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一)

 厚德载物乾 2010-12-16

临床上运用中药,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的偶然罗列,亦不是无重点的见症付药,而是有目的、有重点、有组织的运用药物。具体来说,就是运用一定的药物配伍方法,而后组成方剂。因为通过适当的配伍,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功用,扩大治疗范围,增进治病疗效。而药物的配伍运用,除了药物本身有其一定的特殊作用外,又是根据一定的病机、治法来的。因此,药物配伍,可以说是一种以法统药的方法。如《药物学讲义》、《方剂学讲义》的分类,就体现了这种精神。不过,前者是以单味药为主体,后者是以成方为主体。而这里谈的用药配伍,是介于二者之间,以通称的“药对子”或小方剂为主,较为灵活,便于临床应用。这种用药配伍方法的形成,是祖国医学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经验积累,具有丰富的内容。兹从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归经等几方面加以论述。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是互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割的,不过是突出几个重点而已。

一、 以气味为纲的用药配伍

1. 辛甘发散

辛甘发散的药物配伍,常用于解表剂,是选用气味辛散之药,具有发汗解表作用者。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紫苏等,同时配伍甘味药如甘草等,合而用之,即是“辛甘发散”之意,用以治疗伤寒初起的表证。因辛味药能发汗散邪,但易“走散”,即容易发挥药效,亦容易消失;发汗固能散邪,发汗亦易伤正。因此,配伍甘药,则甘能益气,使发散不致伤正;甘能缓急,又有延长辛味药的作用。这种药物配伍,既能加强散邪的功效,又能固护正气。例如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方剂,就具体运用这种配伍方法。麻黄汤是发汗重剂,而方后用法中却交代“覆取微似汗”,不云大发汗。桂枝汤是解肌之剂,而方后用法中却交代“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使谷气为汗之后援,即“津生于谷”之义。这种医嘱,就深刻地阐发了解表剂中采用辛甘相合的配伍意义,这是属于辛温解表法。尚有辛凉解表,适用于温热病的初起,如用桑叶、菊花、荆芥、牛蒡、薄荷等,这些药物发散作用并不太强,主要取其疏散风热,然亦配伍甘草。这是因为温热之邪,最易耗气伤阴,辛甘配伍,发散顾正,就得更为注意。吴鞠通特别提出这一点,所谓“预护其虚”。所以银翘散、桑菊饮等,也是具体运用这种配伍方法。

辛甘发散的药物配伍,不仅能发汗解表,如升麻、葛根与甘草配伍,还能透发麻疹;荆、防、羌、独与甘草配伍,还能消疮败毒;麻、杏与甘草配伍,还能宣肺治咳喘;甘草与麻黄配伍,还能治疗水肿身半以上为甚者。尚有运用这些药物以透达肌表,治疗皮肤病,李东垣用以升发清阳等等,这些都是发汗解表的运用发展。

至如很多辛温发散药有祛湿除痹作用,则配伍不一定用甘草,而更多的是配伍白术,取“风能胜湿” 之意,其用法与解表又有同而不同之处,可参阅以下祛湿之剂。

2. 寒凉清热(辛凉清热、辛寒清气、清热解暑)

寒凉清热的药物配伍,主要用于伤寒的阳明经证、温病的气分热盛以及暑热等证。这些热证,从病因来讲,各有不同,即发热的来源不同,但从发热的本身来讲,有它的共同性,即表证阶段已经过去,转入气分,体温较高;由于高热,往往带来另一种变化,热盛耗气伤津。因此,在“治热以寒药”的同时,要考虑到顾护气阴,即在用寒凉药时,要适当配伍甘润生津药。同时,寒凉药味多取石类药,如石膏、寒水石、滑石之类,而且用量亦较重,疗效是可靠的,但石药有副作用,质重寒凝,每每与脾胃有碍,用时要注意配伍一些“甘药缓中”,就可以充分用其利而去其弊。这就是寒凉清热药配伍的特殊意义。具体运用,例如石膏与甘草配伍,方如玉泉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温疫发斑发黄、热痰咳喘等症。又如石膏、知母与甘草、粳米配伍,方如白虎汤,治疗大热、大渴、大汗、脉大等证。又如石膏、竹叶与麦冬、人参配伍,方如竹叶石膏汤,治阳明发热,汗多而渴,虚羸少气,气逆欲呕等症。又如石膏、寒水石与甘草配伍,方如玉露散,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等症。又如滑石与甘草配伍,成为六一散,治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等,这些都是临床上所常用的。因为石膏、寒水石、滑石等都是寒凉药,石膏又气辛,所以这种药物配伍,有时又称为“辛凉清热”或“辛寒清气”,实际作用是相同的,没有多大区别。

