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生学习心理优秀论文 2010-04-06 20:39:03 阅读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解读学生懒惰的学习心理。 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那怎样改掉学生学习上的懒惰习气呢? 二.解读学生自卑的学习心理。 自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方面,父母和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自卑,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或极端严厉的惩罚方式,父母和老师的过高期望与要求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情结;另一方面,自卑也会有孩子自己的生活环境及条件引起的,如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人家的好,天生资质比别人差,或者生理方面有某些先天性的缺陷等。表现在学习上:胆小怕事,上课不敢表现,下课不与同学交流,有问题不敢问老师等等。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任何人都会有点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我们要战胜自卑,迈向超越。”那么,我们应怎样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卑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一试: 1、自卑主要是由不正确的认识所引起的,澄清这种认识是消除自卑心理的关键。在课堂上老师要适当夸大自卑同学的优点,课后和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2、 “我能行!”和“我能够做好!”,不断给自己增加勇气,树立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与自卑对抗,从而战胜自卑。 3、 生知道父母和老师说你不对和比别人差,其实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差,而是为了给你一种鼓励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时的气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本意,我们应该分析他们当时说话的场合和情境,对同学们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三.解读学生嫉妒的学习心理。 的心理,这里面有可能是由学生竞争而产生的附产品,也有可能是老师的偏爱产生的。嫉妒他们学习好,嫉妒他们表现好等等。 当你的学生有这种表现,我想我们可以做做这些: 1、 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洒,切不可厚此薄彼。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那些暂时落后、有待进步的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意,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指导落后的同学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赶上来,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3、 同时,必须强调、强化与之互补的“合作”。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我们要把平时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理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双管齐下,努力创设和谐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