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的 认 知
时间是个共性概念,指所有形式具有的过程属性,是过程角度的把握形式;组合性形式的过程属性由组合条件决定,宇宙的过程属性由常在的空间物子决定;事物的时间参照一般是指宇宙的过程属性。概念不等于词汇符号,一个词汇符号可赋予多种概念,而每个概念则只有一个对象或只指特定的东西,特定所指的限定是由符号概念的组合形式、语境、语气承担的;时间这个词汇符号也是如此,有多种含义,如“你现在有时间吗”中的时间是指过程的目标性活动空闲,“这个病人还有多少时间”的时间是指过程的寿命长短,“现在是什么时侯”是指所处的时序位置等;这些概念都与事物的过程属性有关,是从过程属性的特定方面、角度把握和表达的,只是过程属性的方面侧重所指,方面不是全面而是部分,不要把方面性概念当全面性概念。过程所指是分个性、共性和基本形式的,个性、共性把握、基本形式的性能是有区别的,个性虽细,但无暜遍性的参照作用,共性的含盖虽广,但只涉猎都有处,不包括基本形式独有的常在属性,只有基本形式的比较全部面,因此,哲学中的时间概念一般是指基本形式的过程属性。时间不是独立的存在形式,只是存在形式过程角度的抽象把握形式和表述形式。每种和每一存在形式都有自身的过程属性,过程属性只是形态、度量、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或一个侧重把握角度,状态、度量、运动、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既区别又不可分的关系。
所有的存在形式可分成空间形式、物子形式和物子的空间性组合形式三种,空间形式、物子形式属于常在的不灭形式,物子的空间性组合形式属非常在形式,不灭的常在形式概念是从物体形式的层层组合的确定关系和物体存在、运动、组合必需空间这个依存条件关系得出的。时间既是指常在的空间、物子形式的过程,自然也是物子的空间性组合形式的过程;过程属性是通过物子组合形式的变化参照而表现和认识的;组合形式的生灭不等于其构成元素也随会组合形式而生灭,各层的各种形式的构成元素可生灭不等于基本的构成元素物子、空间也能生灭;因此,哲学标准的时间过程是以基本形式为准的;在直接感觉和工具的敏感能力内,基本的物子形式不存在,空间形式又什么也没有,只有各种组合形式生生灭灭的情况,易使人产生时间不是过程属性的错觉。组合形式的相对确定性和事物的秩序性也离不开基本形式的常在不灭性;逻辑性标准虽是从逻辑推理得出的,但推理是以直感能力以达和所用工具的能力以达为依据的;时间概念虽出于相互间的过程属性直接比较和系统性比较,可直接比较与系统比较的区别又与相对时间、绝对时间概念的形成有关;绝对是指各种形式在宇宙时序过程上的存在事实的确定性,相对则是指存在事实的认识性把握是以具体的参照物为标准的,其实,每个个体的相对参照时序位置和相对的过程长短都可通过视域的层次性扩大和计量尺度的转换达到统一,既绝对的内容是通过相对形式把握的,我们所用的时间和所处时刻、贵庚几何就是相对太阳系的。
时间或过程只是空间和物体形式的属性之一或人的把握角度之一,存在形式与其过程的关系不是结构体与结构元素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作用关系的提法既不存在也不妥;空间和物子是两种基本存在形式,空间属性的认识只能通过物子和物子空间性组合形式的区别变化的参照途径。时间的认知涉及时间是什么、运动方向、个体存在时间(过程)长短及计算、个体在时序上的位置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空间运动速度与时间运动速度和组合形式与常在形式等关系。常在的空间形式是个整体,整体的过程自然也是其内在构成部分物子的过程,因此,空间中的所有空域和域中成份共同一的时间秩序。空间过程的特性是无始无终,终始单向均匀运动,时序瞬间的速度等于宇宙空间的距离。空间、物体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而时间只是相对独立形式的过程所指或称概念形式,不能离开空间和物体而单独存在,不存在离开空间形式和物体形式的过程或时间,时间参考系其实就是存在形式的过程性参考;存在形式都是形态、度量、运动、过程的统一体,各种形式的过程就是运动过程;物子和其的合成形式不能离开空间而存在运动,物子与空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空间的存在过程不会少于物子;空间形式的属性是通过与物体形式的比较和各空域共同一时间平台而认识的,所有的物体形式具有的在空间的过程性运动属性,就如在列车内看人的活动一样,车不动而人是动的。