玉泉散、玉露散、六一散等石药与甘草合用,是寒凉清热药配伍的一般方法。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是热盛而伤津亦较甚,所以配伍顾护气阴的药味亦较多;而白虎汤证与竹叶石膏汤证两者之间,气阴受伤的程度有轻有重,所以配用之药,亦有差异,但清热的重点还是共同的。能够知异知同,则寒凉清热药物的配伍,就能用得更为灵活。

3. 苦寒清热(苦寒泄热、苦寒泻火、清热解毒)

苦寒清热的药物配伍,用于清热剂,治疗里热证,其特点是治热而挟湿之证,所谓“寒以清热,苦以燥湿”,这与“寒凉清热”是有所不同的。里热之证,一般以中焦病为主。但从苦寒清热药的功能来看,尤其是经过适当的配伍以后,适应的范围是很广的,即能突出解决某一种热证而又不局限于此,因此,苦寒清热的配伍运用,可从上中下三焦以及脏腑的里热证来分别讨论。

例如栀子之苦寒与豆豉之凉散为伍,能宣泄胸脘郁热,治疗身热,心中懊,烦躁不眠,胸脘痞闷,饥而又不欲食等症。如再加枳实之苦泄导滞,能治疗郁热而挟痰浊食滞,心烦腹满等症。栀子与枳实、厚朴之苦泄辛散为伍,清热散结破滞,能治热与气结,实滞较重,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等症。这些用药方法,见于栀子豉汤、枳实栀子豉汤和栀子厚朴汤。而上述各种证候,有见于胸中、脘中,以至于腹部,病情各有差异,但重点仍在于胃中郁热,所以药用苦寒泄热,仍是一致的。又如黄芩与栀子为伍,黄芩与知母为伍,都能清泄肺热;桑皮与地骨皮为伍,黄芩与贝母为伍,知母与贝母为伍,都能清润肺燥而化痰热。这些配伍,常用以治疗肺热咳喘,痰多黄稠,小便不利等症。又如大黄与黄连为伍(麻沸汤渍饮),大黄与黄连、黄芩为伍(三味同煎),清泻胸脘郁热,治疗胸脘痞烦,口干舌干,热升迫血,吐血衄血等症,方如诸泻心汤。又如黄连、黄芩、黄柏与栀子配伍,是苦寒清热的重剂,能泻火解毒,导三焦之火从小便而出,治疗一切火热、火毒之证。如头痛目赤,烦躁狂乱,口燥咽干、火热干呕,谵语不眠,热盛迫血,吐血衄血,发斑发黄,以及外科疮疡疔毒等。这是大苦大寒,直折火热之邪充斥于三焦者,方如黄连解毒汤。又如黄连、木通与竹叶配合,清泻心火,治疗心经热盛,面赤口渴饮冷,心胸烦热不眠,以及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等症;龙胆草、黄芩与栀子配伍,泻肝胆实火,治疗肝经热盛,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肿痛,以及小便淋浊,阴肿阴痒,阴囊湿烂等症;石膏、栀子与藿香、防风配伍,清泻脾胃湿热,治疗脾胃伏热,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热饥,以及肌肉蒸热等症;黄柏与知母配伍,坚阴清热,治疗下焦阴火,潮热骨蒸,遗精腰酸,足膝疼热,以及小便淋涩等症。

苦寒清热的适应证范围很广,能治疗伤寒、温病以及杂病的各种热证。但在外感病中,应该是表证已经得汗而热尚不退,里证热炽但尚未结实的情况下运用最为适当。同时,这些药物配伍,都是在清法的治疗原则下使用的。具体名称的“泄热”、“泻火”、“解毒”,是说明苦寒药运用时的多寡轻重程度,而适应证的病情轻重,亦有所差别。

热证固多在气分,若病情发展,亦可传营入血。应用苦寒清热药时,就得扩大配伍范围。例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须凉血散血。”同样可用苦寒药,但与病情相应的配伍药物,如清营、凉血,就有所不同了。

尚须注意的,苦寒药可以清热,少量应用还有健胃作用,但亦有一定的副作用,就是“苦寒败胃”。栀子豉汤的加用甘草,导赤散之用生地、甘草,龙胆泻肝汤之用当归、生地等,均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和苦寒之弊。另外,苦寒清热药与病相应,但药入口即吐,拒不能纳者,所谓“寒热格拒”,又当于清热药中少佐辛温升降药物,如生姜汁或吴萸,或凉药热服等,反佐法亦不可不知。

4. 苦辛通降(辛开苦泄)

