不恢于夏家。”《老子·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公羊传·文公十五年》:“恢郭也。”《楚辞·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庄子·齐物论》:“恢恑谲怪。”《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说文》:“恢,大也。”这里用为广大之意。

3.时:通“伺”。《诗·小雅·十月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间世》:“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列子·汤问》:“来丹遂执剑从黑卵,时黑卵之醉偃于牖下,自颈至腰三斩之。”这里用为伺机、等待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