光电子既是物体形式又只是测量工具的一种,两物体形式与空间形式的属性是有区别的,将一种物体的速度当作空间的过程性运动速度不妥,在惯性同化和没有环境物影响时,站在光子上与站在地球上无区别;从各空域共同一时间平台看,共同一时间平台的不同空域的同时形成的物体在时间顺序上共同一时点,如要发生一方不移位的交会作用,既在不计运动方的运动耗费时,其相距距离除速度等于零的平衡关系就是过程运动与空间运动的关系。
哲学上的时间概念是指所基本形式的过程属性,或称宇宙过程的时序、时段、运动、长度属性,宇宙概念既包涵所有的存在形式又不是指共性。所有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空间形式、物子形式、物子的空间性组合形式,宇宙由空间、物子两种常在的基本形式和物子的空间性不同组合形式构成,组合形式可生灭而基本形式则伴生、常在不灭。物子不但与空间同步运动,还存在空间性的分布、运动、组合的属性和形态;物子的运动组合离不开空间,物子及其各级的各种组合形式的空间性运动作用可造成各层的各种惯性形式在空间的不均分布和作用关系;指空间有什么时,一般包括其中的各种存在物,而指空间的属性时则不包涵其中的物体。物子的空间性组合状态既是一种过程性的,也是一种条件性的,是一种过程性的条件性关系模式和形态、属性、作用。时间是从各种形式的参照中得出的,好象是与各种形式无关的独立存在形式;但从纵向讲,各种可直感的有寿命物体形式都是由有内在空间的轻子、强子、原子、分子逐级组合而成的,组合形式的形成、变化、分解并不等于无内在空间的基本形式的不可分解性和空间的常在不灭;常在是无始无终的同义词;既然无始终,则所有常在形式的起始时序和时序速度也是相同的。所以,时间既是常在形式的过程,也是各种时段性组合形式的过程,因为各层的各种形式都是基本形式的不同组合状态;无数基本物子的非对称性作用可形成一定空域的共时性的各种形式和各空域的分布状态,形成相对性的特定条件下的立体过程性作用关系和形式,这好象人的过程与自身的组织系统和细胞代谢过程的关系一样;而由基本的空间形式和物子形式构成的各种合成形式的寿命有限,体现不出全过程,如把时间定为常在的基本形式的过程又很难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把时间表现确定为宇宙整体的过程属性而不称具体物态的较妥。
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是从太阳、月亮、地球、气候等的周期性的运动变化延续区别开始的,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地球相对太阳的角度性运动影起的周期性物侯变化定为季,月亮绕地球一周定为一月,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定为一天;随着把握精度和广度的要求,又把一天分为二十四时,一时分成六十分,一分钟分成六十秒和光年等尺度。我们采用的时间是以太阳系为参照的时间,当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和超出本星系寿命的范围时,则会碰到转换问题。时间的认知虽与自身和它物的变化参照物有关,但不局限于具体的参照物;参照物自身有个寿命问题,存在不同寿命参照时的换算关系,最理想的参照物就是不灭的基本粒子,但只有能量变化而无形态变化的粒子又不适合作参照物,况且人也很难把其作为工具,而以有限寿命体作参照,又存在换算关系和须以相对形式把握绝对(事实)的内容。
无始无终是宇宙过程的属性之一,常在不灭就是无始无终,常在不灭的认识与人的寿命局限、工具的局限、认识深广度的局限和逻辑推理有关。时间的参照涉及顺序、节奏、时差和物体各结构元素是否共同一时间平台这个基本问题;我想,如存在多个时间平台,则不同平台的交界之处会出现明显的速度差异,影响不同平台之物的作用,这种影响不是惯性基本同化形成的惯性系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和可逻辑性推出我们所在的空间有边界和所在空间存在不同的时间平台。