苦辛通降的药物配伍,即是以辛味药与苦味药合用。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生姜、橘皮、吴萸等,能宣通气机,祛寒化湿,和胃降逆;苦味药如黄连、黄芩、枳实等,能泻热和胃,消痞除满。合而用之,便具有苦辛通降的作用,能够调和寒热,开通气机,消痞除满。常用于和解之剂和理气之剂。治疗寒热互结,阻碍气机之宣通,成为胸痹、心下痞满等证。例如生姜与枳实为伍,宣通胸中阳痹。这种胸痹,是痰饮与气相结,阻碍于清旷之区,胸阳因而不通,所以取生姜之辛,以散水通阳,枳实之苦,以消痞除满。假如胸满短气,病情属于肺胃不和者,则加重辛散理气之药,再配用橘皮,并能理气和胃;假如水饮上逆,见气逆,心下悬痛,则加重通阳降逆之药,再配用桂枝;如其病情更甚,而痰饮结实,气机痹阻,痰饮之上逆亦加重,心中痞塞,胸胁抢逆,则加厚朴助枳实,增强消痞除满;加栝萎、薤白助桂枝,增强通阳豁痰降逆。这是《金匮要略·胸痹病篇》橘枳姜汤。桂枝生姜枳实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的配伍方法。以此类推,桂枝与枳实为伍,治胸痞气逆;枳实与薤白为伍,治胸满气结;枳实与厚朴为伍,治心腹痞满等等,都是用苦辛通降治疗胸痹心下痞者。又如黄连与半夏为伍,开泻结胸,这种结胸,是痰热阻于胸中,气分因而不通,所以短气烦躁,心下懊,按之则痛。药取黄连之泻热除痞,合半夏之辛通化痰;因为是痰热,更加栝蒌实,协同半夏以豁痰下气,就是小陷胸汤的用药方法。又如黄连与干姜为伍,开泻心下痞满。这种痞满,是寒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乖常,气机因而不通,所以心下痞满,呕而发热。取干姜之辛通,悦脾祛寒,黄连之苦降,和胃泻热,调和寒热以散结,则脾胃得和,气机升降复常。如上述证候,痞满较甚,则用半夏为主药,增强干姜之宣通作用,并加黄芩以助黄连之苦泄,就是半夏泻心汤的用药。如其水饮挟胃气以上逆,心下痞,干噫食臭,呕吐清涎;脾气下溜,肠鸣下利,则重用生姜为主药,散水降逆,就是生姜泻心汤的用药。如胃虚而客气上逆,心下痞而干呕,心烦不得安,则重用甘草为主药,于辛开苦泄的同时,兼以补虚和胃,就是甘草泻心汤的用药。又如栀豉与生姜为伍,成为栀子生姜豉汤,辛开苦降,除烦止呕;栀子与干姜为伍,成为栀子干姜汤,治误下伤中,脾虚生寒,又郁热不除,心烦腹满肠鸣。

以上四种药物配伍,生姜与枳实、桂枝与枳实,是着眼于痰()气互结;黄连与半夏,是偏重于痰热;黄连与干姜,栀子与生姜、干姜,是寒热并重。同样都为苦辛通降之剂,但因寒热互结的病情有所差异,所以辛味药与苦味药的选择和用量比例亦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即是辨证用药的精髓之处。又如黄连与吴萸为伍,能治肝胃两经的寒热错杂,见胁痛脘痞,嘈杂泛酸,干恶呕吐,脉弦数而口苦舌赤等症。如偏于肝火较甚者,则重用黄连之苦寒泻火,佐用少量吴萸,开郁散结,就是左金丸的方法;如脘痞嘈杂泛酸,又呕吐清水,畏寒,舌苔白滑,偏于胃寒较甚者,则颠倒二药的用量比例,就是反左金的方法。更有连附六一汤,黄连与附子同用,治疗胃寒兼有郁热。吴萸与附子,虽然归经和作用不同,但与左金的配伍,用意略同,用药比例亦可颠倒。又如半夏与厚朴为伍,理气化痰;枳壳与郁金为伍,理气止痛,亦属于苦辛通降方法,调和肝胃之不和者。

这些药物配伍,不仅用于伤寒、杂病,并发展用于温病。例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用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流动气机,以除胸痞。如薛生白《湿热病篇》用川连与苏叶为伍,治疗湿热互结,肺胃不和;如王孟英《霍乱论》连朴饮治疗湿热内蕴,脘痞吐利,以及湿温,湿热并重之症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对表里两病,表寒未解,里热已盛的病情,采用辛味药发散表邪,苦味药清泻里热,有人亦称为辛开苦泄。这是以上用药配伍方法的引申;但严格来讲,这是属于“表里双解”或“表里分消”的范围,可参阅以下分消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