终始单向运动的认识,主要是以所有存在形式自身的前次交会性组合作用必早于自身的后一次为依据的;以每种形式自身的作用变化秩序为依据,是因为不同形式之间的交会作用会随空间距离、运动形式、运动方向、相对运动速度、运动干扰等因素的组合区别而变化,而自身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向明了;时间运动和时间的方向就是空间、物子的运动及运动过程;空间的运动方向是通过其与物子的依存性把握的,而物子的运动方向则是通过所有物体自身的前次变化都早于后面的事实序列和逻辑性推理而认知的;过程性变化与作用有关,在相同速度下,短的距离一定快于长的距离,最短的莫过于轨迹同化的自身元素而不是它物,从物体自身的变化关系角度把握是妥当的;反向运动和过程停止在宇宙未亡时是不会出现的。所有存在形式自身的前次交会性组合作用必早于自身的后一次的交会变化作用既体现出时序的单向运动特性,也是认识这一特性前提。过程具有单向运动特性,不等于组合的形式属性一定具有单向性,一定形式的属性功能变化具有的多种趋向可能是种条件性关系,趋向反转只是一定形式过程性状的变化、性状的变化趋向反转不是过程顺序的反转。人追求的延年长寿可通过控制医治器官病变、改善内外作用、延长细胞寿命、增加器官分裂次数和属性的阶段性反转方式;属性可分生理和意识两个部分,生理又可分大脑和其它两个部分,身体起着基本作用,大脑起着决定作用,不仅存在大脑与身体的匹配关系,还存在身体各部分的匹配关系,除个别器官病变性可取代外,只有身体各部分的年轻化而没有大脑的年轻化是不匹配的,而大脑的年轻化又涉及意识或信息的变化还原问题。
时间运动的均匀性认识既与组合形式各有特定的变化节奏有关,也与空间、物子的惯性有关,物体的存在过程是惯性运动与交会作用交替的过程,其存在过程的变化节奏快慢、间隔时间和交会次数与本性相对的组合条件有关;时段的时间划分虽是通过物体的性能和组合作用达到的,也需要工具物的尺度作衡量标准,但不等于工具性标准是唯一的;空间形式的过程是不依据任何个体的任何组合区别而变化的,可作零以上的任何尺度的均匀性划分。
时间的运动性自古就为人所认识,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也较早认识,只有时间的运动速度、时间速度与空间速度的关系和相对与绝对、对象之争未解决。对象之争和相对与绝对之争前面以说明,下面谈谈时间的运动速度和时间速度与空间速度的关系认识;时间瞬间的运动速度等于空间距离和这也是时间速度与空间速度的关系认识,是从同一宇宙所有存在形式都共同一时间平台和各空域共同一时间平台中得到的;物体的时间性运动与空间性运动的关系也是距离、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有多大的空间距离就须除以以这个距离为尺度的速度,当达到瞬间所需时间近于零的平衡态时,就是时间的瞬间速度。各种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等于时间的运动速度,同一时段的存在形式能发生较稳定的空间性结构关系,除与共同一时间平台有关外,还与惯性基本同化有关,不共同一时间平台就无系统的和相对的位置确定和认识。同时形成之物之间和共时的存在形式之间的交会作用是存在时间差的,时间差是由时间运动速度、相距距离、运动方向、空间运动速度、运动形式等因素造成的;时间运动速度的无穷大决定每一物都不可能与自身、它物的去过发生交会作用;由于全宇宙共同一时间平台和都有相同的时间性运动速度,无穷大的时速只能制约共时的存在物不能与过去交会而不能制约共时的存在物在未来的交会作用,未来的是否交会作用是由相距距离、运动方向、空间运动速度等因素决定的。光电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贯性基本同化而成,逻辑的看,光电子的构成元素的速度会成级数的快于光电子,如能把握利用,则人认识的深广度和共时性把握的精确度会更高,以光电子这种目前的一般性工具的速度作为时间之速的误会就会因实证而不单是现在的逻辑推断而彻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